《行草》:会呼吸的舞蹈

  近期于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舞剧《行草》,是从书法的美学,来丰富舞者的动作。在《行草》中,他们用肢体为笔、以灵魂为墨,书写着中国古代书法名家王羲之、怀素、张旭等人的名色名帖。“这是二十一世纪青年人用身体来跟千百年前的字的魂魄对话。”林怀民边用手模拟着写毛笔字,边对记者说。

  在《行草》的开头,一位身着黑衣的舞者会为观众在白色舞台上用身体表现王羲之“永”字的书法,有如在宣纸上的墨迹走笔。用身体来惟妙惟肖地表现写字,感觉非常地奇妙。在巨大的白色银幕上,王羲之、怀素、张旭等历代名家的书法,以惊人的尺寸,动人的细节,恢弘地相继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在林怀民看来,观众不需要看懂舞者所展现的是哪个字,出自哪里,只要体会所要表达的意境就行。“我希望观众看舞的状态是稍息而不是立正,舞蹈是非文字的东西。”看过《行草》的观众会觉得很舒服,很感动,很多观众甚至看过之后都会泪流满面。在台湾,有一些观众在后台对林怀民说:“林老师,我通通都看不懂,但是我好感动。”林怀民觉得这就是对他和他的舞蹈最好的评价。林怀民认为,他最开心的就是观众在看他的《行草》的时候,能够完全放松,让舞蹈跟他交流,去感受那种气场。“你放松的去看,沉淀下来的东西就是你的,到底编舞在说什么,这不重要。” 


   林怀民的舞蹈,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包括台湾的乡村村妇和伦敦的贵妇。有些观众从来没有看过舞蹈,但他们却会去看云门,看林怀民。“我们的观众,不管是在台湾、香港还是世界各地,从出租车师傅到教授,各个年龄各个阶层都有。”特别是在香港,很多观众来看云门,其他的舞蹈却是不看的,这很有趣。林怀民将现代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了起来,“现代舞已是百家齐鸣,百花齐放,所以对我来说它是一种展示个人创新和个人风格的舞蹈。”

   《行草》创作于2001年,距今已经八年了。林怀民在艺术的道路上没有停歇,仍在寻求突破。目前他又在创作他的新作《听河》,一曲不会出现任何实体水的形态的“听河”。

   提起新作品,林怀民还是有些头痛的。因为于他来说,云门的所有作品,不是一个有剧本的制作,而是一个方向,然后他就跟舞者集体投入,从零试着找路。“我们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只是感觉到有一个芬芳,在遥远的地方召唤,我们不知道路在哪里。这个不知道的事情,是我们找出以前没有的东西。要是我知道的话,我会兴趣索然的。”林怀民一脸孩子气地说。对于明年的计划,林怀民透露说,正在筹备做一个北京的户外免费公演。届时,我们将会有更多的观众能够近距离的欣赏到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