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人面不知何处去,歌声依旧醉春风 她的歌声甜美动听,她的容颜温柔娇美 如幽幽的夜里幽幽绽放的夜来香 她,开在春风里 她,笑在春风里 --纪念邓丽君
十年前的5月8日一代歌后邓丽君香销玉殒,在她离开我们十年的今天,怀念不知不觉溢满心头。 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邓丽君的歌声如一股清泉注入大陆那干涸已久的文化生活,让人们禁锢多年的情感得以舒展和寄托。邓丽君温柔旖旎的歌声唤醒了那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梦想,打破刻板追求斑斓多姿的人生。 有多少人是听着她的歌长大的,有多少人是以传唱她的歌而闻名的,有多少人曾从她的歌声中得到慰藉……那个时代以唱她的歌、听她的歌为时尚,那个时代因她而疯狂。 这么多年过去了,十亿个掌声依然如故,人们由衷地喜爱她,难忘她,怀念她。【试听】《忘不了》 |
|
|
|
被誉为“华人世界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级歌星”的邓丽君,出生在台湾一个贫穷的农业区,从小生活的艰辛让她更加谦逊朴素,更加懂得珍惜得之不易的机会,对生活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小城故事
--童年至14岁前(一个天才的起步)
邓丽君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大的艺术天赋,她幼年唱歌时,不但歌词很快就会背,曲调更是听过就不会忘,都显示邓丽君的情感丰富并拥有绝佳的唱歌天赋,渐渐地她成为村里的“小歌星”。 【试听】《小城故事》 十岁那年,邓丽君就以一首《访英台》反串梁山伯的桥段,在“中华电台”举办的黄梅调歌唱比赛一鸣惊人获得冠军。 同年,她参加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地方小调《采红菱》一举打败了当年比她年龄大许多的实力派竞争者,获得了第一名,正式开始了她的歌唱生涯。
--14岁至26岁(事业发展)
1967年,她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开始灌录唱片;9月推出第一张唱片《凤阳花鼓》,正式以歌唱为职业。 1968年,邓丽君获邀在台湾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歌唱节目--“群星会”中表演,这也是邓丽君第一次上电视表演歌唱,当时她十五岁。 1969年,邓丽君还只有十六岁。就在这个一般少女还在做梦的年龄,邓丽君接受了新加坡总统夫人游莎芙的邀请,前往东南亚地区巡回义演,展开了她在国际乐坛的耕耘。 1972年,在结束香江造势活动后,跟着也开始长达年许的东南亚巡回表演,由此也确定了她在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的巨星地位。 1973年,二十岁妙龄的邓丽君以香江最受欢迎的国语歌手的姿态,毅然决定赴日本发展歌唱事业,与日本渡边公司签约,并与宝丽多机构合作唱片发行。 1974年,正式赴日发展,直至1979年经历挫折的她暂时放下最爱的歌唱事业,期间加盟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
令邓丽君始料未及的是,就在她的事业陷于停顿时,邓式爱情歌曲则在1979年至1980年之间开始于中国大陆流传。
--27岁至34岁(抵达事业颠峰)
1980年,东山再起。 1981至1987年,可称邓丽君的全盛时期,日本、东南亚、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邓丽君的作品“攻陷”东亚大半区域,“十亿个掌声”不啻是对她的成就最贴切的形容词。
--34岁之后(半隐退状态)
虽然她仍不时出现在港、台、东南亚、美加和法国各地演唱,但鲜少参加商业性活动,大体而言,已呈半退隐状。直至1995年气喘病逝。 【邓丽君大事年表】 【邓丽君经典曲目】 【作品回顾】 【试听】《漫步人生路》 |
“平民天后”邓丽君一生强调单纯与平凡,从未想和任何人抢风头,但她的明星气质自然流露,加上时代与历史赋予她的机缘,让她在华人音乐界占了一席不可取代的地位。【为邓丽君献花】 |
其实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爱情就是她的生命、她的一切;对于一个女人,人们更多的是希望她能够幸福,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即使事业上的成就也难以弥补感情上的缺憾。邓丽君去了,带着她未了的心愿,给人们留下无穷无尽的哀思。【为邓丽君献花】 |
|
回顾邓丽君的一生,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无庸置疑的是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她演唱的歌曲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她以妙不可言的邓式唱腔和完美的演唱技巧,带领人们走进真、善、美的艺术境界……
许多年前,一代人被她的甜美歌声深深陶醉。许多年后,这一代人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年、老年。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从某家店铺飘进耳朵,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隔世地想起自己青涩的初恋。【试听】《甜蜜蜜》
在两岸历史纠结中,她也拥有一席之地。邓丽君过世后,美国知名的《排行榜》音乐杂志详细报道了邓丽君的故事。文章形容邓丽君“使海峡两岸在七十至八十年代即做到了文化统一”。
此说法毫不夸张:在两岸对峙的时代,邓丽君在步入事业巅峰之际,正好风云际会地遇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结果是:邓丽君的曲风、形象,不但是在台湾、香港与日本备受肯定,成为首屈一指的实力派唱将;她的温柔婉约与清新气息,更直接散布到神州大地。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化,邓丽君与她的歌声发挥了启迪人心的功效。
时代造英雄,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造就了她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邓丽君这个名字已不仅仅代表她本人而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象征。 |
|
如果你曾经从那个时代走过,如果你当年曾经听过她的歌,当耳畔再次回响起她那甜美熟悉的歌声,你是否也会忆起当年的青涩时光,是否依然对未来充满期盼?【试听】《再见!我的爱人》 【为邓丽君献花】 |
邓丽君对中国乐坛最现实的意义,那就是:没有邓丽君的歌声,就没有今天的大陆流行歌坛。在那个年代,大陆的流行歌坛刚刚起步面临一片荒芜贫瘠,而邓丽君的歌声却广为传唱成为时尚,这自然影响到内地歌坛的发展,不少歌手开始效仿她的演唱方式。直到今天,仍有不少歌手在翻唱、模仿她的歌…… |
李谷一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大陆公认的首席歌手非李谷一莫属。同样拥有着甜美的嗓音,同样是乡村民谣似的小调,其中她演唱的很多歌曲与邓丽君的歌路很相像。
朱明瑛 当年十分流行的朱明瑛唱的《小城故事》是翻唱邓丽君的歌,她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靠一首《回娘家》走红,却也摆脱不了邓丽君的影子。
蔡幸娟 当年,16岁的“东方云雀”蔡幸娟凭一首《走在铁路旁》红透台湾时,许多人都说她是“小邓丽君”,甚至是“邓丽君第二”。
7、80年代曾经十分流行的朱晓琳、李玲玉都曾翻唱过邓丽君的歌,包括台湾的高胜美,她们都走的是甜歌路线,怎么看都有邓丽君的影子。
王菲 这位“亚洲天后”,也是靠翻唱邓丽君的歌起家,王菲也曾坦言她最愿学的歌手就是邓丽君。王菲曾经有一个专辑都是翻唱邓丽君的经典曲目,而目前比较流行的那首歌就是《又见炊烟》。 |
|
|
邓丽君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十年,甚至一百年后,邓丽君的歌依然会被我们的后辈传唱不衰,她的声音绝不会因为离开我们而消失。【为邓丽君献花】 |
|
|
本 名:邓丽筠
|
小 名:丽君 |
英文名:Teresa Teng |
生 日:1953年1月29日 |
血 型:O型 |
星 座 :水瓶座 >>详细 |
提起邓丽君就不得不回想起那个年代,也许你是听着她的歌长大的,也许你曾奉她为偶像,又或许多少个难免的夜晚是她的歌声陪你度过。 多少年过去了,当走在大街上她的歌声再次不经意传入耳畔,那久违的感动便在心中恣意流淌。 在她离开我们十周年的日子,你一定有千言语想要诉说,那么请给我们投稿吧,我们将在网上发表您优秀的征文。 |
yuleping@vip.sohu.net |
母亲是个热爱音乐、喜好唱歌的人,所以作为80年代出生的我来说还是很早就听过邓丽君的歌,很早就知道邓丽君这个名字了。 最早知道的是她的《小城故事》,那时家里有一台旧式收音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