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古偶《颜心记》又扑了,从《伪装者》走出来的宋轶选错赛道了吗?

搜狐娱乐专稿(山今/文)《颜心记》的热度表现并不乐观。

它在猫眼云合等第三方平台上的热度均不如已完结剧集,平台热度至今未破8500,播到16集,广告只剩下1个。

一度被视为“演技派”的宋轶,在《颜心记》里的表演也并不出彩。

宋轶近一年连续播出《长风渡》《颜心记》两部古偶,但她最让人印象深刻、表演最好的角色,还是《伪装者》里的于曼丽。

《伪装者》算是宋轶被观众熟知的起点,但这条正剧青衣路,她并没有越走越高、越走越顺,反而在古偶中另起炉灶。

古偶像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01 失利的《颜心记》

《颜心记》市场失利,原因来自多方面。

这部剧其实有个挺有意思的设定——男主患有脸盲症,女主每到月圆之夜就会随机变成陌生人。这个设定和韩剧《内在美》(也有电影版,剧集改编自影版)相似,据部分主演粉丝称剧集买了版权,但片方未回应。

《颜心记》的第一个问题在于高概念设定基本无效。剧中大量与“脸盲+变身”并不强相关的剧情,稀释了有趣的设定。女主前六集中仅变身一次,且变身对主线剧情以及人物关系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女主第一次变身彪形大汉时,被男主所救。因男主患有脸盲,仅从衣服首饰判断此人是女性,接触后发现这人是男性身体着女性服饰。

一边是男女不分,一边是男穿女装,按照探案剧的正常逻辑,两人应该彼此怀疑、猜忌。但没过几场戏,男女主就互相信任了,要合作潜入将军书房。

同样,男主的脸盲症,也没有对人物造成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在第五集中,“石榴姐”苑琼丹饰演的小反派现身,她的表面身份是男主所租住画舫的老板娘,但由于男主脸盲,根本认不出她来。

面对熟人,男主陷入本不该出现的迟疑时,小反派没有丝毫的怀疑,转手附赠自己的招牌动作,助力男主和她相认。如果反派是这样的智商,那她轻易被抓也不冤枉。

电影和电视剧的篇幅不同,剧集如此改编其实无可厚非,韩剧版本在改编时也弱化了设定。但《颜心记》更大的问题是,浪费了有趣设定后,原创剧情也并不精彩。

《颜心记》自我定位是“探案轻喜剧”,主线故事是男主查癸草案,可类比为缉毒,但探案部分的节奏非常慢且没有重点,情节不连贯,废戏多,缺乏推理元素,逻辑也不严谨。

比如男主的初始任务是见将军,光这一情节就拍了两集半;再比如男主拉拢将军结盟靠嘴炮,抓到小反派靠对方设鸿门宴主动现身。

探案剧情中还会随机插入男女主感情线。

比如两人被追杀时落水了,先来一段水下唯美人工呼吸;男主终于见到了将军,你以为要推进案情了,结果后面接一段男主醉酒和女主看烟花的戏。

一句话概括《颜心记》——莫名其妙的工业糖精,让本就不紧凑、不精彩的探案剧情雪上加霜。

02 尔本青衣

两位主角的演技,也没能为《颜心记》雪中送炭。

罗云熙演得比较刻意,表演痕迹明显,比如思考时习惯性皱眉或眼睛往下看,经常眯眼皱眉看着别人,说台词时喜欢小幅度晃动头部+转视线。

在前期和女主关系还未有突破时,他多次突兀地对女主宠溺一笑。

其实罗云熙更适合人设突出、情绪大开大合的角色,如润玉、澹台烬,《颜心记》中江心白的设定没那么极致,罗云熙暴露的演技问题也就更明显。

相较于本就处于古偶赛道的罗云熙,宋轶在《颜心记》里面临的困境更值得讨论——剧扑了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她的演技或许没观众想象中好

她饰演的颜南星,人设是机灵活泼。宋轶用了大量面部表情和手势体现人物性格,比如挑眉抬下巴、摇头转眼睛、抱胸叉腰等等,虽然没到五官乱飞的程度,但也确实表面。

真正需要情绪时,宋轶的表演又不够了。

她因变身怪病被造谣生活作风问题,夜晚不禁委屈大哭,但演员只是在干嚎;当她得知自己忙活了五集的解药其实不存在时,宋轶只是皱眉和叹气,没有更深层次的情绪。

其实在《长风渡》时期,就有不少观众提出了宋轶的演技问题,认为她在很多重要戏份中没有演好,情绪不够到位,哭戏空洞。

但在更早的时候,宋轶一度被划分为“演技派”。

她曾出演人艺话剧《我们的荆轲》,经历过话剧舞台的锤炼。在演技综艺《我就是演员》中,她一路杀进决赛,被称为“黑马演员”,凭借一小段哭戏就能让观众共情。在她担任配角的很多作品中,宋轶的表演经常被用来反衬流量主演,比如《暗夜行者》《创业时代》。

而在公认不需要太精湛演技的古偶中,宋轶反而不出彩了。

剧本不精彩、人设不完整大概是内娱所有演员都会遇到的大环境问题,宋轶更大的问题在于不合适

演员的长相与气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戏路。宋轶偏狐系长相,面部扁平,五官小巧,眼睛细长,眼尾略微上挑,有种东方古典美感。

她更适合聪明、娇媚类型的角色。宋轶最出圈、受到最多认可的角色,也是这两类,如《伪装者》里的于曼丽,外号“黑寡妇”,是擅长美人计的情报人员,也是身世凄苦、背负仇恨的可怜人。

宋轶把于曼丽不同的身份都诠释得很好。她的笑与哭都不是空洞的,为保明台决心赴死时的毅然决然,执行任务时的妩媚,面对明台时的爱意与压抑,能让观众看到一个立体又动人的于曼丽。

《赘婿》里的苏檀儿也是精明干练的人设,大房独女,能力出众,希望实现自我价值。

宋轶实际是青衣型女演员,并不适合“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可惜古偶留给女主角的人设并不丰富、多元,多以少女为主。

没有外形和气质加持,宋轶只能靠硬演,但她又并非“整容式”的演技,所以在两部古偶中演技越来越模式化。

尔本青衣,奈何流连古偶?

03 古偶围城

以青衣的戏路进入花旦赛道,并非宋轶一人。实际上,李沁、周雨彤都算这个错位赛道里的典型选手。

李沁气质清冷,凭借李少红版《红楼梦》中娴雅、温婉、多才的薛宝钗出道,这是更适合她的角色类型。

但李沁多年被耽误在偶像女主赛道,主演过4.3分的《爱上特种兵》、3.7分的《海上繁花》、6分的《请君》。

周雨彤长了一张现代都市女性的脸,清爽、干净、没有攻击性,既不天真也没那么成熟,处于一个社会化又没完全社会化的状态,非常适合都市题材。

她在《爱情而已》《春色寄情人》中确实都演的职场人,但这两部剧更本质的类型是现偶,周雨彤最大的优势得不到突出,她更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还是《我在他乡挺好的》中的乔夕辰。

一边是85花们经久不衰的转型话题,一边是拥挤的青衣错位赛道。偶像剧有趣得像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当然,这背后有更现实的原因。

都说花旦赛道竞争激烈,其实青衣赛道也不轻松,甚至更难。

如果以袁泉、海清、殷桃、宋佳这些大青衣为标准,宋轶李沁周雨彤们的演技和国民度都还不够。偏严肃的正剧类型,更倾向于选择有国民度或过硬演技的女演员,所以顶级青衣资源仍被一部分固定的人把守。

想要转型的花旦类演员,在流量的加持下,也会瓜分一部分小青衣们的资源。如赵丽颖演了《幸福到万家》《风吹半夏》,谍战剧《哈尔滨一九四四》选择了杨幂。

另一方面,适合青衣们的都市剧,近几年陷入瓶颈期,悬浮、虚假、同质化是它们的共性,袁泉海清来了也得演4分都市剧。

古偶,尽量产出质量也不稳定,但受众更多,关注度更高,也更有机会获得热度与流量。

宋轶上半年还主演了一部女性都市剧,6.5分的《今天的她们》,搭档佘诗曼李纯,豆瓣至今不到6000人标记看过,《长风渡》已经算她近两年最有声量的女主剧之一。

这其中还存在一种“恶性循环”

要想成为大青衣,少不了在优质作品中不断打磨演技,但偶像剧的制作流程以及角色塑造,很难提供这种成长环境。所以宋轶演到现在反而被质疑模式化,周雨彤李沁还在原地转。

这是青衣们的古偶围城,也是她们的古偶困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