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社区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明星追踪 >> 娱情快报 >> 《阿依达》 >> 相关新闻
刘诗嵘:反对不义战争的《阿依达》
2003-08-28 16:30  作者: 刘诗嵘  来源: 搜狐娱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在19世纪70年代之际,有两件震动世界的大事影响了威尔第对于《阿依达》的创作,一件是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一件便是爆发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和随之而来的巴黎公社起义。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东北部,是由法国人主持修建的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一条160公里长的运河,它的建成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以及西太平洋的航程,例如,原来从伦敦绕道好望角到印度孟买的航程是10800海里,如今通过运河只有6300海里,缩短了百分之四十,对世界的交通、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运河的修建过程中由于施工条件极为艰苦,加以天气炎热疫病流行,在十年的工期中也牺牲了大量民工的生命。当时的埃及总督赛义德帕夏好大喜功,为庆祝运河落成他邀请了如奥皇约瑟夫、弗朗茨(即茜茜公主的丈夫)、法皇拿破伦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等贵宾来参加通航典礼,请他们在运河边的沙漠上享受野餐和欣赏篝火晚会,还打算演出一部规模宏伟的新歌剧来庆祝运河开通和开罗歌剧院的落成。为创作这部新的歌剧,埃及方面从当时欧洲最著名的三位歌剧作曲家:瓦格纳、古诺和威尔第当中进行选择,最终选定了威尔第。但是由于创作所需的时间较长,赶不及剧院的落成典礼,只好先用《弄臣》在开幕式上演出,然后要求威尔第为此再创作一部歌颂埃及古代辉煌历史的歌剧。

  威尔第的《阿依达》倒的确描写的是古代的埃及,但是戏的主旨却离主办方的要求甚远,这一方面是由于威尔第一贯的人生观和艺术观,而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在欧洲发生的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革命对他的思想感情的影响。普、法战争是当时欧洲两大强国——法国和普鲁士争夺霸权的不义战争,1870年7月19日法国的拿破伦三世为了先声夺人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但是在强大、训练有素的普军抗击下很快便遭失败,连拿破伦三世本人也成了俘虏!9月17日普军围困了巴黎,使法国人民遭受了极大的苦难;例如由于缺粮而造成了饥荒,人们不得不去捕捉下水道中的老鼠充饥。1871年元月巴黎陷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停战的和约极为苛刻,法国除了要向德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之外,还要将阿尔萨斯、洛林两省割让给德国,两省的人民被迫放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要受德国的奴役,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对此的生动描绘在全世界已是家喻户晓了。这时,法国的工人阶级为了反抗政客们的丧权辱国,奋起进行了巴黎公社革命,虽然由于时机不够成熟而失败了,但是公社社员们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却是永远值得敬佩的。法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在与德国妥协了之后,马上回过头来迫害本国人民,不仅对参加公社起义的革命者大肆屠杀,甚至连妇女和婴儿也不放过。欧洲的许多知名人士都纷纷指责德国和法国政府的暴行,其中就有法国作家雨果,威尔第也是其中的一个,由于他经历过自己的祖国受外国强敌期凌的痛苦,因此也就对以强凌弱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深恶痛绝,他的这种感情也就注入了《阿依达》的创作。

  一般的说法是:《阿依达》的故事来自法国考古家、埃及学家奥古斯特·马里艾特,此人曾经在开罗创办了埃及博物馆,所藏的埃及古代文物为世界之冠。然后又由法国脚本作家洛克勒写成法语的散文脚本,最后再由才华卓越的意大利脚本作家基斯兰佐重新创作(不是翻译)出意大利语的韵文脚本来。而马里艾特的故事又是取材于他的弟弟爱德华·马里艾特(也是考古学家)所写的一篇名叫《尼罗河上的未婚妻》的小说的部分内容。可是,洛克勒在写脚本时还吸收了18世纪意大利著名脚本作家梅塔斯塔西奥的一部名为《尼泰蒂》的古埃及题材的歌剧脚本中的一些内容以及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拉辛的悲剧《巴雅泽》的一些情节。但是这些素材到了威尔第和基斯兰佐尼的手中经过了进一步的加工便具有了符合当时时代特点的全新的面貌和效果。歌剧的故事虽然写的是公元前一千年的古埃及,但作者并非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通过一则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情来谴责国与国之间的不义战争。而作者也并非是将现代人的思想强加于古人,因为强大的古代埃及的确曾经在长达几百年的历史中多次侵略努比亚(今之埃塞俄比亚),不仅掠夺该国的金银财宝,连该国的国王和人民都作为俘虏被带到埃及去服苦役。这些状况在歌剧里面都有很真切的描绘。将埃及的“辉煌历史”写成了这样,恐怕是委托威尔第创作的人所绝对预料不到的,但是,这一点也没有影响《阿依达》无论在埃及、在意大利还是在世界各地上演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今,它还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歌剧之一。

  《阿依达》于1870年11月创作完成,埃及方面还委托马里艾特在巴黎定制了全套的布景和服装,但是由于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革命,布景和服装被阻隔不能运出,直到战争结束后的1871年的12月才得以在开罗,1872年2月在米兰进地了首次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的极为热烈的欢迎。

  威尔第在创作《阿依达》时,曾多次向马里艾特请教关于埃及的历史及民情风俗,也曾经去博物馆参观有关埃及的文物,力求在歌剧中逼真地塑造出当时的情调与环境来,但是和创作任何一部歌剧一样,威尔第绝不生搬硬套埃及的古代音乐素材,而是将自己对于埃及的理解生动地用自己已臻炉火纯青之境的作曲手段将之创造出来;例如:埃及古代的芦笛只有四个音,非常原始,但是威尔第用双簧管模仿芦笛奏出的《阿依达》在尼罗河畔的咏叹调的助奏,却将人物的心情、周围景色以及历史环境都融为一体地表现得如此出色,堪称大手笔!这里用得着他的一句名言:“模仿现实也许不错,但去创造现实却更好,好得多!”

  歌剧的第一幕第一场:在孟菲斯王宫的大殿,埃及正准备着去征讨努比亚,大祭司告诉青年将领拉达梅斯,他已被定为远征军的统帅,国王马上就要来宣布。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拉达梅斯浮想连翩,通过一首既豪放又柔情的浪漫曲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圣洁的阿依达,你是天之娇女,你光彩照人,风姿秀丽,你是我心中的女王,有了你,我才不枉活在世上。我要带你重返故乡,那里风和日丽天空晴朗,我要让王冠束着你的秀发,将你的宝座举起直抵太阳。”(文中所引剧词均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该剧脚本,于琪译)原来,他正与阿姆尼丽丝公主的女奴、被俘的努比亚公主阿依达相爱着。然而,阿姆尼丽丝也暗恋着拉达梅斯,在欢送出征的仪式上,她亲手将帅旗交给了他,深情地对他说:“祝你胜利归来!”国王、大祭司和公主等人都去神庙为出征的胜利祈祷了,独自留在舞台上的阿依达也不由自由地唱出:“祝你胜利归来!”但马上又感到自己不应该这样想,她感到极端地痛苦与矛盾,既希望自己心爱的人取得胜利,但又因为他攻打的是自己的祖国,又不能不盼望他失利,她唱着:“拉达梅斯,尽管我如此热烈地爱你,却又不得不祈求上天让你死去!啊!世上从没有一个女子遭受这般撕心的痛苦。…神明啊,请你们发慈悲,无情的爱在撕裂我的心!爱情的痛苦给我唤来死神!”

  第一幕第二场:在神庙里,男、女祭司们用竖琴伴奏着歌唱和舞蹈为埃及军队的出征祈祷祝福,在这里,威尔第并未拘泥于埃及古代音乐的原始面貌,而是创造出了逼真而精彩的埃及情调。

  第二幕第一场:埃及军出征努比亚已经取得了大胜,即将班师回朝,在阿姆尼丽丝的寝宫厅堂里,小黑奴在她面前跳舞,奴隶在她的身边摇着羽毛扇,公主一面打扮着准备去参加祝捷大会,她用充满爱欲的音调唱着:“爱人啊,来吧,来将我陶醉,我的心早已在愉快地颤栗…”阿姆尼丽丝想试探阿依达是否真地和拉达梅斯相爱,便捏造了他在前线阵亡的消息,果然骗得阿依达流下了眼泪,然后她又说拉达梅斯并没有死,而且马上就要凯旋归来,阿依达立刻又激动得跪下感谢上天,这真情的流露使阿姆尼丽丝嫉妒万分,她傲然地走去参加欢迎仪式,满怀悲伤的阿依达随在后边,她为自己爱情的秘密被揭穿而感到不安,更为自己的祖国再次遭受苦难而伤心!

  第二幕第二场:景是埃及首都底比斯城门外大广场。右边是阿蒙神庙,左边是紫盖下的王座。舞台上人山人海,国王、大祭司、大臣们和卫士们陆续上场,阿姆尼丽丝和阿依达随后,还有舞女和女奴们…参加欢迎仪式的还有众多埃及的百姓们。众人首先唱起了“万岁!埃及”的颂歌。据说当歌剧最初在开罗彩排时,总督听了之后为它的宏伟气魄所感动,竟打算将这支曲子作为埃及国歌呢!(此曲的歌词在剧本第25页),可摘选)然后在雄壮的凯旋进行曲中,威尔第再一次地发挥了他“创造现实”的才能,他从意大利为这次演出定制了六支加长的小号来模拟古埃及的号角,当他们在演奏中从降A到B突然转调时,造成了极富历史感和地域感的效果。在进行曲的乐声中,首先走来的是胜利归来的埃及军队,随后就是被俘的努比亚人们,这里不仅有青、壮年的军人,还有妇女和儿童,在人的队伍后面还有狮子、老虎、大象甚至蟒蛇的动物队伍,这并非仅仅为了增加歌剧的舞台效果,而是进一步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简直是将对方搜刮殆尽了。在队伍的最后才是高踞在战车上好像大神一样的拉达梅斯。这时,阿依达忽然发现了自己的父亲,努比亚国王阿蒙纳撒罗也在士兵的队伍里面,便扑上前去和他拥抱,不料这样却暴露了他的身份!国王为了表示对拉达梅斯战功的奖赏,便宣布可以答应他的任何要求,他满以为拉达梅斯会向公主求婚,不料他竟提出要求释放所有的俘虏!国王大感意外但又不便反悔,只好答应他的要求,但同时又宣布让公主和拉达梅斯成婚。淳朴的民众为国王的仁慈欢呼万岁,阿姆尼丽丝也洋洋得意,只有阿依达心中有说不出的痛苦,她的父亲悄悄地鼓励她:“鼓起勇起,想着祖国的未来,复仇的时刻必将到来。”这一场戏里面所有角色的内心感情全都通过了丰富多彩的合唱与重唱立体地表现了出来,其艺术手法之精妙至今难以超越。

  第三幕:简短的乐队引子,描绘着月光下的尼罗河水和热带的微风,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河畔绿荫半掩下的伊西斯神庙。阿姆尼丽丝和女祭司们乘船来到这里做婚前的祈祷。等她们进去之后,阿依达小心地来到这里和拉达梅斯见最后一面。她打算和他话别之后就投入尼罗河去永久地安息。她通过“哦,祖国,我永远见不到你了…”这首极为感人的咏叹调抒发了她的哀怨和对祖国的思念(歌词见剧本37页)深知女儿心情的阿蒙纳撒;罗追踪前来,用爱国的热情激励她,要她振作起来。由于阿蒙纳撒罗要逃回国去重整军备再来报仇雪恨,他便要阿依达在与拉达梅斯相会时向他探听哪条道路不设防。经过思想斗争,她勉强同意了。拉达梅斯来到,阿蒙纳撒罗便躲在了大树后面去。拉达梅斯来向阿依达重申了坚贞不渝的爱情,为了逃脱国王和公主的势力范围,只有逃向国外,他唱着:“让我们逃出重重围墙,到那遥远的地方,那里有爱情和幸福,这里只有不幸和悲伤,阿依达,你看哪,辽阔的沙漠就是我们的新婚之床,那儿的星月更加明亮…”在二人沉醉于未来的幸福时,拉达梅斯不由自主地说出了那巴塔山口没有设防,他们可以从那里逃走。不料被躲在树后的阿蒙纳撒罗听见。在庙内的阿姆尼丽丝和祭司们听见了外面的纷乱声音,出来查看,拉达梅斯独自承担了一切,让阿依达和阿蒙纳撒罗逃跑了。

  第四幕第一场:景是王宫中的一个殿堂,阿姆尼丽丝要求拉达梅斯抛弃阿依达,就能够得到赦免。但是拉达梅斯却觉得,为阿依达而死才是最大的欢乐。伤心,失望已极的阿姆尼丽丝转而诅咒那些判决拉达梅斯活埋的祭司们:“啊!你们这些坏蛋,嗜血成性,永远不会满足,还自称上帝的忠仆!”

  第四幕第二场:宏伟的布景将舞台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是神庙金碧辉煌的大殿,灯火通明,下面是阴森的地牢,犯人进入之后便用巨石将门封死,让他永世不能翻身!就在拉达梅斯被带进地牢的一刹那,阿依达悄悄地溜了进来,这一对生不能同衾却死而同穴的恋人,在黑暗、窒息的地牢中唱着告别世界的最后的二重唱:“别了,大地,别了,泪水汇集的山谷,天堂的大门已经开启…”(歌词见剧本62页)音乐渐渐地弱了下来,阿依达温柔地倒在拉达梅斯的怀中永远地安息了。在上层的神殿中,身穿丧服的阿姆尼丽丝在祭司们的祈祷声里扑在地牢的石板上,流着泪祝愿拉达梅斯的灵魂能在九泉之下安息。感人心弦的音乐在极弱中结束了全剧。

  如前面所说,《阿依达》一经上演便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并且一直在世界各大歌剧院的上演剧目中名列前茅,给无论是专业艺术工作者或广大观众以深刻的印象,另一位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就是在18岁时步行数十里去欣赏了《阿依达》以后才下决心终生从事歌剧创作的。威尔第创作这部歌剧获得成功时已经年届花甲(他诞生于1813年),人们都以为他也许会和罗西尼那样从此封笔颐养天年了,不料他在沉默了15年之后又休眠的火山那样再次爆发出艺术的洪流,陆续创作了震惊世界的《奥塞尼》和《福斯塔夫》,登上了19世纪欧洲歌剧的峰巅!《阿依达》由于其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绝妙地综合,也激发了无数演出家的灵感,除了剧场中五光十色的演出外,它的宏伟场面还十分适合在露天舞台甚至自然景观前的演出,在中国宫殿前演出《图兰朵》就是受了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上演《阿依达》的创意所启发,如今,中、外艺术家们合作制作的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就要在北京上演了,希望人们在赞叹它的瑰丽奇妙之余也不要忘记了当年威尔第创作时的深意,更何况当今世界上不义之战正在中东方兴未艾呢!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连接

去东京迪斯尼,过桃色圣诞节!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很爱很爱你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疯狂音效:  
宝贝该起床了 甘撒热血写春秋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文章搜索

全球华语榜中榜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原来的我
·[] 口哨青年
热门词:必杀功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十问导演张艺谋-《十面埋伏》里究竟埋着什么?
订阅 娱乐无限,了解详情
搜狐商城
·影视|央视:《天龙八部》
·音乐|珍藏蔡琴
·书籍|暴笑-八戒日记
·影视|蓝色的诱惑
·影视|中毒(终结篇)
·影视|爆笑:我爱我家
 
-- 给编辑写信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67 或6286 网友信箱 诚聘英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