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 drama > 话剧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戏剧 | 视频

《母亲》以“情”点燃民族魂 演出超百场

来源:搜狐娱乐
  • 手机看新闻
评剧《母亲》剧照
评剧《母亲》剧照

评剧《母亲》剧照-王平饰母亲、于海泉饰永全、毕虎饰小郭
评剧《母亲》剧照-王平饰母亲、于海泉饰永全、毕虎饰小郭

评剧《母亲》剧照-王平饰演母亲、张超群饰演老汉
评剧《母亲》剧照-王平饰演母亲、张超群饰演老汉

评剧《母亲》剧照-王平饰演母亲
评剧《母亲》剧照-王平饰演母亲

《母亲》剧照-王平饰母亲、张超群饰老汉、盖学泉饰小仔
《母亲》剧照-王平饰母亲、张超群饰老汉、盖学泉饰小仔


  79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引爆全民族抗战。在勿忘国耻的民族大义与温情脉脉的母子亲情之间,中国的无数母亲,选择了将儿送上战场。今年7月6日至7日,中国评剧院精品大戏《母亲》在大兴剧院上演,为当地观众带来一场直击内心的抗战大剧。事实上,《母亲》首演已经整整一周年,演出也超过百场,恰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礼物。

  大兴演出圆满落幕

  赢得各界好评如潮

  “一更里呦天黑黑,掌起灯来望儿归……”一曲《望儿归》的忧思响起,观众被带入抗战时期一位普通母亲的世界。在观众潸然泪下间,这位母亲与丈夫和五个儿子的灵魂空灵般的团圆着,却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消失……一个简单而普通的团圆梦就此消散。大幕已闭,观众的掌声久久回荡在剧场……

  “我从没看过像《母亲》这样走心的戏,我深深地被‘母亲’这个角色折服。我也是做母亲的人,如果我在那样的场景下,真的不知该如何做选择。”观众郑女士拭去眼中残留的泪水说。

  另一位观众王先生更是激动的表示,自己算得上是这部戏的“铁杆粉丝”,自《母亲》首演至今,他已经多次邀请朋友前来观看。“我是太喜欢这部戏了。”王先生感叹,“每看一次,我都会感动流泪,萌生不同感悟。”

  评剧《母亲》是编剧锦云根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讲话中提到的英雄母亲的真实事迹创作而成。讲述的是在抗战时期,北京密云的一位普通母亲邓玉芬,将自己的丈夫及五个儿子相继送上前线,英勇抗击日寇的故事。

  与以往抗战题材戏剧不同的是,这部戏通过一位母亲讲述自己一生故事的方式,用倒叙手法,以小见大地向观众展示中国母亲的坚韧和抗战的残酷,进而引导观众铭记历史,反对战争。

  据了解,《母亲》上演整一周年,经历百场演出。先后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剧目及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创作精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参加了“全国地方戏优秀中青年演员汇报演出”等十余项演出活动并做开幕演出。

  “这是一首戏曲化了的歌舞长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如是评价,反复吟唱的“望儿归”贯穿全剧,情感深沉,情绪饱满,催人泪下,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和艺术表现力,这种表现力已经渗透全剧。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曾对《母亲》做出极高评价:该剧具有强烈的艺术穿透力和巨大的精神震撼力,给观众以巨大的精神震撼和强烈的艺术感受,是难得的一部舞台力作。

  从基层来到基层去

  精品剧目应让更多人欣赏

  中国评剧院副院长侯红介绍,评剧《母亲》取材于基层,此次选择在大兴演出,观众主要面向大兴大中专学生以及基层党员和社区群众。“所谓精品,不能只在城市演出。而是要真真切切地下基层,让更多的人去欣赏,让更多的观众去检验,让这部剧目日臻完善。”

  该剧创作之初,《母亲》主创人员曾多次前往母亲邓玉芬所生活的地区采风,寻找剧本的创作灵感。已过耄耋之年的编剧锦云说起创作过程依旧相当激动,《母亲》这部戏看上去是个主旋律的命题作文,但在锦云看来并非如此。“让我想到了我童年时期的点点滴滴,我是发自内心地去创作。”

  锦云介绍,这部剧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邓玉芬的一座雕像,她就站在村口,望着山的那一边,手里拿着一双刚刚做好的军鞋,翘首以盼儿归来。这个场景一下就触动了锦云的内心,激发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在《母亲》中饰演“母亲”的评剧演员王平对角色感悟颇深。“这部剧的魅力在于,每个角色无论演多少遍,都不会感到疲倦。”王平笑言,“母亲这个角色十分丰满,即便是在村口的大树旁演出,没有大舞台的灯光与布景,依然可以让我很入戏。”

  王平回忆,最让她感动的是一次在敬老院的演出。敬老院仅有一个小小的舞台,设备也不先进。台上是各位演员倾情的演出,台下银发的老人不停地擦拭泪水。“很多老人可能都有抗战记忆,他们看到落泪,是因为《母亲》的剧情与他们内心的记忆产生了共鸣,是那种亲情与家国之间抉择的共鸣。”王平的声音有些哽咽与激动,那一次她获得的掌声也更加热烈。“这是在大舞台上演出不会有的体会,是艺术真正的魅力所在。”

  实际上,评剧《母亲》首演百场以来,屡屡奔赴全国各地,在文化部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完成华北五省市、华东地区以及北京地区的商业巡演,还以“铭记历史、爱国励志”为主题,进校园、到区县、下部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下基层演出活动,用精品剧目回馈广大人民群众。

  截至目前,评剧《母亲》演出足迹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6个省市(自治区)10余个城市,累计演出103场,观众达6万余人次,让越来越多的基层观众与这位抗战母亲感同身受,欣赏到精品之作。

  历经百场演出的经典

  24次修改让剧目更耐看

  对于中国传统地方戏剧来说,新创经典剧目并非易事。今年4月《母亲》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调整。

  “与以前相比,这次调整在音乐和剧情设置上有改进。”王平向记者介绍,此次不仅将前半场拖沓冗长的部分做了减法,让整部戏节奏更加明快之外,也将最后一幕进行重大改动,让整部剧目的结尾更加有张力、耐人寻味。

  王平介绍,修改后的剧目结尾处,尽管仍旧以空灵的手法,让母亲与丈夫和五个儿子魂魄,穿越阴阳的界限相聚、团圆。但与此前丈夫孩子站在母亲身边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是,当亲人从一开始的向母亲聚拢,再到渐渐地走远、消失,让剧情更加流畅,意义深邃。

  “她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母亲,她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是想要跟亲人们团聚而已。但她终究是永远失去了他们,这加重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期望。”

  有评论人士认为,此次改版之后,母亲的人物形象更加有张力。“母亲内心世界的独白,表现的淋漓尽致。这让她那种凄凉感陡然增加,耐人寻味。”

  侯红介绍,该剧创作至今,剧本的调整大大小小更是经历了二十余次的改动。为创作出精品,导演、编剧、作曲等主创人员一直不间断地跟踪演出,综合专家、观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该剧进行动态调整。

  坚持以情动人

  回归常识探索艺术发展

  《母亲》之所以被各界观众喜爱,正因为这部剧以情动人。与其他抗战题材戏剧作品不同的是,全剧没有一处说教。完全着眼于“情”字,以情带戏,挖掘中国观众内心最朴素的亲情,配合着空灵的舞美,让人处处看到母亲的坚韧与不屈服之下那颗柔软的心。

  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评价,《母亲》最大的情怀就是对“母亲”的表达,“母亲”是为中华民族做出最大牺牲的最纯朴的母亲中的一个,但又非常特别,这个戏把重点放在了她的独特上,戏的情怀跟一般讲故事的情怀、塑造一个英雄人物的品格完全不同。全剧舞台时空自由,舞台呈现方式崭新,可以称为“新歌舞演故事”。

  “以前这类抗战题材,为了宣传而宣传的东西太多,渐渐地忘却了最本质的东西。”评剧《母亲》导演张曼君向记者坦言,这部戏中母亲是个朴实而有担当的“乡村大妈”形象,而整部戏则是更加关注人物本身的命运,让她怦然心动。

  曾经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张曼君之前并没有马上就接过这部剧导演之职。“我担心这部剧最终成为毫无特色的宣传片,所以开始的时候有过犹豫。”张曼君回忆,直到她观看了锦云推荐的《五子哭坟》,并将这种表现普通亲情的手法,在另一部剧目《八子参军》上实践并成功之后,她才“有信心”、“有兴趣”、“有把握”接下《母亲》的导演工作。

  实际上,张曼君一向不喜程式化的排演风格,她的创新往往围绕着“民族、民间、民俗”的“三民主义”。而《母亲》这部戏的表现手法别具匠心,全剧以倒叙加插叙的结构方式,充分发挥舞台假定性。在全剧中,母亲的小儿子小仔也跟母亲一样贯穿全局,但在他幽默诙谐的言语间,更加凸显母亲的悲情。

  “生与死,母与子,是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一面。而在这些艺术创作中,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回归常识,去挖掘这份悲情之中的抒情与浪漫。”张曼君认为,将历史背景“活”在这种母子轻快之中,让每一个场景都显示出母爱的宽厚与挣扎。“有时候我们过多追求新技术带来的舞台效果,而忽略了最本质、真诚的情感。只有回归到本质,我们才能探索出更动人心魄的表现手法。”

  中国评剧院一直在探索新型表演方式,推进评剧的升级,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观看。最近几年,中国评剧院打造的新品佳作不断问世,包括将传统剧目改编成符合当代人审美的精品佳作《良宵》、改编自于古希腊戏剧的《城邦恩仇》、在音乐上大胆将西方管弦乐加入评剧乐曲的《林觉民》等,中国评剧院正在探索各种创新的手法,谋求打开市场的佳途。

  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直言,要想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看戏,就必须要有贴近他们的审美剧目推出。抓住观众眼球,将是中国评剧谋求长期发展的重要一环。

  【剧后点评】

  标题一:文艺创作永远肩负着铸就民族魂魄的重任

  标题二:我忘不掉评剧《母亲》演出后的掌声和眼泪

  标题三:评剧《母亲》演绎中国感人故事

  吕先富(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评剧《母亲》是扎扎实实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部力作。亲历创作全过程,我感到以下几点尤为可贵: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沉下心来创作铸就民族魂魄的厚重之作。当前,文艺舞台上的人物形象、观众的欣赏趣味不可谓不丰富,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作为民族脊梁的英雄永远是舞台上的主角,文艺创作永远肩负着铸就民族魂魄的重任。评剧《母亲》正是北京市文化局在加强艺术创作的规划引导这一思路下的收获。

  ——要诚心诚意地深入生活,在挖掘创作素材的同时实现情感的充盈和境界的提升。如果没有生活的给养、没有史料的挖掘、没有与人民相通的心意,就不能指望着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编剧锦云、王亚勋院长和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密云采风,全体演职人员在密云县石城镇体验生活并向邓玉芬雕塑鞠躬行礼,表明这出戏的创作一开始就走在正道上。

  ——要在煎熬中完成精巧的艺术构思,坚决摈弃概念化的表达。观众已经见惯了、厌恶了概念化的、内容空洞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更加迫切地摆在了现实面前。早在1908年,王国维先生即在《戏曲考原》中提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如何刻画人物、挖掘人物的心灵?如何巧妙地以歌舞演故事、完成舞台叙事?感谢张曼君导演为这部戏倾注了独特的艺术构思,用评剧艺术的新歌舞演绎出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

  ——要精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全心全意为艺术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好的环境、好的土壤,是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最珍视的。近年来,北京市密集地、创新地推出了一系列改善创作环境的举措,包括加强艺术创作规划、出台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建立剧目排练中心、启动剧院运营平台、设立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常年举办各类艺术展演等等,这一切,都在通过点点滴滴的行动,不断厚植这座城市的艺术发展土壤。

  我始终记得,评剧《母亲》在密云县演出结束时长达15分钟的热烈掌声,还有那么多观众脸上滑落的泪水。首演一年来,这出戏在不断地打磨的过程中,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演出了一百多场,反响良好,并且荣获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艺术创作过程是艰苦的,为此,要向所有为这部戏付出的人致谢!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娱乐 https://yule.sohu.com/20160708/n458167460.shtml report 7162 评剧《母亲》剧照评剧《母亲》剧照-王平饰母亲、于海泉饰永全、毕虎饰小郭评剧《母亲》剧照-王平饰演母亲、张超群饰演老汉评剧《母亲》剧照-王平饰演母亲《母亲》剧照-
(责任编辑:董文 UK026)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