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9届戛纳电影节 > 第69届戛纳电影节新闻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戏剧 | 视频

百米长队、临时加映 全媒体围观戛纳"亲儿子"多兰

来源:搜狐娱乐
  • 手机看新闻
 

高颜值导演多兰堪称戛纳的“亲儿子”
高颜值导演多兰堪称戛纳的“亲儿子”

多兰显然已经超越单纯的导演身份成为一种现象
多兰显然已经超越单纯的导演身份成为一种现象


  搜狐娱乐讯 (文/帼杰)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这两年就算在没有作品发行的中国也有了一定知名度,谁让这位天才导演颜值太高呢。这两年在戛纳更是风生水起,与戈达尔一起上领奖台,26岁年纪坐上评委席,今年又再次入围了主竞赛,且看看这阵容:玛丽昂-歌迪亚(《玫瑰人生》)、蕾雅-赛杜(《阿黛尔的生活》《007幽灵党》)、文森特-卡索(《头号公敌》)、加斯帕德-尤利尔(《圣罗兰传》)和娜塔莉-贝伊(《小上尉》),从影后到小鲜肉,全部都是一线大咖。于是有人调侃,《只是世界尽头》的主创,是本届戛纳电影节的颜值巅峰!

  人们对多兰宠爱到了什么程度呢?媒体场放映离开场还有四十分钟电影宫外等候的队伍就排到了车行道上——要知道有些片子提前十分钟晃悠进影厅就足够了,在无数插队的口角之后,按白、粉、蓝、黄的等级,白粉证的记者迅速座满德彪西大厅,蓝黄证被拦在影厅外默默流泪。有位持黄色媒体证件的华语记者,足足排了四个半小时的队,接连三场都没有挤进影厅,而最后,他和一百多名记者坚持等待,生生让电影节组委会临时加了一场放映。

  多兰显然已经超越单纯的导演身份成为一种现象。“戛纳亲儿子”是一种调侃的论调,抛开这些戏谑,为什么在记者影评人们都阅片无数的戛纳,人们对这个还并不是电影大师的年轻人这样追捧?或许是因为,不管喜爱还是不喜爱,多兰的作品都会引起观众的荷尔蒙反应。就像那些有着千万粉丝的明星,那些众人讨论的话题,不管喜不喜欢,你都会想要去了解他。

  成为现象级必然是有原因的,在多部早期作品中,同性恋身份认知与表达、肆无忌惮的影像运用、饱满尖锐的情绪和良好的音乐品味,都成了多兰的标签。在他所熟悉的圈子里,没有人能表达的像多兰这样横冲直撞生动鲜活。从《我杀死了我妈妈》到《妈咪》,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优秀的令人称赞,但那种包括瑕疵在内都很真诚有冲击力的东西,总是会打动观众。

不管喜爱还是不喜爱,多兰的作品都会引起观众的荷尔蒙反应
不管喜爱还是不喜爱,多兰的作品都会引起观众的荷尔蒙反应


  《只是世界尽头》也是如此,它不是多兰最好的作品,但它保留着多兰最好的品质。

  影片改编自让-吕克-拉戛尔斯的同名戏剧作品,讲述了一个即将离世的作家(加斯帕德-尤利尔)回到“缺席”十二年的家中,与母亲(娜塔莉-贝伊)、哥哥(文森特-卡索)、嫂子(玛丽昂-歌迪亚)、妹妹(蕾雅-赛杜)的一场不是告别的告别。

  影片不是《妈咪》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还算不上自我突破,但是能看得出多兰在尝试其所擅长领域之外新的东西。比如舞台剧的银幕化,将舞台上空间感的戏剧冲突转化成镜头里的戏剧冲突等等。

  这一次,多兰电影人物身上多少都会有的狂躁症转移到这家里的大哥身上。任何场景任何话题,都会在文森特-卡索开口之后变成一场争吵。在仅仅一天时间内各种大吵小吵中,尤利尔所扮演的年轻同性恋作家感受着自己与家庭之间的亲密、疏离、难以割舍又无法融入。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在家庭关系中缺席十二年”,在本届竞赛单元还有阿莫多瓦也同样表现过(《胡丽叶塔》),与之相比,多兰对这个主题的呈现是表象、情绪化的,他找到了最适合还原戏剧感的镜头语言,比如虽说这次没有用1:1画幅,但镜头仍用小景别紧紧卡住演员面部,同样达到了聚焦观众视线的作用,将矛盾冲突突出的更加集中。但这个做法有很大风险,因为大银幕并不具备舞台的真实空间,密集的台词和高频率的情绪爆发,观众并不能在空间里进行消化和释放,因此很多人吃不消这种从头吵到尾的剧情,更何况是在没有清晰的事件背景和人物背景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影片里的很多片段,从镜头到情绪处理的都非常好,但组合到一起,这并不是最好的电影表达。

  多兰以前的片子里,人物都是单线关系或三角关系,要么是母子之间,要么是爱人之间,最多也便两三主要人物。这次史无前例的扩展到一个人与四个人之间的关系,且整部影片只有这五个人,这个五角关系更加不稳定,张力更大,需要更好的掌控能力。

  在对人物关系的处理上,多兰每一个镜头都是精心设计过的:究竟是用单人大近景还是多人同画框,画框里有哪几个人,位置和拍摄角度如何……用镜头代替剧情阐述人物关系,多兰这一次做的比以前更成熟。但人物形象不够立体,影像与舞台毕竟不同,舞台上演员能传递的信息是从台词到表情到肢体全方位的,镜头的选择则有局限性。多兰很好的还原了舞台感,但牺牲了很多有效信息,这让影片更像是割裂的片段呈现。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这部影片,有人赞赏多兰一如既往的风格,也有人开玩笑说这明明是《只是自恋尽头》。可不管怎么样多兰都往前走了一步,在迫切的表达自己、完成自我身份认可、了解母子关系心结之后,多兰开始尝试触及生死这个主题,寻找死亡面前人与自己和他人的和解。

  这次的触及和寻找并不完美,但也许再多等几年,多兰就会找到答案。反正没关系,很多人愿意等着他陪着他成长。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娱乐 https://yule.sohu.com/20160519/n450311549.shtml report 3777  高颜值导演多兰堪称戛纳的“亲儿子”多兰显然已经超越单纯的导演身份成为一种现象搜狐娱乐讯(文/帼杰)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这两年就算在没有作品发行的中
(责任编辑:杜渐 UK028)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