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9届戛纳电影节 > 第69届戛纳电影节影评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戏剧 | 视频

《罗莎妈妈》:剧本太弱不够深刻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帼杰
  • 手机看新闻
 

《罗莎妈妈》用现实主义手法,继续关注菲律宾底层生活
《罗莎妈妈》用现实主义手法,继续关注菲律宾底层生活

电影从题材到表现手法有不少闪光之处,但由于剧本弱而不够深刻
电影从题材到表现手法有不少闪光之处,但由于剧本弱而不够深刻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文/帼杰)菲律宾独立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2009年凭借《男孩看见血地狱》捧走了当年戛纳最佳导演,七年后曼多萨携《罗莎妈妈》归来,新片继承了前作的现实主义手法,继续关注菲律宾底层生活。

  影片讲述了生活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贫困区的一家人,罗莎和丈夫内斯特开着一家周围人尽皆知的杂货铺,同时夹带贩卖少量毒品。原本就已经入不敷出的生活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夜里变得雪上加霜,所谓的警察临检在杂货铺搜出毒品,罗莎和丈夫被带走,几个孩子为了向贪得无厌的“协警”交付巨额赎金只得四处奔走……

  与中国第六代导演的状况有些相似,在菲律宾,曼多萨也是一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导演,影片在本土虽不至于不能上映,但票房数字也是少的可怜。相信是因为没有观众愿意看到和接受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如此之糟——整部电影都充斥着黏湿腐朽的味道:超市、街道、杂铺、警局……摇晃的手持镜头扫到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比脏乱,倾盆大雨让贫民区变成泥沼,人们在里面苦苦挣扎,遍地蝼蚁。

  用低角度造成新闻跟踪拍摄的效果、曝光过度和低清晰度拍摄,这些手法都是导演想要影片呈现出现实主义色彩。曼多萨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但在剧作上弱了些,跟着永远在移动的镜头我们看到了菲律宾社会的罪恶不公以及所有黑暗,但除了影片结束时在罗莎眼睛上停留的几秒钟,导演没有让镜头安静下来,挖掘表象背后更深刻的东西。

  比如相比警察局“协警”违规办案更让人感兴趣的三个孩子筹钱段落:大哥杰克逊变卖家产过程中流露的街头混混市井做派,妹妹拉奎尔四处借钱遭受的白眼和辱骂,以及弟弟欧文为筹钱与一个老男人的肉体交易(显然这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做),每一段背后都有可深挖的东西。导演无法表现,可能是因为严格遵守“真实时间”的规则,线性叙述让他不得不放弃深度和广度,但这样的取舍确实让影片显得单薄。

  再比如罗莎这个角色,最后的一段表演非常有冲击力,但因为前面的戏份不够突出,被其他角色分散了力量。这个同样有非常大的表现空间,设置很棒的角色因为剧本结构局限,深刻性并没有被挖掘出来。与另外几部以主角角色命名的影片(《帕特森》《托尼-厄德曼》《胡丽叶塔》)相比,这个角色很难赢得表演类奖项。

  而且影片不该用这个片名,它误导观众对“罗莎”过于期待,然而“罗莎”的角色在影片结尾才感觉进入状况,这便让人觉得失望。非常遗憾,《罗莎妈妈》从题材到表现手法有不少闪光之处,它本该可以更好。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娱乐 https://yule.sohu.com/20160518/n450068185.shtml report 2409  《罗莎妈妈》用现实主义手法,继续关注菲律宾底层生活电影从题材到表现手法有不少闪光之处,但由于剧本弱而不够深刻搜狐娱乐独家专稿(文/帼杰)菲律宾独立导
(责任编辑:杜渐 UK028)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