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孤影》根据汉斯-法拉达出版于1947年的小说改编 |
艾玛-汤普森和布兰登-格里森等众主创亮相影片发布会 |
(来源;《好莱坞报道者》 编译/小麦)在纳粹德国时期,一对德国中年夫妇用自己微弱而坚定的力量,向体制发起了对抗。《柏林孤影》根据汉斯-法拉达出版于1947年的小说改编而来,该小说的英文版2009年才在北美地区公开出版,原著的名字是《每个人都将孤独死去》。不过,早在1975年,德国导演阿尔弗雷德-沃赫瑞就拍出了同名电影,德国著名女演员海蒂嘉德-纳福扮演了影片的女主角。在今年柏林电影节上映的《柏林孤影》,制作班底十分有趣:瑞士出生的男演员文森特-佩雷斯出任导演,男女主角则都是地道的英国戏剧老戏骨——奥斯卡影后艾玛-汤普森和欧洲影帝布兰登-格里森,他们需要在片中操着德国口音的英语说话。
跨界导演文森特-佩雷斯,在上世纪80、90年代曾红极一时,其作为演员出演的经典作品包括了《芳芳》《玛戈皇后》等等。不过,佩雷斯很早就显示出了导演方面的才华,1992年和1999年有两部作品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短片单元。2002年,佩雷斯拍出了长片处女作《天使的肌肤》,2007年又执导了《秘密》。这部《柏林孤影》是佩雷斯个人创作史上投资规模最大,也是第一次参加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重要作品。
《柏林孤影》有着一个令人揪心的真实故事:工人阶级夫妇奥托和安娜把自己唯一的独生子送上了战场。不幸的是,儿子在惨烈的战争中身亡。这对夫妇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纳粹党的极权统治。但是,就影片呈现的效果来看,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冲击力。影片的视觉包装非常工整,叙事也过于四平八稳,主角的刻画缺乏必要的心理深度,和其他经典二战题材电影的文本相比,这一版的《柏林孤影》显然并不成功,或许它只能满足一些上了岁数的,对电影不太挑剔的观众。影片重要的男配角丹尼尔-布鲁赫,是德国本土家喻户晓的明星,从《再见列宁》到《极速风流》,他一直受到欧美影坛的关注。布鲁赫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探长,这个相对出彩的角色,有可能让《柏林孤影》赢得本土观众。
在40年代,影片中的奥托和安娜都是那种不太合群的人,他们并不想招惹是非。奥托是一家木材处理厂的头头,每天都不辞辛劳地工作,安娜则忙于和国家社会主义妇女联盟打交道。奥托并不是纳粹党员,但是因为一个家族成员的死去而变得激进起来,把儿子汉斯送上了战场。不过,汉斯的死亡在片中展现得并不多,几乎一闪而过,紧接着便是夫妇俩实施抵抗。《柏林孤影》最大的失败在于,它就像是一个流水账,并没有让情感全面铺开,人物的行为也缺乏基本的动机——汉斯的死去,究竟给夫妇带来了多大的心理冲击,他们为什么会去采取抵抗行为、采取什么样的行为,都没有有效的铺垫和解释。事实上,这对夫妇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他们在柏林的公共场所发布写有反纳粹字样的明信片。并不是说这种举动本身有槽点,而是导演没有将戏剧做出层次,使得影片丧失了构建高潮的机会。
所有的明信片最后都出现在了丹尼尔-布鲁赫扮演的探长的桌上,他需要通过对笔迹的比对,去追捕到这个反纳粹的家伙,这也给夫妇俩带来了危机。遗憾的是,佩雷斯再一次失去了制造戏剧冲突的机会——奥托和安娜遭遇的生命危险,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叙事中心还一度偏离到了探长身上。在反抗行为实施之后,夫妇两人的婚姻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也没有得到丝毫展示,毕竟在影片的开始,这对丧子的夫妻正面临婚姻破裂的危机。在各种戏剧冲突和情节发展没有建立起来时,主角们多数时候都给人感觉是在说大话。
格里森和汤普森的表演还是令人信服的,尤其是格里森,其惟妙惟肖的德国口音十分提神。但是,两位演技派明星的精彩对手戏,在片中的比重还是异常稀缺,尤其是影片一直演到尾声,角色的情绪也没有走高,最终导致影片流于温吞和平庸。不同于凯特-温斯莱特在《朗读者》里表现(凯特用德国口音扮演一个名叫汉娜的德国女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汤普森在本片里模仿的德国比较勉强,而从表演层面上看,这个无比强大的戏精并没有足够的施展空间——缘于角色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她最终只是扮演了一个悲伤可怜的母亲而已。布鲁赫的演技也同样被浪费,探长角色的行为动机也缺乏必要的支撑,从当初的鲁莽到最终做出惊人的决定,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并无大量的出彩段落出现。
影片的摄影师是来自比利时的克里斯-多夫基,他是欧洲最顶级的电影摄影师之一,但他的视觉风格在这里只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氛围,并没有对故事的发展带来积极意义。同样,服装设计也有类似的问题,看起来是那么的考究和华丽,但这些视觉元素并没有太多的独特性。大师级的配乐大师亚历山大-德斯普拉,为影片创作了压抑悲伤的音乐,只可惜后半段的故事没有出现高潮,因此试图制造张力的音乐,就显得没有用武之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