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舞剧《仓央嘉措》 > 闻仓央嘉措2015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戏剧 | 视频

舞剧《仓央嘉措》:孤独的舞者

来源:搜狐娱乐
《仓央嘉措》剧照
《仓央嘉措》剧照

《仓央嘉措》剧照
《仓央嘉措》剧照

  文/一丁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郞。”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是孤独的。

  “孤独”这个词,是我在看舞剧《仓央嘉措》的过程中想到的。此前,虽然对他的故事情有独钟,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种感觉,直到看了黄琛迪在剧中的表演。他在舞剧中所呈现的那种孤独感,不是仓央嘉措身为雪域之王的“高处不胜寒”,而是一直事与愿违,不断舍弃自己心中欲望的无奈。

  “孤独,是舍弃故土,骨肉离散的痛。从此注定半生流离,一世风霜。”

  历史对仓央嘉措的描述,大多停留在他入主布达拉宫之后,关于他儿时的生活少之又少。直到我看了《仓央嘉措》这部舞剧,才知道这位神一样的传奇人物,也有自己的快乐童年,甚至他的一生都受这段时光的影响。

  舞剧第一幕,在被称为“西藏江南”的山南区的一座小村庄里,仓央嘉措和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嬉戏在青山绿水之间,享受着母亲的呵护疼爱,享受着身边小伙伴营造的热闹,没有孤独,更没有凄楚。

  如果没有上层权力斗争,这片青山绿水和山水间的简单幸福或将一直陪伴着他。在他14岁那年,桑杰嘉措派来的人突然出现。仓央嘉措的命运便从此改变。仓央嘉措成为了这个在别人看来无比幸运,自己却痛苦终生的转世灵童。

  在这一幕戏里,许多观众都不知道饰演少年仓央嘉措的小演员是谁,但相信大多数观众都记住了他的出色表演。在被人从母亲身边带走时,他的舞姿及面部表情极富感染力,夸张但不浮夸,把骨肉分离的痛楚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该剧的第一个高潮,同时也奠定了仓央嘉措一生的基调——孤独。

  在一个14岁少年的心里,或许无法理解太多的权力与信仰。对此时的仓央嘉措来说,故乡、母亲、小伙伴便是他的全部。更何况,他生来就是一个放荡不羁,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人。让这样一个孩子放弃自己所认为幸福的一切,去神秘的布达拉宫去做高高在上的雪域之王,着实是一种痛苦。

  然而,没有人能违背代表着权力与信仰的“藏王”,被视为转世灵童的仓央嘉措更不能。当现实与内心产生矛盾时,戏剧的冲突便出来了。导演丁伟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矛盾心理,利用灯光、音乐和背景画面的转换,很好地配合了演员的表演,迎来了全场爆发的掌声。

  这片掌声,其实是仓央嘉措童年的葬礼。从此,他结束了理想的生活,开启了孤独的人生旅程。

  “孤独,是在凡世与佛界的边缘踽踽独行。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无论有多少不情愿,仓央嘉措还是成为了活佛。像他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法王”。整个西藏的人都要对他顶礼膜拜,就连那个实际上操纵他命运的桑杰嘉措在他面前也得表现出绝对的忠诚。

  如果没有波姆的出现,仓央嘉措或许会在这个虚设的权力宝座和真实的禁锢之城里孤独终老,他的真身也将和活佛一样被永久安置在布达拉宫之巅,接受后世人的瞻仰。可是,命运就像那一排排转动的经筒,世道轮回恰恰不是这样的安排。

  仓央嘉措不愿整日在深宫里闭门诵经,他要走出去。于是,他流浪在拉萨街头,成为“世间最美的情郞”。在街头,在凡尘俗世里,他看到民间疾苦,看到众生百态,看到最真实的世界。这让他那颗本就不安分的心更加躁动。波姆,只是引燃这份躁动的导火索,只是正好在仓央嘉措路过的那一瞬间点燃了那份情愫。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相见了,便相爱了。其间省略了多少文字,不得而知。于舞台剧情而言,波姆丢下的鼓槌就是一道诱惑,也是一世情缘。

  最能打动观众的细节是,波姆在仓央嘉措的僧袍上匍匐膜拜,想要靠近,却又最终被僧袍所阻隔。我相信编舞者是在这个细节上下了功夫的。仓央嘉措在整部剧中的舞蹈动作都是以僧袍为元素,不断地松与绑,像是缠绕在他心里的清规戒律,斩不断,理还乱。直至结束时,他才终于脱掉僧袍,挣脱束缚。

  当然,这是后话。至少在此时,仓央嘉措和波姆想要像平常人一样成全这段情缘还是不可能的。不管仓央嘉措多么不情愿做这个“雪域最大的法王”,毕竟他还身在此位。对波姆的爱恋,只能成为一种为世人不容的“背叛”。就连多情的仓央嘉措本人,也只能感慨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没有这种双全法,他必须做出选择。而现实中,他是没有选择权的,唯一的选择就是放弃红尘中的痴恋,回到属于他的宫里。偏偏仓央嘉措不是一个能守得清规戒律的人,对尘世的依恋,铸就了他不得意的命运,注定让他成为一个在凡世与佛界边缘的孤独起舞者。

  他挣扎,他痛苦。

  编舞者显然参透了仓央嘉措被以清规之名禁锢在布达拉宫的那种心情,于是设计出了舞台上那一幕:他像一只想逃出包围的藏羚羊,四处奔走,却四处碰壁。喇嘛们身上的僧袍,手里的铃铛,像一堵无形的墙,把他隔在了高墙之内。

  舞蹈的真谛在于美好。因此,在这部舞剧的最后,仓央嘉措最终脱掉了象征权力与禁锢的僧袍,在白莲花发出的佛光里走向凡世,走向自由。

  “孤独,是一个人走向一个未知世界,只留给世人一个背影的凄楚。”

  从整部舞剧的剧情设计、舞美设计与动作编排来看,全剧偏重抒情,淡化叙事。或许,导演想让观众更多去关注仓央嘉措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生平故事。这样,也是把故事升华为舞蹈的意义之所在。

  当然,对于观舞者而言,须心存敬畏,方能悟出其中方圆。

  客观来讲,有关仓央嘉措的历史,功过是非都终将成为过去。能留给后人的,只是舞台上那一个孤独的背影,在一束白莲灯光里偏偏起舞……

  有人会问,仓央嘉措走进那束白莲之光,是寓意死去,还是象征自由?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关于仓央嘉措故事的结局,我们在历史上能看到的是“1706年被押解进京,途经青海湖时圆寂”。但也有另一种说法——没有圆寂,去云游四方了。

  我宁愿相信后者,那样,仓央嘉措便不再孤独。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娱乐 https://yule.sohu.com/20160120/n435211949.shtml report 3506 《仓央嘉措》剧照《仓央嘉措》剧照文/一丁“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郞。”——仓央嘉措仓央嘉措是孤独的。“孤独”这个词,是
(责任编辑:董文 UK026)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