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频道 > 特搞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戏剧 | 视频

特搞|季播综艺陷三年之痒:为什么一年不如一年?

来源:搜狐娱乐


  搜狐娱乐讯 (不二/文)最近,各大卫视的2016年广告资源招商会陆续落下帷幕,有业内人士总结,2016年荧屏上将出现400多档综艺节目,这个数字是2015年的两倍。综艺市场正在以火箭一般的速度快速扩张,一线明星资源向真人秀高度聚拢,连林青霞、冯小刚、宋丹丹等大腕都被请动了。由此而来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季播节目在第一季打响品牌之后,走入了“三年之痒”。

  撕了两季的《花儿与少年》,第三季不见了踪影;曾经引领了户外真人秀风潮的《爸爸去哪儿》,第三季收视率被《中国好声音》压制,第四季退出了周五档的竞争,为新的季播节目让道;《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加入了人气小鲜肉鹿晗,首播之后却被吐槽广告太多,节目不好看……越来越多曾经的市场“领头羊”季播节目,陷入了一个三年魔咒,难现最初的巅峰。

  综艺进入大片时代之后,随着资本的介入,不差钱的市场,为什么缺乏常青的好内容?

《全员加速中》 承包了半个娱乐圈


  1、市场上发生了什么:

  ①一年400档霸屏 节目井喷明星不够分

  根据各大卫视对2016年的综艺布局,明年的市场一片红火,有业内人士总结,招商会上的编排都作数的话,明年大约会有400档节目霸屏。综艺感优秀的明星完全不够分,比如贾乃亮是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的固定嘉宾,今年接到了湖南卫视的《全员加速中》;李晨承包了浙江卫视今年四季度两档重点节目《奔跑吧兄弟》和《挑战者联盟》。人气王都不会被放过,比如王凯因《伪装者》和《琅琊榜》走红之后,迅速首秀《全员加速中》;吴亦凡参加《挑战者联盟》,鹿晗选择了《奔跑吧兄弟》第三季。

  而与此同时,并不是所有明星都适合在综艺节目里掺和一脚。有时候,花大价钱请来超大牌的明星,节目效果却很一般。比如北京卫视的《造梦者》节目,主打姜文,节目形式与《中国好声音》、《达人秀》类似,播出后却反响平平。因此,一些天生喜感有综艺素质的明星也成了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只要有他们在,就能保证节目不冷场,于是观众就很容易看到王祖蓝、大张伟等人在各个节目里串场。

  ②节目不差钱 内容做三年易陷瓶颈

  综艺进入大片时代之后,不差钱,不缺资源,单单是最关键的内容上出了问题,一档季播节目打响品牌之后,走到第三季大多陷入瓶颈。明星一路撕红的《花儿与少年》,做完两季就被腰斩;曾引领行业户外真人秀风潮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因为游戏环节中孩子之间的矛盾而引起外界对节目价值观导向的争论,第三季在选人上下足了功夫,但社交网络讨论的火热并没有转化为高收视,周五收视冠军是《中国好声音》。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一炮打响之后,今年一口气做了两季,伴随着速度而来的评价是,第二季整体而言更像是户外版的《快乐大本营》,沦为明星带电影来宣传的通告节目,第三季加入了小鲜肉鹿晗之后,剧情设置过于倚重与突出鹿晗,尴尬的是鹿晗显然还没有找到在节目中的定位,虽然放得开,但与其他几人的配合就像一水儿的明星嘉宾一样默契与特点欠缺,结果就是节目变得平而乏味。

《极限挑战》获得成功之后,市场上随之出现架构类似的《真心英雄》、《挑战者联盟》…… 


  2、为什么季播节目会出现“三年之痒”

  ①上星频道多,竞争激烈

  诸如此类,做到第三季就乏力的现象,成为了中国市场的特有问题。长于研究模式问题的世熙传媒副总裁程十卉对搜狐娱乐表示,在西方国家我们能够看到常青节目,但中国现阶段,从2012年到现在,行业对于新东西的需求旺盛,创作者没有时间每一季给新鲜的东西,创意不多是最大的问题。此外,中国上星的频道有30多个,市场太饱和,观众的选择太多,电视人没有试错空间,这是现在上星卫视的生存环境所决定。

  ②明星价格攀升拉高制作成本:

  “150个优秀制作人等于半个明星”

  知名评论人湘人李认为季播节目,尤其是现象级节目走到第二季,观众难免会失去新鲜感,有审美疲劳。通常第一季选择的嘉宾,节目组会找领域内最好的资源。走到第二季、第三季,投入的资源有限,同时市场上会有大量模仿节目跟随而来,把有限的资源消耗了,观众的视线随之分散。比如,今年东方卫视《极限挑战》获得成功之后,市场上随之出现架构类似的《真心英雄》、《挑战者联盟》等职业挑战真人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大的季播节目第一季都略亏,主要做影响,第二季完成商业上赚钱的目的,第三季维持影响力,保持运转。”为了影响力,第一第二季通常会请重要明星,市场需求一步步推高了明星价格。

  冷凇举了一个例子,最近某个户外真人秀,投资1.2亿,中韩合作的制作团队150人,制作成本大约2000万,但请个明星就要5000万,“相当于150个优秀制作人等于半个明星”。所以,现在很多明星比起电影和电视剧,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在真人秀里,就时间成本而言,影视作品远不如真人秀的利润高。

  这样的市场状况造成的结果是,明星价格疯涨,使得节目制作费降低,对于节目品牌的维系与提升会有一定影响。

  ③成功的节目靠模式引进 引进之后没吃透精髓

  三年之痒算是个中国特色的概念,因为国外超过10季的节目不在少数,但在国内,《中国好声音》做到了第四季,《中国达人秀》有5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模式节目中的人物。自媒体电视评论人“冷眼看电视”杨智帆认为,欧美常青真人秀都是素人真人秀,这更有持续性。中国近几年综艺快速发展,靠的是采取拿来主义,但国外成功模式的引进需要很强的磨练,以及熟悉和了解的过程,与之矛盾的是,广告主和电视台需要的是短期效应,捷径就是通过明星完成。所以,目前市面上成功的季播节目,大多有明星参与,明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模式的可持续性,《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都是这个问题。

  杨智帆谈到,明星可以在一两集之内迅速吸引眼球,但对于节目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很大障碍的。“跑男”第一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7位固定嘉宾的搭配,观众买账。当节目将这7位固定嘉宾推红到新的位置之后,他们还能继续一直坐镇在节目中吗?至少现在看来答案是否定的,节目做成了“6+X”模式,第二季走了王宝强来了包贝尔,第三季走了包贝尔来了鹿晗。而韩版“跑男”的固定7位嘉宾一直没有变过。

  《爸爸去哪儿》也是一样,有多少明星有孩子,有多少有孩子的明星愿意上,这都局限了这个节目的选人,一个前车之鉴就是,韩国原版节目已经停播了。

  ④模式快速变现后遗症:同质竞争消耗有限资源

  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中国的制作团队在购买了模式之后,由于电视行业大量资本的介入,让招商越来越容易,拿到钱的途径很多,于是制作方通常就将模式快速变现,把钱用在明星和高效制作上,形成了一个不那么良性的竞争环境。

  很多电视人对节目模式的理解程度只是皮毛,一个模式火了,广告主愿意砸钱,就找国外团队联合制作,同质化竞争加剧,消耗了市场空间里的有限资源。杨智帆举例,就像韩国的《无限挑战》这个模式,今年就出现了《极限挑战》、《真心英雄》、《挑战者联盟》等三个同类型的“国内版”。

  ⑤创新风险大于收益 广告主介入影响品牌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真人秀立起品牌之后,创新会受到不同层面的限制。冷凇提到,创新需要新的尝试,这与规范本就是矛盾的两面。具体而言就是,制作方抵触改变,因为改变所带来的不良效果需要制作方自己消化,播出平台、投资方、广告主考核的是结果,创新就成为一件风险大于收益的事。比如,制作方希望在真人秀中花字呈现有不同的风格,当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观众不买单,那这个成本需要制作方自己去承担。

  所以,很多节目策划初期是一个样子,做出来之后却是另一个样子。杨智帆表示,制作公司在策划节目的时候,是从电视人的角度出发去提案,但提案通过之后广告主会要求做相应的修改,把节目变成产品,这势必对内容有损伤,导致节目没那么纯粹,或者变成广告片,进而观众就觉得节目不好看,不吸引人。

  以《奔跑吧兄弟》为例,其第二、第三季存在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环境造成的。杨智帆认为,由于冠名商和卫视资源的关系,“跑男”火了之后很多剧组和艺人都想上,势必导致其变味成一个通告类的节目,或者说“户外版的《快乐大本营》”。

  《奔跑吧兄弟》走到第三季,观众很明显感受到广告越来越多,冠名费节节攀升,第一季1.3亿,第二季2.16亿,第三季3.38亿。随着节目声势的提升,中插广告塞不下广告主时,节目里开始各种植入,比如第三季中设置冠名商相关的游戏问答,明星嘉宾尤其是代言人Angelababy经常喝着牛奶在到处找线索。

《奔跑吧兄弟》第三季的收视率还是一如既往的高 


  3、怎么摆脱“三年之痒”,成功经营真人秀的品牌?

  ①给予创新试错空间

  内容自然是节目之核。而维持内容的新鲜感,是在纷繁的竞争大环境下抓住观众的根本。如何保证创新?冷凇认为,创新需要成本,那么必须要解决的就是谁来为创新买单的问题,这样才能解决制作方的后顾之忧。

  ②建立节目核心情怀

  就像奢侈品经久不衰受人追捧的背后,有品牌文化在支撑。对于季播节目的品牌来说,亦需要一以贯之的情怀。杨智帆提到,“跑男”的韩国原版节目之所以受到韩国观众以及中国粉丝多年来的追捧,一大原因就是节目中的情怀,7位固定班底透露出的正能量在每期节目的放松中都能传递出,而7个人一直跟节目一起成长,对于观众来说会有熟悉感,被节目和人感染。而现在的跑男,“情怀没有出来,为了玩而玩,比较浅层次,资本和商业元素多了之后,节目的生命力会有问题。”

  虽然《奔跑吧兄弟》第三季的收视率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杨智帆进一步指出,从制作层面来说,要让剧情和游戏设计让观众有参与感和代入感,传递正面形象和价值观,游戏要设计得巧妙,而不是咋呼,观众看了只觉得尴尬。

  ③借力资本力量 加强原创基础

  往深了说,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现行的体制问题。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电视台,政策层面的限制又多,电视节目的呈现就有点四不像,个创作者本身想象不一样,跟广告主希望的不一样,跟总局要的不一样,种种尴尬的状况都是现状。杨智帆总结,电视行业在往上走,资本介入后,节目有很多种做法,前两年是模式为先,现在是联合研发,未来五年可能是素人(综艺)的萌芽,总之就是要有自己的东西,这是需要花时间去获得的改变。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娱乐 https://yule.sohu.com/20151116/n426632630.shtml report 6968 特搞|季播综艺陷三年之痒:为什么一年不如一年?【点击进入专题】 搜狐娱乐讯(不二/文)最近,各大卫视的2016年广告资源招商会陆续落下帷幕,有业内人士
(责任编辑:王超) 原标题:特搞|季播综艺陷三年之痒:为什么一年不如一年?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