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 > 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影评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戏剧 | 视频

《拉宾的最后一天》:电影存在的另一种意义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帼杰
 《拉宾的最后一天》剧照

以色列名导阿莫斯-吉泰携主创亮相威尼斯
以色列名导阿莫斯-吉泰携主创亮相威尼斯


  搜狐娱乐讯(文/帼杰) 以色列著名导演阿莫斯-吉泰上次征战水城的《阿拉伯女人安娜》并不如人意,极端长镜头只落下炫技的评价,让评论界大失所望。这位一直在关注中东问题、阿拉伯和犹太世界的导演带来的新作《拉宾的最后一天》仍然没有离开这个议题,影片聚焦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遇刺事件。

  伊扎克-拉宾是以色列的天才政治家、军事家,唯一一位以色列本土出生的总理和第二位于在职期间离世的总理。拉宾的遇刺源于巴以双方于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这个旨在实现巴以永久和平的框架性协议在以色列国内遭到极端右翼的反对。对右翼来说,这位曾经的铁血将军“以土地换和平”的行为是对伟大以色列的“背叛”。1995年11月4日,拉宾在拉维夫市中心国王广场参加和平集会时,被本国一名极右翼青年开枪击中,不治身亡。

  拉宾的一生堪称传奇,但是导演显然没有想拍一个传记电影,也没有戏剧性还原刺杀事件本身,甚至没有将主要视角放在拉宾身上。更多是通过事件前后相关人的群像描写,关注这一事件对以色列人民带来的影响。这一点上与两年前威尼斯竞赛片表现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的《帕克兰》有些相似。

  《拉宾的最后一天》中纪录片素材混合戏剧性重建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影片信息量,同时因为涉及巴以冲突、以色列政治宗教背景,使得观影比较吃力。就算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字幕,也无法轻松的接受那些陌生的人名地名宗教词汇政治派别。我们熟悉好莱坞叙事模式,因此了解美式价值观与行为习惯,但我们太不了解导演镜头下的那个世界。新闻视频只能让我们了解事件,却不能了解事件背后的人的行为与思考,我们需要有人建立起这样一个认知体系,阿莫斯-吉泰就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做到这一点。

  因为导演有太多要表达的东西,为中东和犹太问题发声的焦虑让他放弃了很多电影表达技巧,而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放在影片当中,不厌其烦的用长镜头、慢节奏、大段对话,用力展示人的言行所思。所以你会觉得有些混乱,晃动模糊的真实资料片、标志性的横移镜头、假长镜头剪辑在一起。还会觉得冗长,一场问询的戏,枯燥的固定镜头中,警察、保镖、司机、记者等一个个在问询官面前陈述,一遍遍讲述细节。这些焦虑表达多少影响影片艺术水准。影片不完美,但令人动容。《拉宾的最后一天》是需要用另一套价值准则衡量而不是艺术水准衡量的影片,它让我们意识到电影还有另一种存在意义--让我们看到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听到那些需要被表达的声音。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娱乐 https://yule.sohu.com/20150908/n420610988.shtml report 1938  《拉宾的最后一天》剧照以色列名导阿莫斯-吉泰携主创亮相威尼斯搜狐娱乐讯(文/帼杰)以色列著名导演阿莫斯-吉泰上次征战水城的《阿拉伯女人安娜》并不如人
(责任编辑:孙倩)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