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之子》中,二战纳粹集中营内地狱般的恐怖得到了极度生动的描写 |
(来源/《好莱坞报道者》 编译/菜头)在匈牙利导演拉斯洛-奈米斯(曾为贝拉-塔尔的《来自伦敦的男人》担任助理导演)这部震人心魄的《索尔之子》中,二战纳粹集中营内地狱般的恐怖得到了极度生动的描写,或者说是暗示。能够跻身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导演处女作(本片是这一届的独苗),必定有其不俗之处。初执导筒的奈米斯选择的是一个观众再熟悉不过的话题,但他却大胆地让一个人物承担起整个故事的分量:身为纳粹集中营“特遣队”队员(被迫负责处理死尸的囚犯)的犹太人索尔,某日在例行清理毒气室遇难者尸体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儿子”的遗体,苟且度日的生活就此改变。
观看《索尔之子》的过程,是一次并不愉悦、却让人全情投入的体验。力道十足的视觉和氛围效果,让整部影片颇具冲击力,尽管叙事略显单薄。如果不出意外,影片基本可以锁定代表匈牙利角逐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位置。
从索尔-奥斯兰德缓慢地走入画面的焦点开始,直至影片结束,镜头就几乎未曾离开过这位唯一的主人公。在一个没有出现任何对白的长镜头中,索尔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做着“特遣队”的工作,与此同时,一批犹太囚犯蜂拥进入更衣室,等待他们的是一次“淋浴”。毒气室刚被关上的那一刻,索尔便像一个机器人一般迅速清空墙上挂着的所有衣物,对从毒气室内传出的绝望的呼救和砸门声置若罔闻。
奈米斯和编剧克拉拉-罗耶尔选取的狭窄视角,与摄影师马蒂亚斯-厄得利同样化繁为简的镜头语言,让《索尔之子》相较于描述纳粹集中营的同类影片,要直击人心许多。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镜头之外,索尔始终不曾离开过画面,其他的一切人和物几乎只是作为背景存在。事实上,在1.37 : 1的罕见画面比例之下,本来就没有什么背景可言,而在以近景跟拍为主的镜头中,就连少得可怜的背景也一直看不真切。
影片以35毫米胶片拍摄并放映,以黯淡、阴郁的黄绿色为主的镜头堪称一大功臣,但这还是拜出色的音效所赐:时而是低声耳语,时而是高声叫嚣的德语指令,时而又是各种语言的尖叫和哭喊,伴随着金属撞击发出的咣咣响声——音效承担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将一副令人恐惧的画面,完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扮演奈米斯的男演员格扎-罗赫雕塑一般的脸庞,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吸引力。影片中的索尔完成了一次惊人的蜕变:从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惟命是从者,到一个为内心的使命不惜一切的“父亲”。为了保护男孩的尸体不被送入纳粹的尸检台和焚烧炉,为了给孩子一个具有尊严的犹太式葬礼,他几次三番赌上了自己的性命,仿佛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关于这个“儿子”身份的真实性,影片并未明确给出答案,因此,观众完全可以把索尔的行为解读为一次忏悔,一次赎罪。
影片对白寥寥,全靠镜头语言和声音(没有配乐,只有声音)推进叙事。这种处理足够生猛,但个别缺乏足够解释的情节也给观众留下了一些困惑。奈米斯与剪辑师马修-塔伯尼耶试图在影片中段融入更多的叙事元素,多少破坏了整部影片的连贯性。不过,导演的另一个大胆选择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几幕一改此前纪录片式的叙事节奏,为整部影片注入了一丝让人惊喜的诗意,同时也避免了前后脱节的副作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