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歌曲改编电影大热 |
去年的《同桌的你》票房大卖4.5亿元,这部郭帆指导、高晓松编剧的青春片在五一档成为大赢家,让大家看到一首有共同回忆的经典歌曲改编成电影,它所包含的市场价值会去到什么程度。日前在广电总局最新的备案电影项目显示,其中一部新片名为《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同样由这首经典民谣的作者高晓松出任电影监制和编剧,显然计划照《同桌的你》的模板再照方抓药。□专题策划 马泽望 陈爽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爽
无独有偶,把经典歌曲改编成电影并不只有高晓松,近期好几部电影都走的是同一路线,包括正在拍摄的《栀子花开》,片名来自导演何炅11年前当歌手时推出的一首校园毕业歌。还有卢庚戌导演的《一生有你》,来自他与李健的“水木年华”还未分道扬镳时最红的一首歌,影片已经启动。
除了经典歌曲,热门歌也能够改拍成电影,去年走红的《小苹果》今年已经出现在广电总局的新片备案公示中,剧本由创作这首歌的“筷子兄弟”中王太利担任编剧,从故事来看,仍是“筷子兄弟”一向喜欢的励志风格。
金逸院线的营销经理谢世明认为歌曲改编电影成为风潮,其理念来自最近电影界大热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概念,跟小说、漫画、游戏等改编成电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以前还有一个在观众中有认知度的故事、形象等,现在则只需要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就有机会登上大银幕,加上《同桌的你》大卖4.56亿,刺激了业内跟风脚步。他认为这类电影的题材相对较窄,有一定的套路。另外成本不高,从生意角度上来说有不小的性价比,不过想要卖出高票房,还需阵容、营销方面的天时与地利。
歌曲改编电影怎么拍? 校园民谣+小鲜肉
小说、漫画、游戏等“IP”转化成电影已经很成熟,因为有基本的故事架构,人物角色等都是现成,拍摄难度在于制作等。把一首歌改编成电影,最多只有歌词构建的想象画面,这种电影应该怎么拍呢?这波歌曲改编电影潮也有自己的套路,大多选材自昔日流行的校园民谣,故事也讲校园与进入社会的生活与感情,演员则喜欢启用时下最红的“小鲜肉”。
谁在拍:经典歌手来补仓
一般来说,拍摄这类电影的都是歌曲的创作者,比如校园民谣的旗手高晓松,《同桌的你》大卖占了先手,马上又拿出另一首同样经典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来补仓。
“水木年华”的卢庚戌此前也拍过一部同类型的《怒放之青春再见》,这次准备把自己创作的经典歌曲《一生有你》献给电影。
电影《小苹果》也由原歌创作者王太利担任编剧。《栀子花开》这首歌虽然不是何昊创作,但他是这首歌的原唱。
什么歌:校园歌曲占多数
选择什么样的歌来拍电影?必须是有集体回忆的歌,一般都是与校园故事、人生感慨相关。《同桌的你》大卖,有业内人士称光这个片名就得值三亿,因为这首歌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存货丰富的高晓松这次选择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当年走红不下于《同桌的你》,拿来拍电影最合适不过。
《一生有你》是“水木年华”卢庚戌传唱度最广的一首歌,拍电影也是不二之选。《栀子花开》当年号称是献给毕业生的歌,也是歌手何昊最红的一首歌。稍有不同的是《小苹果》,这首广场舞神曲与前几首的文青范不同,不过它实在太过流行,在只看知道的人最多的“IP”界,也就宁杀错不放过了。
谁来演:首选高颜值明星
在《一生有你》之前,卢庚戌的《怒放之青春再见》也是同类型作品,都是用歌来串故事,当时找了一堆70后大叔如潘粤明等人主演,虽然诚意足够,但票房一般。此后高晓松的《同桌的你》就主打颜值,换上更年轻的周冬雨、林更新,结果效果奇佳。
最新这波歌曲电影就更不敢忽视“面子”问题,《栀子花开》主演的是李易峰。《一生有你》演员未宣布,不过在启动仪式上,卢庚戌曾现场向“奶茶妹妹”章泽天伸出橄榄枝,称她符合该片女主角的气质。而男主角方面则与鹿晗有过接洽。《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电影曝光后,不少歌迷在网络上呼吁用符合角色真实年龄的新人来演。
歌曲改编电影为何忽然扎堆? 成本小 赚钱多
对于经典歌曲搬上大银幕突然流行,金逸院线营销经理谢世明认为并不奇怪,他说现在电影圈的人到处在找有价值的“IP”,“游戏、动画、网络小说差不多都搜刮光了”,一首歌拍成电影相比这些“IP”其实是有些弱的,“因为没有故事”。但有《同桌的你》成功在先,后来者蜂拥而上也很正常。他还分析说,这类电影也有自己的优势。
成本小,拍摄时间短
时下的中国电影市场,电影的商品属性比艺术属性要大得多。谢世明说这些年来惊悚片一直默默不断地在制作上映,“因为它的成本不高”。歌曲改编电影同样有这个优势,“一般都会拍成青春故事,校园,街道、海边是很常见的景,都是现成的,不像古装片要服装搭景”,拍摄时间也不长,三几个月就可以拍完。“片方对项目成本的把控会比较强,所以会比较多人尝试”。
受众多,获利机会大
中小成本惊悚片的获利机会大,歌曲改编电影同样也可以赚不少,《同桌的你》就是现成的例子。相比其它小成本电影,谢世明说有一首好歌是很大的优势,就是大家几乎都知道,“受众很多,也容易直接定位到目标观众”。而且现在都启用年轻明星,“小鲜肉”横行,“在宣传营销上如果能够找到好的话题,把歌与人结合起来,对于电影票房也有助推作用”。
记者观察 改编风难长久
《同桌的你》大卖,给经典歌曲改编电影立下了票房标杆,也成为电影业者眼中的又一块利益大蛋糕。数部电影的跟进,也正是基于他们对这种电影类型的分析和判断。
这些电影大多选材自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流行的校园歌曲,贩卖的是想象中的青春记忆和逝去时日不可追的唏嘘。不可否认的是,在全方位无死角的营销攻势下,这些电影中的一些也可能有不错的票房。
不过这股风难以为继也可预见,当年校园民谣红得发紫,但消散也不过两三年,题材和叙事的狭窄注定它们不会长久,改编成电影,其实可供选择的歌曲也不多,而最好的几首已经被占用,想在这里继续挖矿几乎没有太多余地。
以歌来讲,它们确实都算得上经典,但以电影来说,却未必能与歌曲相提并论。高晓松们当年写歌和现在编剧本的纯粹相差甚远,从创作初心来讲,就注定了它们难以匹配的地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