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彩》短促有力的片名透出强烈的讽刺意味,贯穿了影片这段用黑白画面展现的旅程 |
(来源/《每日银幕》 编译/菜头)罗马尼亚新锐导演拉杜-裘德的第三部作品《喝彩》与他的前两部作品毫无相似之处,以1835年罗马尼亚荒芜的瓦拉吉亚地区为背景的这部影片,对历史上吉普赛人遭受的残酷压迫进行了一场尖锐、震撼的批判。
《喝彩》的罗马尼亚语片名“Aferim!”直译为英语中的“bravo!”,也就是“太棒了!”的意思。这个短促有力的片名透出强烈的讽刺意味,也贯穿了影片中这段用黑白画面展现的旅程:一个宪兵和他的儿子受富人所雇,追捕一个吉普赛逃奴。
这部“罗马尼亚西部片”,带领观众穿越一片几乎被遗忘的时间和地带,风格十足、挖掘深刻。影片将艺术表现力与叙事融为一体,展现了19世纪罗马尼亚奴隶制的残酷和荒谬,强烈的氛围和独特的布景可谓锦上添花。裘德始终让摄影机与人物保持一定距离,影片也因此显得更为客观、审慎,相信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和努力-比格-锡兰《小亚细亚往事》的影迷会看得津津有味。
影片开始的黑白仙人球画面,为这个极具视觉吸引力、又相当神秘的中世纪西部故事奠定了基调,很难让人不想到《堂吉诃德》。一身军装的宪兵康斯坦丁(虽被影片刻画成一个可恶的种族主义者,这个人物本身的性格还是不乏让人喜爱之处)受贵族主人洛尔达彻之托,带着儿子依翁塔踏上了寻找逃奴卡尔芬的漫漫征途。吉普赛人早早在14世纪就开始被当成奴隶,这一制度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废除,就连基督教会也对他们遭受的不公和虐待视而不见,甚至参与其中。
“吉普赛人都是恶魔之子吗?”这是影片中康斯坦丁的疑惑,他把吉普赛人称为“乌鸦”,即使在寡不敌众时,也会毫不犹豫地策马鞭笞这个懦弱的族群。对此,他的解释是:“屠夫不会害怕上千头聚拢的绵羊。” 瓦拉吉亚地区看不到对弱势群体的一丝尊重,就连女性也被当做下等人看待。一位四海云游的牧师,用几乎令人忍俊不禁的对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连篇谩骂,让康斯坦丁和儿子仿佛醍醐灌顶。
当卡尔芬被擒后,抓捕者的内心开始出现矛盾和自我怀疑。在一个乡村集市上,他们看到绝望到恳求着要当奴隶的吉普赛人,其中一个喊道:“买下我们吧!我们不想再挨饿了!”他们还听说一个贵妇为了得到一辆马车作为嫁妆,卖掉了三十个吉普赛奴隶。根据影片最后的字幕,影片中的情节都取材自历史资料。
尽管一开始就被描绘成了反面人物,也几乎从未得到正面特写的眷顾,康斯坦丁并不是代表影片中的“中世纪观念”最可憎的代表。他还是有良知的,尽管这份良知藏得很深。他知道把逃奴送回主人手中,意味着残酷和非人性的虐待,因而也开始受到良心的折磨。
康斯坦丁问儿子:“你说,一百年以后,人们会不会为我们说说好话,说我们为他们铺平了道路?”当然,残酷的现实是,尽管瓦拉吉亚在影片中的故事结束后不久就废除了奴隶制,但吉普赛人所遭受的迫害依然持续,近代欧洲,他们曾被大批处死,而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这真的是“太棒了!”
通过在摄影机和人物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让观众自己去听、去看,而不是被告诉、被感动,导演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做出客观的判断。等到观众仔细看清康斯坦丁的脸时,影片已经快要结束。令人惊奇的是,我们很难在他的脸上发现什么独特之处,甚至是时间的痕迹——正如影片中他所代表的压迫者一样。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