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导演烹出青春家庭戏 |
搜狐娱乐讯 由徐纪周导演,王力扶编剧,李光洁、马苏等主演的年度家庭大戏《团圆饭》明天(6日)将在东方卫视梦想剧场开播。这部改编自经典日剧《同一屋檐下》的作品,在原有的故事框架下,将触角延伸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讲述了宋家兄弟姐妹从离散到团圆的故事。对于自己在家庭剧领域的全新尝试,导演徐纪周表示,希望该剧勾起观众激情浪漫的回忆,同时也体会到“笑中有泪”的温情。
中国版《同一屋檐下》更接地气,李光洁演出浪漫味道
1993年播出的经典日剧《同一屋檐下》影响了一代人,而电视剧《团圆饭》正是脱胎于此。制片人黄澜坦言,之所以考虑改编该剧,正是看中《同一屋檐下》的亲情主题与当下中国现实的关联性。而在创作时,《团圆饭》也进行了大量本土的内容补充,“如果只是简单买了版权翻拍,是很难让中国观众喜欢的,因为它说的不是我们身边的事情。而我们想做的,是反映观众有共鸣的问题,也给观众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和温暖”。
对此,曾创作《家常菜》等热播剧的编剧王力扶也很认同。她表示,《团圆饭》的改编重点,就是找到一个“中国的现代叙事”。比如,李光洁扮演的大哥“宋一达”,其实与日剧中江口洋介扮演的大哥有很大的区别。最初创作时,她还一度以黄渤为人物标本,“我不知道最后谁来演,但我会想,如果是黄渤,他会怎么做?动作和语气都会往他的感觉上贴”。
没想到,最终李光洁版的“年轻大哥”却给了王力扶不小的惊喜。“其实最初听说他来演,我还有一点点担心。后来才发现,他虽然演得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但是非常好。在徐导和他的创作中,这么一个平民小人物被演出了偶像感,这么现实甚至是有点残酷的生活还演出了浪漫,而且一点都不突兀,太惊喜了。”
家庭剧也有青春荷尔蒙,徐纪周自曝合作演员“零差评”
以《永不磨灭的番号》为代表作的导演徐纪周,一向被认为最擅长“动刀动枪”的战争剧。不过,首次执导家庭剧,徐纪周却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荷尔蒙式”家庭剧的拍摄方法。“故事可能还是家长里短的里子,但我们让一个激情澎湃的少年来叙述,用荷尔蒙的方式重新讲述,感觉肯定不一样。”他更笑言,希望这样的拍摄方式也能给中年观众带来美好的回味,“大家都是从年轻过来的嘛!”
不过,正如当初的《永不磨灭的番号》,《团圆饭》中也有许多掩藏在幽默与逗趣之下的庄重与辛酸。徐纪周透露,在处理这些桥段时,他都会鼓励演员们想方设法把现场人都逗笑,“我相信苦情不能顺着说,一定要换个方式表达,用喜剧的方式去讲悲伤”。
的确,从提前曝光的片花看,演员们在诠释《团圆饭》时情感格外浓烈。当被问及是否有演员“诉苦”诠释不易时,徐纪周笑称自己“调教”演员“有一套”,更自信地表示业内口碑“零差评”。“这个戏里群戏多。我经常会刺激大家,‘你得好好想自己这场戏干嘛,不好好演你就没机会啦’。然后他们都回去琢磨,第二天都有招!这样每天脑子都在转,他们演得过瘾,也有创作的快乐。”
犀利哥女汉子皆有原型,李光洁马苏“戏人合一”
在《团圆饭》中,李光洁马苏纷纷颠覆“高富帅”、“白富美”形象,上演了一出“女汉子”倒追“犀利哥”的戏码,两人也一如导演徐纪周所说,戏里戏外都和角色颇为神似。
剧中,大哥宋一达为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操碎了心。戏外,李光洁对这份强烈的责任感和家庭观也颇为认同。他笑言,自己最看重的就是家庭观,“不管你是多么厉害的明星,回到家,我在父亲面前就是个孩子,我在妻子面前就是个丈夫,这就是我的家庭观念。”而化身“泼辣大嫂”的马苏笑称,自己生活中也是个爱张罗爱砍价的传统女性,“剧组里生活制片的事我都能干,想到大家要聚在一起,我就会提前去张罗定饭店,特别愿意管事”。
有趣的是,这对戏里的“欢喜冤家”,在戏外对自己的事业也有相似的规划。在成功参演了电影《心花路放》之后,马苏抛出橄榄枝,坦言希望逐步将工作重心放在自己感兴趣的电影上,“希望电影导演多多关注我们电视剧演员。多谢这些年电视剧的培养,我们才能成为好的电影演员”。而中央戏剧学院“科班出身”的李光洁在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台上也如鱼得水,“我真的可以做到有一年不拍戏,做自己想做的剧本,演话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