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韩娱讯 近期,随着天气气温的逐渐走高,《我为歌狂》的收视率和话题热度也日益火爆。狂飙的势如破竹、女神的顽强奋战、神曲的变幻莫测、摇滚的钢铁意志,不仅给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带来了话题讨论点,更是在整个电视荧屏上刮起了一阵“歌狂风”。
那么,《我为歌狂》除了每期90多分钟呈现的内容以外,还有什么呢?
“歌狂”是这样炼成的
第一个离开《歌狂》舞台的,是“舞曲精灵”艾菲。
据”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导演唐巍透露:还记得导演组第一次听完艾菲版《吻别》的Demo时,给出的反馈意见是建议换歌。理由有两点——其一,张学友版本的《吻别》深入人心,改变难度过大;其二,电子音乐在国内尚属小众,观众的接受度较低。结合两者,将《吻别》用“电音”的形式进行包装,实在是一个冒险之举。
最终的结果都已知晓。艾菲的无奈离去,其实也显露出了《歌狂》运作初期,整个导演组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信任危机。
由于缺乏沟通和磨合,在起始阶段,艺人方面对于导演组的判断和设计,难免抱着一点不信任的态度,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演组给艺人所推的歌和定的秀,通过率仅是可怜的8%,这意味着歌狂导演组大量的前期付出都只是白费。
到后面,比赛一场场的走下来,不仅各工种的磨合日臻完美,就连艺人们与工作人员也不再仅仅只是工作关系,见面的各种问好,现场的各种调侃,让整个比赛在紧张之余,平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友谊与信任由此而生。双方的理解、信任和互动,使得第二季的《我为歌狂》更多了一份类似于亲情与友情之间的感觉,每一次的录影,都是一场“合家欢”。
较早进入状态的是“狂飙战队”。整个狂飙战队自第一期节目起,就以小沈阳为核心,迅速聚拢。每一次的选歌、舞台Show,狂飙与导演组之间总是积极探讨、不断升级方案。最终我们看到了多亮的男儿豪情、李佳薇的黑马之姿,以及小沈阳从演员到歌手的飞跃蜕变。而狂飙组曲,也一路从兄妹情演绎到了“三角恋”,让看过的观众都大呼过瘾看不够。每一场比拼,小沈阳、多亮、李佳薇三人始终携手共进、并肩作战,相信这也是他们能一路高歌猛奏,直接杀进总决赛的原因之一。
后来追上的摇滚战队,其实也有过迷失方向的时候,除了赢过五战皆败的女神战队,面对其他两支战队,摇滚几乎都是输的。只是在晋级赛阶段,他们终于幡然醒悟,摸清了电视观众以及现场501的脉搏。至此,以后的每一场摇滚组曲,摇滚战队都会反转过来,主动要求导演组给他们设计各种秀,有时甚至包括道具、灯光、走位调度等。更有甚者,黑豹乐队的主唱张淇,更是拿过了《我为歌狂》总导演唐巍手中的“执导棒”,亲自给自己的摇滚组曲设计各式各样的Show,使得整个摇滚战队通往第二季《我为歌狂》的脚步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总导演唐巍说:“我为歌狂”第二季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很多,例如神曲萌叔腾格尔的《桃花源》、音乐先锋尚雯婕的电子音乐、彝族歌者阿鲁阿卓的民族天籁,还有唱跳逗趣,始终让现场笑声不断的“歌狂三宝”——田震、林夕、腾格尔。太多的回忆浮现在眼前,太多的故事难以割舍,而所有的情愫,都源自于整个幕后制作团队对歌狂的热爱和无私奉献。
舞台之外“神秘的第五战队”
问到第二季《我为歌狂》都有哪些战队,相信看过《歌狂》的人都能张口即来——狂飙、女神、神曲、摇滚。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在舞台以外,其实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无形的战队,他们就是“导演战队”,而战队队长,则是第二季“我为歌狂”的总导演唐巍。
据了解,”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导演唐巍,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他一直都是娱乐圈中走在钢索上的导演,不拘一格,自成一派,他在圈内的知名度早已闻名遐迩。他曾担任《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娱乐大典》《亚洲偶像盛典》《星光大典》等多场大型活动总导演,以及安徽卫视《黄金年代》等综艺节目的总导演、制片人,随便拿出一个作品都是圈内有口皆碑的典范之作,他是国内少数能取得收视和口碑双赢的导演之一。
不容置疑的是第二季“我为歌狂”的成功,是整个《歌狂》团队齐心协力的结果,而在其中起到定海神针作用的,则是唐巍导演的运筹帷幄。
歌狂幕后团队的一名年轻导演说:回首过往,一千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没有休息亦没有因此而产生的抱怨。加班加点的日子里,我们看到的是导演组每一位成员埋头苦作的汗水,以及在办公室疾驰而过的匆忙身影。对于节目的各种探讨,大多是在各式各样的会议中稳步进行的,有时会有灵感百出的头脑风暴,偶尔也会有难以避免地剑拔弩张式的争吵,这不是导演组情绪的崩盘,亦不是导演组易溃的神经,这是每一个电视人对价值的审美、对艺术的追求、对“电视人”这一职业由衷的热爱。
唐巍导演曾经说过:“做电视能发财吗?我想不可能,那为什么还要做电视?因为这份职业带给你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是其他职业无法带给你的。”为了对得起那稍纵即逝的片尾字幕,为了对得起“电视人”这三个字,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心。我们,永远“在路上”。
《我为歌狂》第二季,为歌而狂,用心说话,让梦发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