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馨予(资料图) |
法制晚报报道 夏萨沙法院微博喊你谈话
今天上午10时,朝阳法院官方微博@北京朝阳法院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夏萨沙:张燕与你名誉权一案判决于2013年10月9日生效,确定你应履行刊登致歉声明、支付精神损失赔偿等各类款项六万余元的义务。因你未履行,张燕申请强制执行,我院于2014年1月立案,并多次向你发出执行通知。现要求你立即履行判决,并于2014年5月8日9时到我院执行局2012室谈话,报告履行情况。@港怂萨沙”。
据悉,这是全市法院首次利用官方微博传唤案件当事人。
案情微博引发艺人名誉权纠纷法院微博强执
此次被法院微博“喊话”的夏萨沙是国融汇金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微博账户昵称“港怂萨沙”。而微博中提及的申请强执的张燕,正是女艺人张馨予。
张馨予与夏萨沙的纠纷源于2012年9月2日@港怂萨沙发出的一条微博:“张馨予原名张燕,当初在无锡乐巢夜总会坐台,转到杭州金碧辉煌夜总会坐台,杭州红牌,出台很贵,起码三千元。”后该账户又于2012年9月3日、12月13日、12月29日分别发布多条相关微博。
2013年2月,张馨予诉至法院。但审理期间,夏萨沙一直未出庭应诉。
朝阳法院审理认为,夏萨沙的言论侵害了张馨予的名誉权,遂于2013年7月判决夏萨沙致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6.45万元。因其始终未履行判决,2013年底,张馨予提出强执申请。
据介绍,执行案件受理后,法院分别向夏萨沙的户籍地、其名下公司的注册登记地发出执行通知,但均被退回。
在得知夏萨沙公司的注册登记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后,法官又向其公司位于东方广场的实际经营地发出执行通知,虽然该通知于今年4月9日被签收,但至今夏萨沙仍未履行判决。
追问1
什么案子法院会用微博“喊话”?
朝阳法院负责此次案件的执行法官张异般表示,此次通过微博“喊话”,旨在以这种公开的方式再次敦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判决确定的法律义务,同时传唤其到庭谈话。
这种微博“喊话”的方式目前并非常规的执行手段,之所以此案选择这种方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这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均是微博活跃用户,账户始终处于不断更新状态;2.双方纠纷系因夏萨沙在微博账户发布不当信息引发,即侵权行为发生在微博平台;3.判决的部分内容也需要在微博平台执行,即需要被执行人在其微博账户发布致歉声明。
张异般法官表示,朝阳法院执行部门在考虑,今后遇到合适的执行案件,会继续采取类似方式推进执行。
“何为合适的案件?”对于记者的提问,张异般称,法院主要会考虑两大要素,一是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另外,被执行人有实名认证微博的。
“这种做法,没有先例,属于试水。目前,社会公众很关注执行公开问题。这种做法,是便于公众监督执行工作的。”他说。
追问2
法院微博“喊话”有何优势?
按照传统的方式寻找被执行人,需要耗费多少成本?对此,张异般根据他个人的工作经验,向记者进行了讲述。
“如果只核实线索,可能是法官一个人去。但如果线索确定,就要带上法警,得三四个人。”张异般说,为了找一个人,法官平均要外出跑上三五次,而有的时候找五六趟,人都找不到。“平均每趟外出,开车得走20公里。每出去找一趟人,大约需要半天时间,时间尽量安排得紧凑、合理,半天工夫也顶多够去查找俩人的。”
张异般表示,现在法院的执行案件量很大,这种状况,浪费了不少司法资源。“所以,我们也想通过创新的方法,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思考,尽量用低成本的方式,去开展工作。”
解读 传统手段都“失效”后新方式应推广
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研究所所长宋朝武教授表示,现在的司法实践中,被告一方输了官司后“人间蒸发”,法律文书送达被退回等情况时有发生,对于此类情况法院通过微博,敦促被执行人履行已生效判决义务,这种新方式应该得到赞同及推广。
宋朝武教授表示,由于原告和被告一方都是微博的知名人士,并且都十分活跃,通过微博方式可以直接让被告一方知悉“法院正在找你”这样的一个信息。相比于传统的送达传票方式,只有被告周围的人才知道相关人员未履行义务,通过微博方式找人,可以得到广泛的关注,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来催促被告一方履行义务。
但宋教授也指出,在使用类似微博等法律还未做出明确规定的方法办理案件时,要在法律规定的方式全部用尽还未达到效果后,再本着从保护当事人利益角度出发,利用新方法来办案。“在以上的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采用微博的新方式办案还是应该得到推广的。”他说。
本版文(除署名外)/记者王晓飞毛占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