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彼得-杰克逊为新加盟的李-佩斯(左)及伊万杰琳-莉莉(右)说戏。 |
新京报讯 “我相信最困难的路已经在身后了。”《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的结尾,比尔博·巴金斯这句台词未免显得盲目乐观。此时巨龙“史矛革”已经苏醒,这段漫长的探险征程中,还有更多波折在等待着他们,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明日起将以3D、IMAX 3D及中国巨幕三个版本全面上映。这部在全球已累计8亿5千万美元票房的影片,能否在中国、日本等地区上映后突破十亿美元大关仍是个未知数。为了给影片造势,导演彼得·杰克逊与饰演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的马丁-弗瑞曼通过越洋电话与中国连线,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在分享拍摄幕后细节的同时对票房也颇具期待。昨日,该片首映礼在被包装成“中土世界”的双井UME国际影城举行。在欣赏过影片后,诸多魔戒与霍比特人故事的拥趸表示虽然下载资源已在影迷间广泛传播,但仍值得到影院里与大银幕中的霍比特人重启冒险之旅。
■ 导演解读
负面评价影响不到我
幕后
《霍比特人》系列一共三部曲,第二部我们加深了情节上的冲突,升级冒险难度。我想让它看上去有点像惊悚片:时间紧迫性在加剧,利害关系在加深,这正是影片令我兴奋的地方——《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是第一部中所讲述的故事的延续,却带你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除了坏天气制造的麻烦,“矮人乘坐木桶逃生”那场戏难度最大,实景拍摄,水箱拍摄与后期特效需要结合,还动用了新西兰一条河上的水坝。水坝开放的时候河流湍急,我们就利用这个时间架设很多台摄像机去拍摄木桶从上游滚动下来,反反复复。因为真的非常危险,所以我们只拍摄了木桶,没有人在里面,需要后期再造。
此外,巨龙史矛革非常值得说,它是个会说话的巨龙,同时这个角色需要让人记住。由于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出色表演,它成了一只老奸巨猾的、超有谋略和智商、操纵欲强的、邪恶的巨龙,比一支纯粹的怪物巨龙有意思很多。上部当比尔博与咕噜姆在一起时,人们总觉得比尔博占上风。这回遇到史矛革,我设计上希望比尔博总是晚一步,占下风,整个剧情才会更加紧张刺激。
难度
拍摄18个月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所以你总是希望选到能够一直呆在那里,并且拥有良好体力,一直保持着好的状态的演员。没错,这次我们选到了很棒的卡司,交流上也十分顺畅。每天你会被不同问题包围着,但这绝不只是体力的问题,你的大脑的兴奋程度也相当重要。我每天都很期待拍摄的到来,处于很兴奋的状态,并且已经习惯如此,这很重要。在拍摄期间,我经常会做梦,但不是剧情里的那种,而是噩梦。我拍电影时会非常紧张,生怕哪里出错,拍不成。当然,拍完了,我就恢复正常,不做噩梦了。
成就
这个系列给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大家都喜欢看,觉得这个电影很有娱乐性。我们身处的不就是“娱乐圈”吗?我拍电影不是为了要改变世界,只是想要世界变成一个更愉快的地方。要知道花掉人生中五年的时间去拍个电影系列是很大的责任和承诺,这不是一个随便的决策,你要牺牲掉其他的机会。但我是个电影人,我希望能拍电影,拍好看的电影,能给我挑战的,并能带给人们欢乐的电影。同事,我自然也希望结果会是可喜的。然而,我不太在乎别人的负面评价,这影响不到我。全球票房已经有8亿5千万美元,说明有人喜欢,觉得它好看,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对电影本身还是很有信心的。
口述:彼得-杰克逊
■ 故事
抵达孤山,面对巨龙
作为三部曲的第二部,《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讲述了由马丁-弗瑞曼饰演的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将与巫师甘道夫、十三矮人一行横越中土大陆,寻找被恶龙史矛革抢占的、属于矮人的珍贵宝物的探险故事。《魔戒》系列的人气角色“精灵王子”莱格拉斯(奥兰多-布鲁姆饰)将带着他的父亲、木精灵国王瑟兰迪尔(李-佩斯饰)以及精灵护卫队队长塔瑞尔(伊万杰琳-莉莉饰)一并参与到故事当中。此外,未来的河谷王国之王——由英国男星卢克-伊万斯饰演的弓箭手巴德也正式登场。在接受采访时,导演彼得-杰克逊表示:“在保持三部曲故事完整的同时,为了使第二个故事看上去更复杂、刺激,我们增加了新角色,给他们安排了更艰难的处境,制造矛盾冲突。这一次他们到达孤山,需要面对巨龙了。”值得一提的是,精灵护卫队队长塔瑞尔并未出现在原著故事当中,而是电影的原创角色,这个意为“幽暗密林之女”的名字是彼得-杰克逊夫妇等人合力根据托尔金创造的精灵语发挥出来的,她在第二、三集中都有着重要戏份。
■ 亮点
卷福献声,对战“花生”
《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片末,那个盘踞在孤山城宝库上,未睁开眼睛的巨龙“史矛革”无疑是《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的重点所在,片中这一由“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献声的猛兽与“潮爷”马丁-弗瑞曼饰演的男一号霍比特人巴金斯展开了正面交锋。这对“黄金搭档”因热门英剧《神探夏洛克》分别饰演福尔摩斯和华生而深受中国影迷追捧。谈及二人这一“穿越式”的合作,导演彼得-杰克逊称早在2011年试演时已被“卷福”的表现方式震惊得目瞪口呆,“那时候《神探夏洛克》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但我们已经确认,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史矛革。”与卡拉克斯作品《神圣车行》中“3D真人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技术”的桥段颇为相似,在威塔特效工作室的加工下,这条“卷福”版巨龙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马丁-弗瑞曼在接受采访时还遗憾表示并未能见证“巨龙夏洛克”的现场表演,在拍摄期间自己仅仅是通过“脑补”的形式对着绿幕,虚构巨龙的画面:“因为本的脸一点儿不吓人,但我需要演出恐惧感,所以只能试图去想象那是一张龙的面孔。”
对话“华生”
马丁-弗瑞曼:我没有华生那么勇敢、聪明
他是《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戴着毛巾与机器人马文一起在宇宙中漫游的亚瑟,他是BBC版《神探夏洛克》中福尔摩斯的得力助手华生,他更是“霍比特人”。为了给影片造势,马丁-弗瑞曼通过电话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他谈到了拍摄电影的趣事,也讲到自己希望突破“华生”给观众的既定形象。此外,他还对中国粉丝起的绰号“潮爷”表示相当满意。
霍比特人的故事属于全人类
新京报:《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中你认为自己表现最出彩的是哪个桥段,拍摄过程中难度最大的点在哪儿?
马丁-弗瑞曼:我觉得出彩的桥段有很多,比尔博在第一部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变化,他已经成长为一个为自己的同伴而勇敢杀敌的勇士。片中诸如他和巨型蜘蛛、木精灵、恶龙史矛革搏斗的场景都很精彩,都很棒。有一场戏我和矮人们都处在木桶里,漂过河流,这是个拍摄的难点。因为身体很不舒服,又湿又冷,还有一点危险,并且连续拍了很多天。每一次钻进桶里的时候,我都要集中精力,时刻注意,不然很可能会撞到石头上,对体能和精神都是极大的挑战。
新京报:这部电影很有趣的是,新西兰人找英格兰人拍一群苏格兰小矮人探险的故事。对于这种说法,你怎么看?
马丁-弗瑞曼:(大笑)没错,这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团队,我们很开心这部电影在全球都有吸引力,世界各地的观众都很喜欢。我觉得这是一个跨越国别和种族的故事,全人类都能够理解,这也正是原著小说七十多年长盛不衰的原因,故事讨论了人类的共性。如今彼得-杰克逊用电影的手法将这一点表现出来,它作为电影又会流行十几年,都因为它是关于整个人类的。
我们全家都是“指南”拥趸
新京报:《神探夏洛克》中华生的形象深入人心,影迷难免会带着既定印象去欣赏你的其他作品。你会如何想办法突破自己?
马丁-弗瑞曼:我明白,我觉得我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打破这种既定印象。每一位演员都会经历这种现象。直到今天,影迷见到阿尔-帕西诺还会想到《疤面煞星》,由罗伯特-德尼罗联系到《穷街陋巷》中的强尼,而这不都影响他们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演员。但我还是期望未来影迷可以接受我的其他角色,把比尔博与华生区分开来。
新京报:《神探夏洛克》走红前,很多中国的影迷知道你是因为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你喜欢这部作品吗,当年拍摄时的状态如何?
马丁-弗瑞曼:我很喜欢这部小说。能在片中出演主角亚瑟我很高兴,因为我哥哥和继父也同样是道格拉斯-亚当姆斯的拥趸,所以这使全家人都很开心。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非常愉快,我印象最深的是与佐伊-丹斯切尔以及山姆-洛克威尔等演员在片场讨论音乐,从各自喜欢的歌手是谁到猫王是不是一个好歌手。
新京报:你演的角色里哪个更接近你本身的人格?
马丁-弗瑞曼:不知道,所有角色里都有一些我的特点吧。可能《办公室风云》里的蒂姆-坎特伯雷更像我一点儿,因为我没有华生那么勇敢,也没他那么聪明。他们身上都有我的一部分,也许是幽默,也许是愤怒,甚至是耻辱,说不清楚。
■ 给中国粉丝的话
叫我“潮爷”当然很开心
之前我并不知道中国粉丝叫我“潮爷”,但去年“卷福”把这件事告诉了我,说这个外号的意思是“很时尚”。我当然很开心啦,因为我自己真的很喜欢服饰,虽然不追逐时尚,但很希望有自己的风格。穿什么衣服不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但它真真切切的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不能选择你的性别、种族、身高、出身、家庭,甚至性取向,但是你可以选择穿什么衣服,这是你向世界表达自己的方式。我最喜欢蓝色,你打开我的衣柜,看到的最多的应该是深浅不同的蓝色系。
采写/新京报记者 古珺姝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