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主创在发布会现场 |
搜狐娱乐讯 (文文周/文)当地时间2月7日,64届柏林电影节第二天,德国本土影片《杰克》,亮相主角是两个不到十岁的小兄弟。尽管这部不折不扣的儿童片一看就是吃力不讨好的那种———小孩演员调度起来困难极大,而对观众来说他们的市场吸引力又十分局限——可这部质感简约,朴真、敏感的电影,还是打动了不少媒体观众。
导演爱德华-伯格是拍摄电视电影出生,《杰克》是他与演员转行的编剧穆勒-斯托芬一起写成。故事发生在当下的柏林,由于年轻、单身母亲莎娜的不上心,一个十岁不到的小男孩杰克,不得不每天担任起照顾5岁弟弟曼纽的责任,照顾他的吃穿,上学睡觉,带他回家。因为杰克的疏忽,曼纽被烫伤,于是两人分别被社会机构和母亲的朋友收留。杰克在类似儿童收容所的地方,与其他小孩过着并不真正友好的生活,并在多次被挑衅后,爆发成暴力。不过残酷儿童没有成为影片最终的主题,随着母亲莎娜的消失,杰克带着弟弟在柏林几日几夜的流浪,这在对儿童有着完善保护制度的国家看来完全不可思议的情节,才是影片最核心的表达——自私、没有责任感的母亲,不论她跟孩子们在一起时表现出多么的开心,最终只会令爱她的孩子们感到失望。
德国近年有不少关注儿童暴力,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的影片出现在电影节,像是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警察之妻》,和虽然不是德国人拍摄,确实在柏林电影节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去年银熊最佳摄影的得主《和谐课程》。尽管这些影片的处理风格截然不同,但是对儿童、家庭问题的关注,和调度非职业儿童演员这样的共同点,都令影片出现相近的质感,这一点上来说,《杰克》没有更多的新意和突破。
如一开始所说,拍摄小孩的影片的难度可想而知。十岁的杰克总是行事匆匆,不带停留,为了捕捉这种属于儿童的质感,摄影机也几乎是一刻不停地的跟随着小孩在运动。就像《爸爸去哪儿》里面好几台机器跟着一个小朋友在跑的感觉一样,这部差不多是在讲“妈妈去哪儿”的影片里,也充满了晃动与奔跑,孩童看待世界的方式,和他们精力充沛的生活方式,就在这样的摄影机运动里生动真实起来。
德国影人在处理情感上的内敛和节制,一方面令两个孩子的柏林流浪记天真、烂漫、温馨,另一方面,让影片略显平淡冗长。或许再紧凑一点儿的讲述,能够让观众对小杰克的成长有更深的认同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