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成为本届金马奖最大“黑马” |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 阿木/文)“以金马带动,电影的巨轮,如金之真纯,如马之奔腾”,金马奖主题曲《金马奔腾》如此的诠释了金马奖的期翼,而对于刚结束的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来说,其不仅是以“50周年纪念”、星光熠熠记录在史册,更将是凭借着对于黑马电影《爸妈不在家》的肯定而助推着金马奖的奔腾。更何况,《爸妈不在家》也成为了首部获得最佳剧情片的非两岸三地的华语片,真正的诠释了“全球华语片”的金马定位。
其实,在过去的半世纪里,金马奖并非是从一开始就敢于如此的肯定黑马之作的。金马奖的前身是五十年代中期举办的“台语片金马奖”,1957年11月1日,首届《台语片影展、金马奖与银星奖》举办,最佳影片与最佳音乐空缺,由张英导演的《小情人逃亡》则获得最佳导演与最佳童星两大奖项成为最大赢家,何基明的名作《青山碧血》则荣获最佳编剧,而演员小雪获得荣誉奖与银星奖……金马奖在第二年时改名金鼎奖,后来因为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逐步的趋向于国语片(当时所说的国片,主要是指国语片),而台语片本身是经济、电影美学简单化时的产物及市场的混乱使得出现了大量跟风粗制滥造的作品,再加上屠义方接任新闻局电影检查处处长,金鼎奖被进行了再次的改革,改名为金马奖,并在1962年10月31日晚上颁发了首届颁奖典礼,由《星星-月亮-太阳》、《千娇百媚》、《杨贵妃》、《台风》等作品获得各大奖项,而从获奖名单来看,国语片占据了这时期的主流,取代了台语片的地位。
虽然金马奖在七十年代时已经一再的进行改革,也由政府部门的官方办奖逐渐过渡到民间团体办奖,但政治意识形态,还有官方意识始终是有形无形的阴影,笼罩着金马奖,如白景瑞导演、柯俊雄的《再见阿郎》,是七十年代台湾电影里批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导演、演员的表现也都很出色,但在金马奖上颗粒无收,而评审委员会召集人罗学濂在颁奖会上解释:不利于社会教育者,不论制作技术如何精良,一律不予大奖。九十年代初时朱延平的转型的、严肃作品《异域》,因为影片本身批判政府在支持退守缅甸泰国的孤军时无力,不仅是在申请电影辅导金时受到阻拦,想要报名参加亚太影展时,被官方认为可能影响邻邦邦交而拒绝(事实上影片拍摄时受到了泰国政府的支持),在金马奖上连提名都没有,这也就折射出了金马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备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而类似的,金马奖在九十年代以前,对于新导演作品也不是很大力支持,如台湾新电影的代表作《光阴的故事》、《儿子的大玩偶》、《海滩的一天》等,基本上在金马奖上全军覆没,甚至连提名都没有。不过九十年代后显然更为注重于年青一代的电影人,如李安的《喜宴》便在金马奖上大放光芒,远胜于当时戛纳电影节的获奖作品《戏梦人生》,而蔡明亮的《爱情万岁》,也在金马奖上受到了很大的肯定,不仅是在某种意义上支持、帮助了台湾新新电影的暗潮,也折射出金马奖在九十年代时想要扶持新人的决心。而后来随着政治外衣的褪去,内地电影越来越多的参加金马奖并获得最佳剧情片等(包括首部获得最佳剧情片的内地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属于导演姜文的长片处女作),也就在情理之中。
而今年的金马奖再次的沿袭了近年来金马奖的力图肯定新导演新作品的作风,在五十周年之际将最佳剧情片、最佳新导演奖颁给了来自于新加坡的新秀导演陈哲艺及其作品《爸妈不在家》,特别是对于最佳剧情片奖来说,其打败了众多的重量级竞争对手——包括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蔡明亮的《郊游》等,具有着力图革新的意义,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爸妈不在家》的获奖都是“大爆冷门”,但毕竟,金马奖本身属于十多名评审团委员讨论出来的奖项,既受到了评委口味的影响,也有着新世纪来金马奖的不断想要变革的痕迹,以黑马之作助推金马再上一个台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