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三弦、旗袍长衫、吴侬软语、 舌底生簧的评弹,似乎只属于江南水乡的茶楼书场,但前晚,由上海评弹团与上海爱乐乐团联袂演出的“古韵新声评弹流派交响音乐会”,却将这门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艺术以磅礴气势推上了长安大戏院的舞台。
诞生于明代的评弹被称为中国曲艺的“活化石”,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符号。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评弹团开历史之先河,在上海音乐厅举办的由流派创始人演出的“流派唱腔演唱会”,购票者、等退票的人跨过了几条横马路,最后甚至从千余座位的上海音乐厅转到了当时能容纳万人的文化广场。
为了让被视作小情小调的评弹艺术实现与以气势见长的交响乐队的对话,上海评弹团与上海爱乐乐团携手尝试“评弹流派交响音乐会”。音乐会汇集了评弹流派唱腔的经典之作,如陈调的《林冲踏雪》、蒋调的《庵堂认母》、张调的《芦苇青青》、丽调的《情探》、祁调的《林黛玉》以及薛调、杨调、严调、琴调等的代表作,由诸多流派传人,如秦建国、徐惠新、郭玉麟、高博文等演绎,经过全新配器后,加入了诗词谱曲、曲牌联奏、弦乐拟人等新内容和表演样式,实现了国家级“非遗”与西洋乐器的另类和弦。在一些以往单一乐器承载起来相对单薄的唱段,交响乐以及上海评弹团的青年演员担任的伴唱,恰到好处地补充了意境、烘托了气势。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