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作为中国电影现象要比作为中国电影更有讨论性。 |
虎嗅网讯 从去年年末至今,中国电影突然之间火爆起来。电影票房不断攀升,主流媒体也轮番做分析报道。整个电影行业不再是前几年只有一帮业内人士和文艺青年小众们谈论的话题,而变成了全民狂欢的盛宴。
在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之下,相比于各家媒体竞相的赞美和期许,一些行业隐忧更加值得我们重视。
(一)行业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发展畸形,营销为主导,忽视其他环节。
电影人第一次体会到系统性营销的重要作用,始于当年《失恋33天》的巨大成功。而近一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社交方式的改变,整个行业对于电影营销这一环节的投入大幅增加。更加重要的是,一批互联网人开始借此机会进入电影行业,并把互联网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带入圈内。这使得曾经混乱无序,专业度低下的电影营销环节飞速发展,并逐步的系统化、规范化。
然而电影工作的其他环节如剧本策划、市场评估、招商赞助等却没有跟上营销环节发展的速度,依然保持着原始落后的状态。举个例子,今年上半年我所在的公司接到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的赞助招商电话。在发来的资料中,除了简单的剧情和主创介绍,连不同档次的赞助金额和回报明细表都没有,在电话中询问回报明细,得到的回复居然是见面后一起商量……试问这样不专业的工作模式,让企业如何能够放心的与之合作?
其他环节的严重落后,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制片方和发行方只能通过强化营销环节来弥补其他短板,保障收益,可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形成唯营销论。以《富春山居图》为例,如果不是影片在剧本筹备和市场评估时就出现了严重问题,又何至于出现负面口碑大爆发的情况?虽然营销团队反应迅速,借力打力扳回了少些劣势,可这次的票房是赚到了,观众们对中国电影刚刚恢复的一点信心又被磨灭了多少?整个制作团队的声誉又损害了多少?
(二)过分强调观众需求,丧失创新性与多样性。
互联网人进入电影领域,给电影行业带来了互联网的思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大家开始强调以市场和观众为创作导向,满足观众的需求。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做电影这样的口号被反复强调,从尊重市场规律的角度来说,这没错,它能够避免如《王的盛宴》这样个人化诉求过于强烈的电影出现。但是要警惕的是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观众的需求。
即便是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在强调用户需求的同时,也会提醒自己,大众并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产品经理要做的是透过用户反馈的表象分析出其背后真正的潜在需求。以李安导演为例,拍摄《断背山》之前,不会有观众告诉他我们想看同性恋的电影;拍摄《少年派》之前,大众的反应也是不会有兴趣看一个人在海上漂流几十天的枯燥故事,可最终,李安导演成功引领了大众,而不是追随大众。而与之相对的反例,《富春山居图》就是典型的过分强调观众需求,将情色、动作、悬疑、时装等大众表象需求堆砌在一起,结果做出来个谁也不买账的奇葩作品。而《小时代》我虽然不喜欢,但郭敬明到确实是做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他的电影本质上卖的不是“青春”,而是一种“精致而华丽的生活方式”,正切中了少男少女们的心,所以会出现影迷反复进影院看上N次的情形。
(三)观影群体低龄化与话语权大众化,使拥有深层内涵的经典电影诞生难度加大。
从今年的各类行业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观影人群的年龄越来越低了。新一代的观影主力人群,他们的观影习惯和以往大大不同,而社交化的分享式生活,也使他们的话语权空前强大,他们拥有影响舆论的能力,也乐于运用这种能力。而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深层内涵的国产经典电影诞生。
观影人群的年轻化说明电影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化休闲娱乐方式,这是好事。但是目前,新一代的观影主力人群,其欣赏水平还没能跟上电影市场的发展速度。这就使得一些内涵比较深的电影作品难以被理解,甚至于被冷落和摒弃。前些天,我在网上重温《甜蜜蜜》,看后浏览了一下评论,发现相当多的评论在声讨“黎小军与小婷离婚是多么的不负责任,当初干脆不要娶小婷”。可以想象,没有经历过足够的人生,很难能够体会和理解黎小军做出决定的无奈与痛苦;而对于这段情节的过度纠结,又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注意力能否用在理解导演拍这部电影时想要表达的深层内涵。而另一个近期的例子则是《少年派》,即便是在北美地区零负评以及国内各种深度解读已经出炉,便于观影者理解导演主旨的背景下,仍有不在少数的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评判“派不该深夜出舱门,导致货轮失事的惨剧,所以他是活该”这样的论调上。
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欣赏水平尚浅以及非黑即白的排他性意识,是间接影响到导演创作内涵作品的因素。如何在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同时提升国内大众整体的电影欣赏能力,是整个行业应该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