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 |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凭借二人转《大观灯》,赵本山在东三省已小有名气。1987年,经姜昆推荐,赵本山的演出录像带被捎给了春晚剧组。随后,春晚剧组首次邀请他赴京面谈。因为众所周知的茅台送礼原因,赵本山未能在春晚露面。第二年,春晚提前录制了赵本山的节目,但因录音不合格,节目在最后关头被毙。第三年,赵本山小品《老有少心》顺利过审。可临近直播,一位编导提出小品东北土话太多,南方观众听不懂,赵本山再次打道回府。直到1990年,赵本山才凭《相亲》敲开央视春晚大门,就此“霸占”春晚舞台二十年之久。尽管2012年、2013年两度缺席央视春晚,但看透小品娱乐本质的赵本山仍带着作品亮相地方卫视春晚,而降低期待的观众也从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也是逐渐淡出春晚舞台的赵本山在自己的产业——刘老根大舞台上所追求的。
赵本山
1957年生,辽宁铁岭人。从1990年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至2011年,除了1994年因事迟到被春晚拒绝外,赵本山共参加21次央视春晚,15次获得春晚语言类节目一等奖,有“小品王”之称。目前任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涉及演出、影视、教育等行业。
春晚缘起 陈佩斯离开得早,我来晚了
“我挺喜欢我早期的小品。《相亲》是我在春晚第一次露面,之前我在舞台上演了两年了,是很成熟的作品。我当时头发还长,人物憨厚中带着狡诈。之后的《我想有个家》也挺好,属于老老实实演心理,那时候电视刚有相亲节目,还是台湾在做。”二十六年后,问及他最喜欢的小品,赵本山没有正面回答,却讲了上面一段话。
这两部小品均出自同一人之手——国家一级编剧张超。比赵本山大11岁的张超,原是辽宁法库县剧团的演员,1985年调回铁岭改行做导演,他和赵本山的缘分由此开始。两人合作的第一部小品《一加一等于几》,正是赵本山第一年闯春晚的作品。2010年7月,张超在京病逝。赵本山亲赴张超家乡举行的安葬仪式并出资60万。
也是《相亲》这一年,赵本山和陈佩斯相识。两人在演播楼的走廊相遇,赵本山拉住陈佩斯照相。“当时上春晚看到谁都非常仰慕,我也非常喜欢和欣赏陈佩斯。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艺术家,是打开小品先河的人。他的小品比其他人的好看,尤其肢体语言很好。没有语言,也能看懂,内容很高级。”赵本山并不认可外界所说他取代陈佩斯的说法。“我只是出现得稍微晚了点,陈佩斯又过早地离开了这个舞台,我觉得很可惜。我想如果有力量给陈佩斯一份坚持的话,他的风格目前没有人能突破。”
至于二者的比较,赵本山也直言“不能比”。“让我演一个城里人,我不敢说演好演坏,但是我肯定的是,演好很难,因为我不知道这段生活。我在农村待的时间比较长,这是我的长项。愿意跟普通人打交道,虽说我现在怎么样怎么样了,其实都不代表我心变了。我非常清醒,我要坚持我是一个农民兄弟,永远是。”
舞台八卦 宋丹丹不是从黄宏那里抢来的
早在《相亲》时,春晚组就有意邀请宋丹丹和赵本山搭档,但宋丹丹当时已怀孕。谁料,错过与赵本山“相亲”的宋丹丹,却被黄宏挖掘。她挺着六个月的肚子在1990年元旦晚会上出演《超生游击队》,就此家喻户晓。此后,宋丹丹和黄宏成了一对黄金搭档。然而,由于塑造的小品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在北京人艺工作的宋丹丹,回到话剧舞台一演悲剧就引发笑场,也因此她于1992年暂别了小品舞台。
1998年底,有意再度出山的宋丹丹,给黄宏打了个电话。春晚导演组得知此消息后,立即请空政话剧团编导尚敬写出了小品《打气》。黄宏和宋丹丹开始了紧张的排练,但这次,宋丹丹怎么也找不到感觉。正好这时,赵本山邀请她合作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多年后提起这次合作缘由,赵本山也澄清自己并非“横插一杠”:“那年节目,丹丹死活不想上,黄宏换了别人。当时离春晚不到半个月,我还在想今年弄个啥。听说丹丹不上了,我就跟老何(何庆魁),还有张惠中等几个人研究了一个《昨天·今天·明天》。拿着本子去找丹丹,她一看非常高兴立马答应了。在排练过程中,我们又碰到黄宏了,原来的搭档如今和我合作了,当然他很不得劲,心里有点凉。”
此后,赵本山和宋丹丹开辟了“黑土”“白云”的小品时代。与宋丹丹合作的几年,赵本山形容那是自己小品生涯中的一次“革命”:从由二人转过渡而来的表演形态,到递进性地表演人物,小品风格有所改变。
关于三人的是非恩怨,此前曾有报道用“冰释前嫌,友情更深”来做总结,对此赵本山也表示“我们关系一直很好”。“我和丹丹认识得比较早,还有录音带的时候,我就和她在一起录过音,包括《超生游击队》我俩都录过。说实话,丹丹来了,就好像我身边坐一个男的一样,(我们)是好哥们儿关系。黄宏更不至于(耿耿于怀),我的媳妇儿和他的媳妇儿还是发小、同学,俩家关系很近。”
撞墙了 讽刺有尺度,演起来特别累
从1995年的《牛大叔提干》开始,赵本山一改过去的温馨线路,小品矛头直对“贪污腐败”。从家庭小事到针砭时弊,小品的讽刺功能得以凸显,但讽刺力度却在春晚舞台上遇到了瓶颈。“原来的情节是老头去找乡长要玻璃,但在最后审查的时候却给毙了。我去问,台里没让我们改。和领导沟通后,说可以上,但要把乡长改成经理。要知道这个小品在当时演特别好,上下级接待的事多有意思,一改身份讽刺经理去了,可我们讽刺不着人家,力度就没了,所以改得挺不舒服。”
几经周折,“牛大叔”有惊无险地通过,但是有个“底”赵本山一直没敢露。直到直播当天,赵本山才让道具师做了一串乒乓球,最后他拎起这一串老鳖蛋说:“扯蛋扯蛋,就是打这儿来的!”这句话也成为央视春晚小品中最广泛传播的经典台词之一。
与“牛大叔”命运相同的,还有次年赞扬农村基层干部为百姓办实事的《三鞭子》。“老百姓惧怕这些当官的到地方去吃、去造(东北话,意为祸害)、去拿,当时什么山菜野货几乎都让县城拿走了。小品原来是讽刺很深的东西,后来改到积极的一面就不好玩了,演起来也特别累。”
如今说赵本山小品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很少被提及,赵本山也十分清楚。“说当官的不好,只可以演到乡长就不能演了,其实比乡长腐败的太多了!干吗不让艺术作品去讽刺呢?如果开放了让它去讽刺,可能这种社会现象就少了。我们讽刺的面太窄了。”
赵本山认为小品带有快乐的同时,必须要交织着矛盾,并且要反映社会问题。“如果完全没有矛盾,就不是小品了。小品非常难创作,你说它有没有主题呢,确实有主题的,可它又能让人不知不觉忘记了主题,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存在,看完以后哈哈一乐。如果一个作品看一遍挺逗,但是不想再看第二遍,这就证明它没有生命力。如果反复看还爱看,这里就有东西了。”
想开了 让一家人坐一起乐,就是高级作品
到了《卖拐》,赵本山形容他开始走漫画风格。而《卖拐》所带来的争议,恐怕也是赵本山二十多部春晚小品中最多的一个。当时有观众称《卖拐》中助长骗人风气,误导青少年;也有圈内人分析称这样一个骗子获胜的小品能在春晚上演出,也就只有赵本山才能做到;更有评论称赵本山有推崇低劣级文化嫌疑,并要求他公开向残疾人和弱势群体道歉。
时至今日面对这些非议,赵本山直言“别把小品承载过重的分量,其实它就是娱乐”。“能让一家老少三辈坐那儿共同娱乐,就是一个高级的作品。春晚小品是给人带去快乐的,一年就365天,老百姓已经被教育了364天,难道还要在年三十受教育吗?艺术首先要寓教于乐,有其积极的一面,只要不伤大雅,能娱乐于人,贡献就会很大。”
与审查组多年的“拉锯”大战,让赵本山早已掌握了春晚小品的创作尺度:“小品创作中间有一条红线,在这个红线当中,艺术的分寸非常难把握,这个分寸就是大众口味。小品不是独立给哪些人做的,给文化人看,也给普通人看,我们这个社会不要分得过清,谁都别认为自己是多大的人物。”
回头看,赵本山始终认为《卖拐》依旧是讽刺力度很深的作品。“他这个系列非常难演,我演一个大忽悠,居然靠一张嘴把一个健全的人说瘸了。这是一个反面人物,可大家却很接受。接受,就说明生活中确实有这种人,社会中就有这种现象。”
【历届春晚小品】
《相亲》(1990年)
《小九老乐》(1991年)
《我想有个家》(1992年)
《老拜年》(1993年)
《牛大叔提干》(1995年)
《三鞭子》(1996年)
《红高粱模特队》(1997年)
《拜年》(1998年)
《昨天·今天·明天》(1999年)
《钟点工》(2000年)
《卖拐》(2001年)
《卖车》(2002年)
《心病》(2003年)
《送水工》(2004年)
《功夫》(2005年)
《说事》(2006年)
《策划》(2007年)
《火炬手》(2008年)
《不差钱》(2009年)
《捐助》(2010年)
《同桌的你》《相亲》(辽宁卫视春晚)(2011年)
《相亲2》(辽宁卫视春晚)(2012年)
《中奖了》(辽宁卫视春晚)
《有钱了》(江苏卫视春晚)(2013年)
“让我演一个城里人,我不敢说演好演坏,但是我肯定的是,演好很难,因为我不知道这段生活。我非常清醒,我要坚持我是一个农民兄弟,永远是。
说实话,丹丹来了,就好像我身边坐一个男的一样,是好哥们儿关系。
说当官的不好,只可以演到乡长就不能演了。干吗不让艺术作品去讽刺呢?如果开放了让它去讽刺,可能这种社会现象就少了。我们讽刺的面太窄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