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戏剧 | 视频

搜狐娱乐:话剧三人谈 时代、审美与我们的戏剧

2013年02月05日15:05
来源:搜狐娱乐

  主 持:徐 健(文艺报艺术评论部)

  对话人:胡 薇(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

  朔 石(自由撰稿人)

  多元化的创作格局并未形成

  徐 健:每到年终岁末,各个领域都有一个惯例,就是回眸过去一年的成绩与不足,展望新一年的发展愿景。我们也追随这个潮流,对2012年的话剧创作进行一番集体“会诊”。纵观全年,话剧界热点活动、剧目不少,既有像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小剧场话剧30周年这样贯穿全年的文化活动,也有诸如《甲子园》《喜剧的忧伤》《驴得水》《活着》《蒋公的面子》《情人的衣服》等国内外原创剧目带来的轰动效应和创演话题,而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中国儿童戏剧节、北京人艺5台剧目赴上海演出等戏剧活动更是持续点燃着人们关注话剧的热情。与这些活动热度相映衬的是话剧市场的空前活跃。仅从公布的数据看,北京人艺年度票房再创记录,达到5302万元;国家话剧院以“国话之春”、“国话之秋”、“消夏戏剧广场”三大固定演出季为主线,加之全国巡演剧目,年度票房收入达3525.4万元。面对这种市场飘红的景象,不少媒体在年度回眸时将“多元化”作为2012年话剧创作关键词。如果从戏剧演出的团体、演出类型以及从演出剧目的内容到形式等方方面面来看,2012年的舞台剧演出确实给人留下了一种所谓“多元”的印象,不过,排除引进的国外来华演出、各地筹备多年而于2012年演出的献礼剧、复排或重演的剧目,真正属于我们本土的、常态的创作,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那么,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产业背后,支撑起这种“繁荣”“多元”的到底是什么?

  胡 薇:你说的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我也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中国剧坛近年的状况——“热闹非常”。不仅各种戏剧节、艺术节、戏剧展演或是国际戏剧展一轮接着一轮,而且各类奖项的评选此起彼伏。专业剧团、艺术中心、民营剧场,互相补充、并存于世;主流戏剧、实验探索戏剧、商演性质的戏剧演出等,可算是不分伯仲、一应俱全,共同创造着中国当下罕见的演艺奇观。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档期,各种戏剧活动和演出达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不论是原创的、改编的还是搬演经典剧目,舞台语汇不论是朴素的、精致的、稚拙的还是大气的,舞台制作不分简陋的还是豪华的,同样都能够吸引到自己的观演群体。一时间,新名词、新概念纷纷上阵,混搭、戏仿、搞怪、爆笑、无厘头、解构式台词,可谓是手段纷繁。但是,如若深入到艺术创作内部,不管是主流戏剧创作,还是民营院团创作,表面的兴盛和繁荣背后,艺术本质上的多元还没有实现。尤其对于戏剧艺术来说,不能完全以票房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节节攀升的票房数字、商业能量的大爆发,是否提前预支了观演双方对于艺术本质精神的敬畏、期待?这是值得深思的。

  徐 健:的确是这样。尽管我们的演出数量、演出场次增多了,票房总量上去了,但是这并不与我们话剧整体艺术质量的提升成正比。有时候这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反而更加突出。

  胡 薇:对。2012年,从作品自身的艺术质量、到坊间口碑乃至票房等都能赢得一致好评的作品,实际上并不多,而圈内圈外盲目的乐观更让人担忧。有多少票房是完全属于自主创作出来的作品的?比如,一些院团虽然推出了“自主”创作的戏,但是从编剧、主演、导演、舞美等“核心技术”都是从外面邀请的,本质上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品牌。这种“拼盘”式的、“空中飞人”式的、“外援”式的创作方式,或是本着毕功于一役的态度动用几十年的积累和储备,虽然能让演出暂时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显然并非艺术创作的常态。如果一直沉溺在这种容易出成果的方式中,又何谈培养出自己团队真正的艺术能力呢?

  朔 石:所谓“多元化”,应该是多个风格成熟的艺术家同期鼎立并且和谐共生的局面,如果一个时期内众多创作者艺术个性模糊,美学取向趋同,恐怕根本谈不上“多元”。鲜明而成熟的艺术风格是“一元”诞生的前提,而若干个具有截然反差又彼此呼应的“一元”的存在,才有构成“多元化”局面的可能。目前的戏剧创作现状恰好是远观繁花似锦,近看却品类稀缺,形貌混沌,很多作者、作品的优长类似,短板和病症也相近,这几乎是一个最无“多元”特色的历史时段,原本一些艺术棱角鲜明的戏剧家也逐渐泯然于众。严格说来,这与一般所说的“一枝独秀”的“一元”化也不相同,目前所呈现的只是一种极度平面化的戏剧景观。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票房指数如何暴起,新闻效应如何惊艳,我们国内的戏剧编创及演出实际上仍停留在一个相对粗糙和初级的层面上,也缺少不同艺术思维、不同创造个性间的相互砥砺、彼此撞击。

  徐 健:实际上,我们也有一些充满个性创造锋芒的导演,但是总体感觉后劲不足,更多还是被以市场为主导的演出氛围所裹挟,致使其艺术个性难以支撑起“一元”的大旗。

  朔 石:这里需要说一下,“个性”与“任性”的情态与境界是全然不同的。个性应该属于成人,任性属于蒙童;个性建立在明确的信念、大胆的取舍之上,因而有操守有节制有品性,任性往往以幼稚而霸道的独占欲为基础,它散漫草率,没有定性,难成系统。当下我们的戏剧无论在创作环节还是市场呈现上,其实尚处一种“任性”状态,既贪婪多求、唯我独尊,又如迷途的羔羊般东突西撞找不着北,精神定力不足,艺术个性混蒙,因此如果非要说“多元化”恍若已经达成的话,那也只是表象幻象,而非真相。

  个性的成熟总需要一个过程,但路不能走歪,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为了暂时的眼前利益投机取巧,只有稳扎稳打,当下的戏剧和戏剧人才会实现从“任性”到“个性”的蜕变和成长。

  徐 健:现在舞台上过于依赖表演以外手段博得市场效应的演出还真不少,比如过度消费明星,借助明星的粉丝影响力主推话剧宣传,壮大演出声势。试看,2012年演出市场最火的几出戏,明星都成了提升票房号召力的最大招牌。明星加盟话剧演出有利有弊,也是双向需求,但是明星不能成为话剧的救命草。时下,观众走进剧场更多为明星而欢呼,为明星的一句台词而鼓掌,吸引他们的是明星的气场而非舞台的神圣。要看到明星带来的话剧市场,但话剧人还是需要自强,要从剧本和表演上提升自己,把真正的观众留下。

  朔 石:有时内在力量不足,往往会寻求外在性的补偿,这是近年戏剧界常见的一种现象,虽可理解,但不宜推崇。因为那只能是短期行为,难以为事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撑。比如某些所谓创造了演剧史“神话”的剧目,有时就是建立在透支戏剧能源、过度消费明星效益基础上的,它常常会打破戏剧界的生态平衡,也很容易把新一代刚开始接触戏剧的观众引入观赏与理念的误区,弄不好这与对自然的破坏性开发和利用一样,时间稍长,便恶果自显。

[1] [2] [3] [4] [5] [下一页]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