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萨姆-门德斯为007带来了新生。 |
(文/阿木)一个有着半世纪历史、曾经烙上冷战的印的银幕形象,一个超过20部电影版的系列片,如何在新世纪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呢?由英国导演萨姆-门德斯执导的《007:大破天幕杀机》(以下简称《天幕杀机》)便给出了一个让人比较满意的答案,这也使得詹姆斯-邦德这个人物及007电影完成了一场重要的“转身”。
本集是007系列的50周年纪念之作。当年《诺博士》的开场时便是在一片漆黑的银幕上,一个亮点逐渐扩大为枪管的膛线……而《天幕杀机》明显致敬于此,紧接着邦德亮相并发现带有世界各地的卧底探员名单的硬盘给窃走,于是他与对方在闹市、屋顶、火车上展开了一系列的追逐厮杀,可惜因为上司M女士的命令而不幸中枪坠入深湖疑似死亡,随后军情六处的总部被炸毁,而卧底探员的名单也被公布出来,对此正焦头烂额的M女士终于等到了007的“复活”归来……
尽管过往的007系列电影里并不乏死亡的场面,但很少会像本片般杂糅了古典悲剧的意味。影片开场不久后M女士的“开枪”的命令及007的从高架桥上的坠落(Fall),便突出了007的面临死亡的困境,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以缅怀的方式作别了昔日的007,为他的“重生”埋下了伏笔与可能,而对于詹姆斯-邦德来说,这则是让他“享受死亡”、“复活”的重生洗礼。甚至在影片的高潮决战戏时,也是回到了詹姆斯-邦德的童年庄园Skyfall(这也是影片的英文名,其在影片里包含着至少五种含义,相当的多元化又契合影片本身),让詹姆斯-邦德在战胜对手的同时也走出了童年阴影——一个鲜明的对比便是他的对手Silva,虽然是比詹姆斯-邦德资格更老能力更强的“00级”特工,但是他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阴影(外婆家的小岛故事),更无法告别自己的恋母情结,而两人最终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这种对于死亡/重生的描写,在另一位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前传》三部曲中同样很明显,而萨姆-门德斯甚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诺兰很棒。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他的《黑暗骑士》就没有这部片……诺兰证明了你可以做有惊悚有娱乐的大片,同时也评论我们的世界”。《天幕杀机》不仅是设置了有点类似于蝙蝠侠/小丑般相互对比的詹姆斯-邦德/Silva,还把《侠影之谜》的相关元素融合在一起,如詹姆斯-邦德回到童年庄园才能战胜强大的对手,类似于布鲁斯-韦恩要回到有着童年阴影的蝙蝠洞才能成为“蝙蝠侠”,而最后的庄园被烧毁(《侠影之谜》的最后也是)代表着对于过去的告别,就如就如影片的议会法庭上M女士所引用的丁尼生的诗句所说:虽然我们被夺走这么多/虽然我们得忍受这么多/虽然我们不像往日那样拥有惊天骇地的强大力量/但我们依旧拥有同样的勇者之心/时间的消逝及命运会让人脆弱/坚强的意志会让人对抗/追寻到底/永不放弃……
诞生于冷战时期的“007邦德”小说及其电影版,往往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烙印,即使是九十年代的苏联剧变后的《明日帝国》,也是聚焦于传媒时代的传媒帝国;但毕竟冷战时代已经淡化,而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007则回归了人性化的特点,再加上文艺片导演萨姆-门德斯的风格化,为詹姆斯-邦德这个人物注入了有如《蝙蝠侠前传:侠影之谜》的童年阴影等新血液,尽管难以像《蝙蝠侠前传》系列般凤凰涅槃,但无疑为007带来了新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