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 drama > 音文化
电影 | 电视 | 音乐 | 戏剧 | 视频

对话李直:与著名民族音乐人畅谈国乐的传承

2012年10月08日16:57
来源:搜狐娱乐
李直接受搜狐专访(2012.7.23)
李直接受搜狐专访(2012.7.23)


  由著名民族音乐人李直主编、华音网站倾力打造的 《国乐谈——当代青年民族器乐演奏家及乐坛新秀专访荟萃》一书于2012年7月16日正式出版发行。这本历时一年之余,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采访、汇集的青年民族器乐演奏人才的访谈录,以“群体突围”的理念将全国的优秀民族器乐演奏者几乎全部聚拢在一起,共谈国乐、共谈复兴、共谈传承、共谈发展,最直观、最真实、最全面地将民族器乐艺术与国乐文化反映给读者和社会,让整个社会对于民乐有了全新的认识,让古老、悠久、承载着华夏民族智慧结晶的民族乐器在青年人手中绽放出崭新的生命力。

  《国乐谈》一书创造了民乐领域四项之最,首先它是是中国第一本青年民族器乐演奏人才的专访荟萃,填补了当代行业领域内的一大空白;该书又是第一本集结了260余位演奏家艺术心得的著作,数量之多,为众多的国内及海外的优秀民族器乐演奏者提供了展示风采,吐露心声的平台;而从成书时间来看,《国乐谈》于一年完成,是国内时间最短,且内容丰富、最为全面的书籍,是其他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人物采访类几年的工作量的总和;此外,本书在内容上大胆创新,突破了行业领域内访谈类文章、书籍、报道以学琴历程为主的传统形式,是国内第一本着重突出民乐人的想法、真实还原民乐人理念的书籍。可以说,《国乐谈》现已成为民族器乐行业领域内一颇具影响力的访谈类品牌。

  《国乐谈》的主编著名民族音乐人李直先生,现就职于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国家核心刊物《乐器》杂志编辑,同时兼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学生艺术团等六所大学客座讲师,在大学潜心研习作曲理论的他,还曾出版了个人作品专辑《李直音乐随笔》,获业内高度评价,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年轻的跨界音乐声音”。而横跨传媒、教学、作曲三领域的他,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更加热情地关注并参与者民族音乐的普及、传播与推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民族音乐是一个涵咏而深邃、广博而多元的领域,值得每一个爱民乐的人用一生去追求。”在对话里,李直对当下民乐界诸多问题发表了自己尖锐而深刻的看法。

  记者:今年7月,由您主编,且仅历时一年完成的《国乐谈》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成功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此举,引起业内外人士、媒体的广泛关注及一致赞赏。您著书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将视点聚焦在了更多的年轻民族器乐演奏者身上?

  李直:起初编写这一部《国乐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动机,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想法,还要从与华音网站总监贺绍伦先生的初识谈起。我与贺绍伦先生认识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积累下了深厚的情感。每天我都在关注着华音网站的资讯,且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与贺绍伦先生就民乐的各个话题展开讨论,互相表达着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可谓相谈甚欢,我觉得这一切似乎都为《国乐谈》的诞生埋下了伏笔。2011年3月初,华音网站总监贺绍伦先生因工作赴京,在闲暇时刻,我约见了他。那时我正就读于大学四年级,除了忙毕业论文之外,个人的时间相对较为充裕。由于不想虚度下剩余的大学时光,于是我常常会琢磨希望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在我和贺绍伦先生的这次交流中,他充分表明了想进一步拓展网站项目,及在京延伸“华音”品牌的想法,同时,我也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和希望帮助他在京开展项目的意向,几番考虑过后,我与华音网站总监贺绍伦先生达成一致,由我来主笔,立刻开展当时名为“当代青年民族器乐演奏家专访”的项目。

  之所以想完成这样一部民乐集注,和我本身就是青年民族器乐演奏者中的一员有关,因为我自身就是学习竹笛、学习民乐的,我认为青年民族器乐演奏者最需要的就是展露心声、展现风采的一个平台,但很少有媒体去关注民乐及民族青年演奏者,或为他们提供舞台和平台。对于我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讲,我没有能力为广大青年演奏者提供一个舞台,而平台却不同,由于我正好和华音网站有这么一个合作的意向,完全可以为他们打造一个吐露心声,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所以,我才向贺先生建议了此次专访项目。时至2012年年3月底,我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采访了约有260位优秀的青年民族器乐演奏者,所写采访稿字数已达210万字,并充分得到了业内专家、老师、媒体等的高度关注和一致赞赏。这时候我便想,如果将所有的专访凝结成为一本书籍,精简出每位采访者的访谈精华所在,使古老、悠久、承载着华夏民族智慧结晶的民族艺术焕发出一股强劲的生命力,可谓意义非凡!这就算是出书的初衷吧。

  我刚才也提到了青年演奏者需要这么一个机会与平台,青年演奏者具有年轻的生命力,旺盛的力量,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心声。年轻人一个人的一篇专访、一个看法,或许因为他们的思想、生活阅历还不成熟,他们的想法、看法可以说是片面的、主观的,也可以说一个人的作为唤醒不了整个社会的对民乐的关注,但是我将全国的优秀民族器乐演奏者,几乎全部聚拢在一起,以“群体突围”的理念,最直观、最真实、最全面地将民族器乐艺术与国乐文化的发展与现状反映给读者和社会,让整个社会对于民乐有了全新的认识。自华音首都分处成立起,我就定下了一个主题,“与青年民族器乐演奏者携手共同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青年民族器乐演奏者需要我们去推广、去宣传,同样我们也需要青年民族器乐演奏者,这是我们的资源。

  记者:对话了近300余名青年民族器乐演奏者,可谓阅人无数,不知多少次的交谈中,相信他们言语中所坦露出心声、折射的青春气质也时刻打动着您。但因年被采访者龄普遍较小,由于经验、阅历的局限,导致思想还不够成熟,您认为他们身上最缺少的是什么?

  李直:毫不隐瞒的说,当今社会人心浮躁,可谓是利用音乐的人多,热爱音乐的人少,更多的人将音乐当成一种考学、工作、谋生的手段,而不是纯粹的爱音乐,折射出功利心比较强,急功近利。演奏者渴望去得到大赛的桂冠来证明自己,从而通过此得到合适自己的岗位,就这一点而言,民族音乐还是不如流行音乐。我认为流行音乐人不管学习或工作现状如何、家庭背景如何、经济状况如何,他们对音乐的心是纯粹的,他们爱音乐,无私的投入到音乐之中,但是民乐人相反大多是还是功利心比较强的,他们对民乐也许最初是爱,但受着民乐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根深蒂固的师承渊源传统思想的内在的局限性,局限住了他们的想法,对民乐的感情也由爱变成了一种利用。再往深了说,当代民乐人大都缺乏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我问过一些民乐演奏者,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理想也就是拿到民乐的最高奖项——金钟奖、文华奖、CCTV比赛的桂冠,然后进团、留校、找工作。在我看来,他们缺乏一种大爱,缺乏一种信仰的爱,缺乏一种痴迷的艺术精神。

  记者:您所著的书中有谈及到:近些年来,我国的民族音乐人对传统民族乐器进行着大量的探索和改革,掀起空前的乐器改革浪潮。那么您对传统民族乐器改革所持有怎样的态度呢?继而,改革后的各种方案,您觉得是否可以代替传统的民族乐器成为主流呢?

  李直:我不赞成改良与改革。从一个民乐人的角度来说,我是一名竹笛的学习者、演奏者,而有一些专家和教授,或者民族器乐改革家想往笛子上加孔、加键,通过加孔、加键来改变竹笛演奏的音准、音域,对此,我是持反对态度的。首先,这种改革改变了原有乐器的形制,肯定会大大降低原有乐器的音色和传统的精神。我去日本听尺八吹奏大师的演奏,他可以用五个孔的尺八吹奏出技术难度极高的《野蜂飞舞》,既然五孔的尺八可以演奏,难道我们六孔的竹笛就演奏不出来么?那只能间接的证明演奏水平有问题,而不能证明笛子本身有问题。在古代,十二平均律就出现在我国,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文化长可到八千年历史,短可到两三千年历史,发展至今已经过了无数的古代改革家的改革与改良,确认了遗留下来的方案,我认为是完全可以驾驭音乐的,故此,我认为当代的民族乐器说是改良,其实把传统民族乐器的“良”都改没了。当然,我不能否认的是民族乐器为了适应乐队的发展而改革,在乐队中为了适应乐队的配合,乐器与乐器之间声音的融洽协调,这样的改革方案我是赞成的,像笙、唢呐就改革的很成功,但是它们也仅限于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而不是推向独奏的舞台。

  改革后的民族乐器绝对不会替代传统的民族乐器而成为主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我看来,这句话最能体现和反映出民族乐器改革的现状与瓶颈,虽然在民乐领域,发展最为迟缓、最为落后的当属民族乐器改革,如民族乐器自身的“特殊”个性所导致的排斥性、不融性;民族乐器高、中、低音配置不全的残缺性、不均衡性;由于个别乐器难以完成在短时间快速调音的不便捷性;小作坊式的生产者因意识的落后、缺乏科学的指导方针,使乐器的制作工艺仍旧原地踏步于口传心授,没有形成统一技术指标的不系统性、不标准性、不统一性等等,由此可见,中国民族器乐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现阶段并将长期处于探寻状态、发展中状态、以及接轨状态,故,我认为,中国民族器乐改革仍然处于发展中的属性近几十年不会变。

  记者:您认为,我们的民族器乐艺术正朝着哪个方向蓬勃发展?或在您看来,民族器乐艺术应当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至今为止,民族器乐艺术是否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器乐艺术呢?

  李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对于学术领域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器乐文化的发展方向自然亦是如此。由于现在的社会环境与广维文化的交融,它不可能像古代传统音乐一样一枝独秀,它接受了不同音乐文化氛围,衍生出来一种多变的风格,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多元化。我将这条路定义成探寻之路,民族音乐现在还很年轻,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所以在我看来,在这条探寻的路上,意味着没有所谓的失败,因为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标准,失败了,你开创了一个先河,且通过实践证实了这条路并不属于民乐的发展路线;成功了,你既开创了先河,又通过实践证实了这条路可以继续走下去,而无论是失败也好,成功也罢,我认为对于民族音乐的探索都是值得鼓励的。

  记者:据记者了解到,一大部分青年民族器乐演奏者都热衷于表现现代派作品或是高难度的国外移植、改编作品,继而在很多程度上忽略了对于传统作品的研习,同样,一些年龄偏大,可称之为中青年演奏家的演奏也趋向于演奏西洋十二音体系,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音乐接轨,才可使中西方文化得以交融,对于这种潮流,您是如何看待的?

  李直: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完全可以引领世界音乐,而现在中国民族音乐反被世界音乐引领,中国人所崇尚的文明与精神,中国民族音乐所体现出的色彩性、地域性,甚至是民族性可以说在当代的某一首作品中、或在某一位演奏者的演奏中荡然无存,这是非常态现象,这非常值得我们大家深思。与其说我们学习“西方”、模仿“西方”、移植“西方”,一味的强调与世界音乐交融、接轨,更不如说是,近些年的民族音乐发展是在西方音乐体系中搭建起来的框架,在西方音乐体系的“高压”笼罩下,我们的民族音乐作品、民族乐器演奏正弥漫着一种西方音乐的色彩。艺术的体系是平行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只有在水平状态下,才有可能出现交汇点。但现在的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与西方音乐体系已经明显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何谈交汇呢?当然,也不能否认的是坚持传统就是对的,任何的艺术门类需要发扬光大,它需要一些不同的艺术思维、艺术模式、艺术风格。莫扎特的音乐也有糟粕,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也存在经典,这就印证了这个道理。所以民乐者要想的是学要学些什么?摒弃要摒弃什么?发扬要发扬什么?传承要传承什么?这才是民乐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除了趋于演奏十二音体系、移植、改编高难度的国外作品之外,我认为,还可以分出三个“扭曲的潮流”:首先:当代中国部分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内容“假、大、空”,他们认为作品的题目越是故弄玄虚越就是好的、内容写得无法言喻就是好的,而演奏者则追求的是“大、响、快”,大是指作品大,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的作品,响是要求声音超出了乐器音色的噪音,快就是一味的追求作品的速度,我认为这就是社会浮躁的一种表示、一种信号、一种折射。古人云:大音希声,大礼必简,大象无形,简约为美,气韵为美,中和为美的传统民族精神和美学观念被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践踏。其次,总有一些演奏者喜欢“叼研”一些所谓的新技巧,而这些所谓的新技巧在音响上十分刺耳、难听,不仅不会弥补器乐在表达情感时的局限性、扩大音乐表现的幅度,还严重破坏了中国音乐的中国美感,在此,我想说的是琴品如人品,喜欢故弄玄虚的人,其实人品是不怎样的。人品不好的人,弹琴才会故弄玄虚。最后一种是做秀,一些演奏者就是喜欢在舞台上卖弄自己,我想,民族音乐的舞台不是模特的T型台,更也不是走秀台,它是一个文化的舞台,手中的乐器承载着文化,你搞的那么风尘,甚至还有的演奏者穿着暴露,将民乐风尘化,这些都是极其不可取的。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