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参与,无论对于电影节还是电影交易市场,都是吸引人气最重要的因素。 |
影展气氛不足,酒吧人气更旺。 |
南方都市报讯 1999年,阿尔巴托·巴巴拉(AlbertoBarbera)第一次出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当时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巴巴拉一句“互联网时代,丽都(威尼斯电影节举办地)不需要电影市场”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巴巴拉回到了威尼斯,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任任期。而他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把原本被他踩在地下的“卖片市场”重拾了起来。
“在经济危机的今天,很多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因为找不到卖家而拒绝来到威尼斯,交易市场能帮助电影节再次兴旺。”巴巴拉在与中国记者交谈时承认自己错了,但知错能改是否还来得及?为期五天的威尼斯电影节首届电影交易市场已于当地时间9月3日悄然落幕。近日,南都走访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电影市场的电影人,并独家专访了电影交易市场的主席皮斯科·戴拓(PascalDiot),聊聊首届威尼斯电影节交易市场的种种。
缘起
酒吧比影院热闹,希望交易市场可以让电影节兴旺起来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威尼斯历史最悠久,但地位却也最尴尬。大概是意大利人万事无所谓的态度,以及8月底9月初恰值威尼斯一年中最好时光,威尼斯电影节的电影味道最淡———气氛不足,看片很难满场,每天最热闹的却是月牙高挂的时候。时钟每天走到夜晚的十点钟,电影宫旁边的小酒吧就人头攒动,人群边喝酒边嬉闹,越夜越美丽。
这一切看上去很美,但却也藏着危机。大环境的经济不景气,让电影市场消停了不少,于是电影出品投资方会用更合理的资金搭配去参与电影节。柏林、戛纳都是评选和卖片兼备,因此成为首选,而只有一项功能的威尼斯则稍显鸡肋。“在经济危机的今天,很多优秀电影工作者因为找不到卖家而拒绝来到威尼斯,交易市场能帮助电影节再次兴旺。”主席巴巴拉的这句话显得非常中肯。
于是,巴巴拉请来了皮斯特担任电影交易市场主席。皮斯特是个出生法国,但英语好过法语的销售老手,还是迪拜电影商业中心的掌舵者。从无到有,皮斯特显得毫无压力“之前没有比较,一切都是进步。”
现状
“探路”成了关键词,“摆摊”要10万欧!主办方倡导更便宜的沙龙
交易市场的展会中心被安排在五星级标准的E xcelsior酒店的三楼,本以为热闹非凡的会场却冷清得可以。会场格局很小,一眼望尽,只有四个参展商,分别来自意大利、俄罗斯、以色列、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展商已经够少的了,但相对正规的也就俄罗斯的D oors和台湾台北市电影委员会两个展位。更值得探讨的是,这几家参与的公司机制都有点“政府性”的意味,而目的也在推广当地电影,并非“实打实”的卖片。
D oors展台里悬挂着一幅趣味横生的俄罗斯地图,用各种卡通形象介绍着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公司有着很明显的政府背景。台北市电影委员会虽然主要为了推介蔡明亮的《金刚经》(本届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闭幕影片),但这个为去到台北拍摄电影提供便利的组织,并没有很强烈的商业色彩。“我们主要是过来看一看这块儿的市场运营情况。”工作人员异口同声道。“探路”似乎成了电影交易市场的关键词。
首届交易市场显得过度冷清?皮斯科向南都记者表示,组委会其实推掉了很多展位申请。“现在世界经济不好,我不想让电影商们为交易市场支付太多的费用,毕竟柏林、戛纳、多伦多等的交易市场已经够丰富了。所以这一次的展位我们把私人性质的公司全部拒绝了。”皮斯特在酒店的大堂和露台设立了一些沙龙,供“被拒的”进行交流,希望在交流的过程中达成买卖。
皮斯特向笔者算了一笔账,威尼斯交易市场展位的价格和柏林相当。像D oors这样9平方米的展台租金就要10万欧左右,但如果按照他所倡导的沙龙参与方式,一个公司出两人,也就1 .5万欧元的价格。皮斯特表示,其实首届参与交易市场的人员并不少,有66家公司、193个发行人员参与到交易市场中,他个人已经很满意。
未来
威尼斯氛围惬意,但需要更多明星加持提高人气
大多数影业主管都说他们把丽都当做电影的发射台,即在威尼斯打响名声,最终目的是让这些电影在多伦多电影节中有更好的表现。关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促进文艺片市场的发展,是巴巴拉开展交易市场的一个初衷,“经济危机让电影产业的发展有所滞缓,这对艺术电影伤害比较大。威尼斯希望能够慢慢建立起与之相关的推广机制。”
对于交易市场的未来,大多数人还是保持着乐观其成的态度,毕竟这是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打造一个新市场很困难,但我认为,威尼斯走得相当不错。在这里,氛围更惬意,实质上更像电影精品屋。”俄罗斯Roskino公司的工作人员E leonoraJenkinson这样展望。但有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了建议,作为一个电影交易市场,人气最重要。保持大片的量和明星的参与,才能有可供放大的宣传内容,人气度上也才能提高。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张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