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今天最时髦的话说,《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是一部关于高富帅和黑木耳、白富美与穷屌丝的恩怨情仇:一方面,一个叫猫女的黑木耳受邪恶势力唆使,盗取一个叫韦恩的高富帅的指纹,岂知触发了消失8年的蝙蝠侠重出江湖;另一方面,一个叫贝恩的面具穷屌丝受一白富美金主指使,执行一个周密设计的报复社会计划,在正邪之间引发了一场屠城与救世的神话。
一流商业大片
首先得肯定,作为商业大片,它是合格的。此前2005年的《蝙蝠侠前传1:侠影之谜》和2008年的《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两部前作均大获成功,尤其是2008年暑期的《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席卷10亿美金,开创“超级英雄片”票房之最。《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在第二部主创原班人马基础上,新增只出现在漫画和动画版中的人物猫女和贝恩,将安妮-海瑟薇和汤姆-哈迪纳入阵容,加上克里斯蒂安-贝尔、高登-莱维特、摩根-弗里曼(在线看影视作品)、玛丽昂-歌迪亚、加里-奥德曼和迈克尔-凯恩,蝙蝠侠家族可谓星光灼灼。而作为诺兰执导“蝙蝠侠”系列的终章,《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问世即便成追忆,势必掀起一股“告别”情节。
![]() |
《黑暗骑士崛起》加入安妮-海瑟薇,阵容强大。 |
尽管有《超凡蜘蛛侠》同期混战,个人预估谁也无法阻止《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挥舞镰刀秋收割麦子。除了前作和阵容的巨大牵引力,还有两大本不成因素的因素调动着我们观影的胃口:其一、7月20日美国首映礼12死58伤的枪击事件,虽说是个悲情事件,但事件本身的轰动效应以及片方和美国官方随即展开的调查和系列政府公关,无形中都为影片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助力,同时也为影片蒙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其二、滞后的引进期和国产电影保护带来的暑期档惨淡格局,反倒使得《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和《超凡蜘蛛侠》成为这个暑期留给我们的最后一搏的希翼,饥渴了一夏的观影人群和影院终端均若小宇宙如箭在弦。
从制作品质上看,本片延续前作的质感和风格,不失为好莱坞流水线上普通商业大片的风范,制作水准也不输于今年此前引进的其他好莱坞大片。但对于诺兰的影迷来说,《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不尽给力,甚至可以说是导演诺兰低水平之作。
二流诺兰作品
诺兰以6000美金拍摄《追随》起家,随后凭借《记忆碎片》和《白夜追凶》的心理惊悚奠定他新锐导演的江湖地位。2005年诺兰加盟《蝙蝠侠前传1:侠影之谜》剧作,成为该片最令人惊喜的收获,蝙蝠侠凭借好口碑从此崛起。2006年诺兰导演的《致命魔术》以诡异的气氛再次俘虏了影评人和观众,2008年执导《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又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大爆发,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蝙蝠侠狂潮。他的最近的一部作品《盗梦空间》,则让我们看到一个在艺术和商业空间上更加纯熟的诺兰。
相比诺兰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本片都算是诺兰最无进取心的一部,导演更多是商业要素上的迁就,而不是艺术上的追求。这是与诺兰以往作品完全背离的气质,而在诺兰的以往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诺兰钻进人物进行哲学的深层思考。《记忆碎片》中诺兰试图探索关于负罪感和人格认同的本能,反映人对记忆的依赖性,《蝙蝠侠前传1:侠影之谜》也是关于负罪感和抗拒的本能,《致命魔术》中,诺兰着眼于负罪感和困然与执迷。在上一部《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中,反派人物小丑是推进故事和人物心理探索的关键,对小丑的塑造是立体的而非平面脸谱化的,而另一位主要角色“光明骑士”有着和“蝙蝠侠”的相似性,却又完全完全对立地进行斗智斗勇的角逐。新篇的反派人物则大大降格,成了完全扁平的反派设计,导演既没有赋予他们人性的命题,也没有任何反思的考量。
在电影中,随处可见泄气之处,尤其是在剧本叙事上。令人惊奇的是,我们在诺兰的新作中,竟然看到了徐克《龙门飞甲》的一幕:一直跟韦恩一个战壕的泰特在故事的高潮时突然以大BOSS的身份从身后捅了蝙蝠侠一刀,这和范晓萱突然拔刀捅向周公子惊人相似,捅完还不忘弱弱地交代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意图。而此前我们一度当大BOSS的面具酷男贝恩瞬间变成了一个可怜的面部残疾小跟班,然后如《画皮2》中的费翔的下场,被突然杀出的猫女一炮轰毙,连个死亡镜头都没再多给。这些毛糙人物和简易情节的设定,在诺兰以往的作品中我是不敢想的。
三流的动作设计
八年之后的蝙蝠侠,确实到了该退休的年纪,而他选择忧郁地奋发,重走一回青春,结果每每都被打得很惨,这大抵是本片动作设计的总原则。电影中和蝙蝠侠交手的人物主要只有两个,一个是亦正亦邪的猫女,另一个便是大反派贝恩。猫女在片中主要是用来调情的,所以猫女与蝙蝠侠之间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打斗。猫女盗取蝙蝠侠指纹那场戏,蝙蝠侠早已看透来者是假女佣,也明知来者目标不在保险柜里的项链,却不急于拆穿对方,简单过招,给完猫女耍艺术体操的机会,一场打戏也就过场了。蝙蝠侠和猫女之间真正的动作戏应该是床戏,遗憾的是,这号称未剪辑引进版,却也没看到任何床戏动作。
![]() |
面具酷男贝恩。 |
动作大戏的指标都留给了面具酷男,只可惜从编剧角度就奠定了两人的肉搏战之无聊:重出江湖的蝙蝠侠手脚老化得厉害,完全不是贝恩的对手,第一场肉搏大战蝙蝠侠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三下五除二就被贝恩给KO了;第二场街头大战还好些,几个回合下来,蝙蝠侠总算抓住对手面部依靠面具支撑的弱点,把面具酷男打趴下了,正当胜利在望之际,美国版范晓萱从背后给了蝙蝠侠一刀子,配合着大BOSS自我身份的解读,刀子还在她的手里绞了绞。诸如此类的动作场面,难免令人看了如泄气的皮球。
另一场动作大戏发生在蝙蝠侠被囚禁的黑暗监狱。在形同井底的黑暗监狱,重伤后的蝙蝠侠只有侥幸攀岩爬出,才能回到高谭市拯救世界,而此前越狱成功的案例只有一例。贝尔毕竟不是阿汤哥,蝙蝠侠也没有《碟中谍4》的先进装备,但我丝毫都不担心,蝙蝠侠经过三度尝试,果然波澜不惊地逃脱。如此虚弱的剧情安排,固然只会是毫无挑战的攀岩表演,最终收获无聊动作呈现。《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动作设计全篇都弱到爆,动作设计之差,也是近年动作大片罕见。
说白了,《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是一部不负盛名的片子,面上看是一流的商业大片,却是导演的二流作品,更是三流的动作设计。所谓久旱遇甘霖,接下来饥渴的看客们势必饿虎扑食,但看个热闹也就罢了。
曾念群(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