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存到相册 |
![]() 保存到相册 |
近日,由滕华涛导演的电视剧《浮沉》在北京、东方、浙江、深圳四大卫视热播,取得了较高收视率。滕华涛的电视剧往往偏写实并略带残酷,每一部都能触碰到社会的焦点问题,引发观众热议,如2007年的《双面胶》赤裸裸地描写了婆媳关系,2009年的《蜗居》聚焦房价问题。这部集商战、情感等元素于一身的《浮沉》,又凭什么引来观众瞩目呢?
《失恋33天》原班人马打造:噱头还是诚意?
2011年华语电影黑马《失恋33天》,创造了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票房奇迹,也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且还将一众主创成功扶上“一线”宝座。不仅几位主演知名度暴涨,连编剧鲍鲸鲸、导演滕华涛也为业内外熟知。电影“一部曲”的成功必然会使“二部曲”产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引致效应”,一部影视剧只要被贴上“某某剧组”这一标签,必然会引得大众的“注目礼”,这似乎已成了影视圈不成文的规则。
《浮沉》在开播之前便打出“《失恋33天》原班人马倾情打造”的口号,乘着“33天”的东风顺势而下,坐享“33天”的成功果实,并招揽大批“33天”迷作为收视保证。然而,原班人马这一砝码到底是屡试不爽的万金油还是昙花一现的烟火?是投资方故作噱头还是制作团队的诚意之作?原班人马制造的商品,质量和效用会否一如既往?答案有待市场和观众来评判。
但现在电视剧《浮沉》面临的最大质疑,似乎是来自那些小说《浮沉》的忠实粉丝。该剧改编自崔曼莉同名小说,他们批评只有25岁的编剧鲍鲸鲸缺乏阅历,删减了大量深刻有力的职场戏,大量增加雷人的感情戏,对此很难理解和接受。粉丝自有粉丝的视角,旁人只能是见仁见智。
聚焦社会热点:勾勒商战百态和命运浮沉
在《浮沉》中,来自外企、国企及官场的人们为了利益而奔波。他们之间或互通有无,或互设陷阱,上演着无硝烟的商战,侧面折射出职场百态。该剧引来热议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它跳出了聚焦办公室政治的商业片套路,向观众揭示出职场的生存法则。
剧中外企赛思的大多数员工仅是外表光鲜,虽然每日穿着时尚品牌,一副海归腔调,实际上却是职场阿Q。就像追求名牌服装和高档西餐的瑞贝卡,依然为了省钱和乔莉住石库门,她感慨:“我们这些小白领,用力过猛会过劳死,用力不足连蜗居都住不起。”而在与外企大不同的即将改制的国企晶通厂里,勤劳的赵远因一个“不能只看个人能力,而是要衡量一下社会资源、组织关系等条件”的论断而被堵上了成功之路。
导演滕华涛和编剧鲍鲸鲸在谈及这部电视剧时,不约而同地将其总结为一部回归到“人”的情感剧。该剧不仅反映了以“七亿大单”为主线的利益浮沉,还将各色人物的命运浮沉一一展现,碰撞出人性的反差。执拗单纯的女销售和心系职工的国企厂长在利益面前选择了坚守良心,而奸诈狡猾的官员和自私自利的外企总监在欲望面前却冷酷贪婪,这些反差能带给观众极大的心灵震撼。该剧主演张嘉译就此表示:《浮沉》是一部对每个人都有借鉴意义的剧,让那些初入职场的、遇到困难或面临诱惑的年轻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在职场工作十几年的中年人也能从王贵林等人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另类职场爱情:真实浪漫打败暧昧偶像剧
在《浮沉》中,白百何饰演的销售乔莉和张嘉译饰演的晶通厂厂长再续《失恋33天》中的前缘,谱出一段另类忘年恋。该剧一出,这段恋情就引来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掌声和口水齐飞,成为了该剧最大的看点之一。
相比于这段忘年恋,很多观众更支持销售乔莉和上司陆帆的恋情,为他们的最终分道扬镳而纠结可惜。有网友说:“我无法理解这种感情,两个人年龄差异太大了。看着一个大叔和萝莉谈情说爱,真的很别扭。”
剧中,乔莉和陆帆虽有着偶像剧般的暧昧,但因二人价值观的差异,始终无法达成内心共鸣。相比之下,乔莉和王贵林的恋情则更加写实,耐人寻味。他们因并肩工作而相识,又因职场价值观相同而相知相恋。这种爱情并不轰轰烈烈,却是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折射。一句“我要让你好好地活着,一直活到可以做我王贵林女人的那一天”,简单而真诚地表达了浪漫情愫,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这段忘年恋证明着,无论在什么时代,在爱情中价值观趋同永远比物质更为重要。
《浮沉》微话题
@爱情篇
不经历人渣,怎么能出嫁,没有人能随便当妈。
琳达是女人里的比亚迪,便宜实惠,有性价比,所以会成功,因为有人愿意贪小便宜。但车雅尼是女人里的兰博基尼,稀有、高贵,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男人只要看一看摸一摸,就知足了。
@销售“三十六计”
我要做销售,就是为了赚钱……哪怕从明天起,你们笑我拜金,哪怕榨干我自己,我要改变我的生活,我要留在这座城市里!
销售不是战争,商场也不是战场。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商场是需要双生双赢的。在商场上,你没有敌人,也不需要消灭敌人,你要尊重对方,帮助对方获取利润,前提是,他必须和你合作。
@办公室哲学
不知道怎么走,就停下来,看看全局。当局者迷,不知道怎么走,说明你离棋盘太近了。
在职场中,不要像玻璃一样脆弱,而要像水晶一样透明。
@友情篇
商场上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借重对方越多,付出也就会越多。
在职场上,每一个人都是你的朋友,每一个人也都不是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