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板块着重探讨业界新现象,寻找华语电影运作新思路新方法。本届“电影新浪潮”共三场,分别聚焦中美合作新政后的应对策略及合作新模式、电影娱乐营销现象与方法、 明星制片人等业界新现象,以积极的态度探讨问题,寻求更完善更有操作性的策略和方法。
第一场:娱乐营销的“万有引力”
时间:2012年6月19日 13:30-17:00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一楼论坛大厅
内容介绍:
在娱乐产业与娱乐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通过整合娱乐内容进行多元营销的方式已经被普遍接受。近年来,中国品牌成功地与好莱坞大片进行从植入、联合推广到授权(特许经营权)的全面合作;在国内,品牌利用影视剧、微电影、娱乐节目进行整合营销也逐渐成为主流。娱乐营销的万有引力在电影领域中越来越显现出来。
对于品牌,如何利用合适的娱乐内容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如何考量和评估娱乐营销的投入产出比,是包括品牌自身、娱乐内容制作方、娱乐营销公司以及第三方评估机构不断探讨的话题。
对于娱乐内容制作方,如何提供有创新意义的娱乐内容,既引人入胜又能成为品牌开拓的有效载体,不仅能够拓展影视产品的利润渠道,而且最终形成品牌与娱乐内容相得益彰的整合娱乐营销模式,也是业内人士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场将邀请到好莱坞制片公司、艺人经纪公司、谙熟娱乐营销的国际品牌、国内著名影视制作人,专业娱乐营销及娱乐信息咨询公司在内的业内翘楚,揭秘好莱坞娱乐营销的游戏规则,介绍国内娱乐营销方式的最新信息,并为中外同行提供进一步交流和探讨的机会。
演讲嘉宾:(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凯文·阿诺德,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整合营销部执行理事
凯西·范德琳,泰瑞海因斯品牌娱乐营销公司执行副总裁
郜寿智,艺恩咨询总裁
郝义,TCL多媒体首席销售官兼海外业务中心总经理
李颖,瑞格传播总裁
钮承泽,导演
甄超凡,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地区影片发行高级副总裁
嘉宾主持:
戟二卫,瑞格传播集团执行董事
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
第二场:新生产力——明星制片
时间:2012年6月20日9:30-12:00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一楼论坛大厅
内容介绍:
明星纷纷出任制片人甚至出品人,成为2012年中国电影行业的一道奇观。明星做制片人,从影片本身看,可以最大限度地放大明星效应,给单个电影项目带来从资金、制作、发行营销到衍生产品的全程保障,当然对延长职业生涯也是一种风物长宜放远量的人生部署。如果将这一现象放在一个产业大背景下看,这一新潮流或许对处于困境中的产业,尤其对通过明星效应联合优秀创作力量,强化生产力来说,不啻为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本场论坛将邀请几位明星制片人,以论坛的形式,讲述作为制片人的甘苦和心得,探讨明星制片人如何完善机制,如何拓展更多的手段与方法,带动并培养中国电影新生力量的全面升级……
这些将对困境中的中国电影行业具有积极意义。
演讲嘉宾:(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乔青山,创新精英文化经纪中国区代表
黄晓明,演员
李冰冰,演员
刘仪伟,主持人、演员、导演、制片人
文隽,导演
王晶,导演、制作人、编剧
张涵予,演员
嘉宾主持:
黄斌,经纪人、制片人
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
第三场:硬币的两面:好莱坞合作模式备忘
时间:2012年6月20日 13:30-16:30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一楼论坛大厅
内容介绍:
2012年初中美电影合作新政的颁布,引起双方不同的反应。美国人认为这是“最无争议、最受美国朝野各界一致赞赏和欢迎的决定”,中国电影的从业人员却表现出更多的忧患和迟疑。事实上在新政之前,中国在中美合作中并未像美方认为的占尽天时地利,美方在版权问题、代理费问题上的强势,使中方在合拍项目收官阶段频处下风。当更多的担忧与质疑纠结在中国电影将迎来价值观的挑战、甚至中方从业人员的生存挑战时,多种合作模式却迅疾或早已出现,让业界对新的合作未来拭目以待。本场论坛作为中美新政公告后第一场的公开讨论,将注定为建立新的合作模式开拓视野。
演讲嘉宾:(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迈克尔·安德林
艾秋兴
高军
裘华顺
萨拉·斯切克特
吴鹤沪
张昭
嘉宾主持:
姜伟,安乐(北京)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