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迈克尔-哈内克只执导过13部电影,两部获得金棕榈大奖。 |
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经历了12天的嘈杂之后,终于在当地时间5月27日闭幕,当晚也颁出了金棕榈最佳影片大奖,还有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等众多奖项,为这一年的艺术片扬名立万,全球各国的电影迷可以按图索骥等待这些获奖影片的降临。戛纳电影节入围的电影都是之前未曾上映过的作品,获奖后才陆续在各国公映,这也决定了戛纳获奖影片被人所不熟悉,而且这注定了是一场小圈子的盛会,戛纳一直备受瞩目的原因还有各国电影明星的云集,这是他们宣传自己和宣传影片的一个大好机会,至于获奖的那些艺术片,似乎和明星还有粉丝,都没有太大关系。
为什么总是哈内克?
今年获得金棕榈这个最高奖项的电影是《爱》,导演迈克尔-哈内克,这位已经71岁的德国导演,从影30余年,只执导过13部电影,两部获得金棕榈大奖,之前的一部是2009年的剧情片《白丝带》,一部讲述暴力与社会发展的电影。这部《爱》显然是一部爱情片,讲述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妇晚年相濡以沫的生活。
两部戛纳金棕榈得奖的作品,居然风格大相径庭,不得不感叹大师级导演对于任何题材的驾轻就熟,在各种风格间游刃有余。不仅仅是如此,之前2001年哈内克的作品《钢琴别恋》也曾横扫戛纳多个奖项,戛纳电影节几乎成为这位导演的主战场。但这里其实也凸显一个问题,不断邀请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电影节的获奖阵容中,是不是真的缺乏新意了呢?难道欧洲仅有哈内克堪称大师,或者只有他的作品才是今年最佳?戛纳的选片面向全球,亚非拉国家的电影作品真的就难以入围?
现实主义作品受宠
评审团大奖是二等奖,仅次于金棕榈,之前姜文(在线看影视作品)大叔的《鬼子来了》就是获得此奖项。今年获得评审团大奖的作品是《真人秀》,这部法国喜剧有马提欧-加洛尼执导,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讲述富有娱乐精神的那不勒斯渔民卢西诺热衷表演,离开家前往大城市参加真人秀节目。在追逐梦想的同时,卢西诺觉得周边的一切都变了。
参考以往获得评审团大奖的作品,过去获得这个奖项的作品以严肃题材居多,黑帮片《预言者》、《格莫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这次居然能够给《真人秀》颁发这个奖项,多少有点意外,可能也是戛纳在寻求一种风格的转变。戛纳电影节和柏林、威尼斯一样,都是选送从未公映的电影入围,这样获奖影片究竟质量如何,不去电影节的人很难得知,虽然大多数时候获奖影片的确是名符其实的,但观众是滞后才能真正看到这部作品,并且戛纳选取入围的电影很多都偏小众,这或许也是戛纳电影节能坚持艺术的原由,在信息化高度发到的今天,一个倾向于小众化的电影节能否长久,仍存疑问。
影帝和影后的诞生
最佳男主角的获奖者是麦德斯-米科尔森,一个大家所不熟悉的名字,这位新科影帝凭借丹麦影片《狩猎》获奖。影片讲述一个男人深陷猥亵儿童的丑闻,他要竭尽所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部电影给予了米科尔森充足的发挥空间,获得影帝当然众望所归。这位演员大家虽然不熟悉名字,但一定脸熟,因为他曾出演过《007大破皇家赌场》,在片中饰演头号大反派,刚刚上映的《三个火枪手》中,他同样饰演反派出镜,冷峻的面孔让人过目难忘。
最佳女主角由克里斯蒂娜-弗卢图尔和考斯米娜-斯特拉坦两人获得,她们一同出演了电影《越过群山》,影片改编自记者塔蒂亚娜-尼古列斯库-布恩的报告文学,讲述了一个在2005年驱魔仪式之后去世的老修女的故事。影片的导演克里丝蒂安•蒙吉曾凭借《四月三周两天》夺得2007年戛纳金棕榈,这次也算是没有空手而归。但这还是说明了戛纳选片范围的问题,熟悉的面孔太多, 是否要转型举办成欧洲电影节?而且每年的评委会主席都不一样,获奖影片也有评委会来决定,和大众的口味多少有些脱离。
已经65届的戛纳电影节,依然凭借众多的星光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凭借号召力和参赛影片的质量,戛纳电影节仍然是全球最权威的艺术片电影节,但问题和荣耀并存,希望电影节能够少一点问题,多一些荣耀。
冰原(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