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任明炀 )《寻找剧作家》的剧本写于2006年,是第二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的入围作品。作者是中戏戏文系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小玲女士。这个剧本在去年的南锣鼓巷戏剧节上首演(蓬蒿剧场)。此次,这个戏经过了“放大”,在中戏实验剧场演出,并力邀朱琳、史可两位资深演员友情出演。
节目册上有一段词不达意、似有语病的“剧目介绍”,可以让我们对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做一番粗浅的了解。1、这一部“文献剧”,创作者对史料的真实性非常自信,认为其“经得住历史的拷问”。2、“采用现实和创作生活相交织的结构方式”,大概可以得知,这个戏里有写作时的曹禺、也有写作之外的曹禺。3、“本剧所要探讨的不仅仅是曹禺一个人的创作困境……”,之后的几句就看不懂了,可以得知,曹禺的“创作困境”大概是这个戏的着力点。再看看“编剧的话”和“导演的话”,两人都在抒发对曹禺先生的崇敬之情。
主脑不明确、材料杂乱,是这个戏最明显的缺陷。这个戏到底要说什么?曹禺的创作困境?似乎只有建国后的几场戏触及到了这个问题。这几场戏也是全剧最出彩的部分,很干净,又冷又硬,表现了政治高压的冷酷无情和主人公的无可奈何。其中一场,采取了把吊杆降至低空的“审讯室”般的灯光设计,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全剧都按照这个风格走下来,诉诸理性思辨,探讨一下政治高压和个人才能之间的关系,那这个戏可能会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类似于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但可惜的是,其它几场戏讲的却是曹禺先生在建国前的种种轶事:在清华搞剧社、谈恋爱、在好友家见到了繁漪的“原型”(这场戏问题最大,甚至把曹禺撇开,让好友和繁漪重现《雷雨》的片段,这种自弃“主心骨”的做法非常不划算)、去上海拜访陈白露的“原型”、写《北京人》时发生的婚外情……这些考据癖的材料,立即把观众带到了另一个戏里,这个戏的名字大概是“有关曹禺的那些往事”。解放前和解放后的场景“判若两戏”,无论是风格,还是主旨、情绪等,似乎都无法实现调和统一。
另外,开头、结尾以及各场之间的衔接处,均伴以煽情的音乐、朗诵、投影(曹禺先生的“金句”),还有纱幕后面的三个穿旗袍的女人……这些煽情的材料立刻把刚刚建立起来的理性思辨的氛围驱赶地无影无踪。结尾处的独白倒是回到了“创作困境”上来,但由于缺乏“叙事支撑”,强烈的情感爆发得非常苍白,男主演哀号了几声“我想写,可就是写不出来啊”就谢幕了。
再回过头来看看“寻找剧作家”这个题目?究竟要寻找什么?找到了吗?剧作家在哪儿?答案似乎是:剧作家在建国前功成名就,在建国后毁于政治高压。我觉得,“寻找剧作家”就像是一个大型活动的名字,目的是要找到目前已经快要绝种了的“舞台剧作家”,最好能海选出一个曹禺般的青年来。《寻找剧作家》的演出,是一次抛砖引玉的行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