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 > 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新闻速递

“把男人演透了”的裴艳玲:我的戏比我更重要

2011年12月20日10:57
来源:搜狐娱乐
1953年,盖叫天在燕南寄庐给三子小盖叫天说戏
11月底,首都剧场《寻源问道-裴艳玲》专场演出


  1956年,裴艳玲9岁时,在山东河北灵寿京剧团,一个月挣800元人民币,在那年代,这是很多人一辈子可望而不可即的高薪。代价是高强度的舞台表演,“唱死天王累死猴”,《水帘洞》、《弼马温》、《安天会》、《十八罗汉斗悟空》,猴戏全归她演。

  有人总结过裴艳玲的舞台经历,说她演的不仅是男人,而且都是些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大男人。她被称作“活钟馗”、“活林冲”、“活武松”。她自己曾经评价:“这些年我演的剧目,《夜奔》(林冲)最好,可打99分;《钟馗》次之,从1985年到现在(1996年)还在改。往下数是武松、石秀(《翠屏山》)、哪吒、陆文龙。再往下,有的只成功了一半,有的完全失败,如辛弃疾、《猫与鼠》等。”

  历史上另一个有名的“活武松”是盖叫天,他的艺术造诣浓缩在一句广为流传的陈毅的诗句中:“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巧的是,盖叫天和裴艳玲都是河北人。裴艳玲谈起盖叫天,除了人们熟知的那两段典故——他为何自己起名叫盖叫天,以及后来为了重回舞台自断伤腿重接——之外,还对一个段子记得清楚:“据说盖叫天一辈子没收过徒弟,他就是看戏的时候坐在角落里,喜欢哪个演员了,就问他愿不愿意跟着自己学戏,如果愿意,就让他到家里去,管他住,管他吃,管他喝,教完了便让他走,也不让他出去说找自己学过戏。”

  裴艳玲说,从这件事她悟到:“他不想让戏之外的事和戏发生什么瓜葛,他不图桃李满天下,也不愿意去参与无谓的论争,他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

  很多人一直建议裴艳玲把自己的艺术风格称作“裴派”,她不同意。她一直没有收门徒,直到2005年,58岁了,才开始以私学形式陆续把戏教给一些她认为真正应该教的人。“毕竟艺术需要传承。”但是她不收徒弟的学费,也不让徒弟在外面声张,就像当年盖叫天那样,只要愿意学,就教,还管吃喝住。“大概因为我姓裴。”她笑道,“赔点也没什么,我唯一计较的地方是舞台。”

  她的固执和坚持在有些人看来可能不合时宜。比如在谈到戏曲和话剧的关系时,她说:“戏曲就是戏曲,话剧就是话剧,互相可以借鉴、融化、吸收,但不可取代。所以,我不请话剧导演来排戏。”

  她也不采用戏曲传统之外的舞台手段,她说:“我们排《钟馗》,开始用云女,一大队云女出来舞蹈,有些人也说好看,但我们后来坚决去掉了,戏曲要靠这些来吸引人,是戏曲演员本能的倒退,会引导戏曲灭亡。”

  “现在的人都怕累,愿意做减法,不愿意做加法。我是一个喜欢做加法、不做减法的人。”她指的是传统在当下的减法中不断被丢失的状态,而她坚持要加回来的,正是这些越来越不被人注意的传统。“其实都是特别硬的骨头,禁得住啃,禁得住学。”

  她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有一种特别的自觉,这典型反映在她辞演电影《霸王别姬》一事上。据说,当年为了劝说她,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亲自给她打电话。她和陈怀皑的交情深远,两人十几年前就在戏曲电影《宝莲灯》中合作过,而霸王这个角色看起来又是如此符合她演戏的套路。张国荣与她,男演女,女演男,同台对戏,想想都觉得精彩。人们都不相信她真的不来演。因此,尽管她口头上已经推辞,剧组还是三天两头请她来看舞台搭景、摄制进度,她思索再三,还是郑重婉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