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 > 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新闻速递

专访话剧《毒》主创:德国戏剧要让观众思考

2011年12月04日15:37
来源:搜狐娱乐
《毒》剧照
德国话剧《毒》剧照 (摄影/Phile Deprez)


  三排16个简陋的座椅,一个喷雾装置,两名演员,一位歌者,这就是《毒》这部戏的全部。12月1到2日,应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与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之邀,德国话剧《毒》在首都剧场上演。对于北京的戏剧市场来说,这算不上是一部热门演出,更别提卖座。放眼望去,上座率寥寥五六成。

  尽管观众总数不甚乐观,但其中却不乏文艺圈人士,演员濮存昕(在线看影视作品)陶虹(在线看影视作品)、陈明昊,剧作家万方,电影导演蔡尚君,戏剧导演李建军,评论家解玺璋等人纷纷慕名而来,观众席上熟悉的面孔比比皆是。

  德国话剧《毒》讲述了因孩子意外车祸死亡而痛苦分手的夫妇在九年后首次重逢,离婚后的男人移居法国,逐渐摆脱阴影并重建了新的家庭,女人却始终留在原地,沉湎于回忆不能自拔。他们的见面是因获知孩子墓地所在的土壤发现了“毒”,不得不迁移,前来处理事务的两人因而共度了几个小时的光阴,试图重温记忆中的场景。作为一部今年六月刚刚首演的作品,《毒》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业界、媒体和观众的瞩目和赞美,《南德意志报》评论称其为“杰出的婚姻剧”,女演员伊尔泽•德•布劳弗更凭借在该剧中的出色表演二度荣膺荷兰蒂奥多戏剧奖最佳女主角。

  演出当天,《毒》的主创团队包括导演约翰•西蒙斯,戏剧构作马蒂亚斯•君特,演员伊尔泽•德•布劳弗(女主角)、斯蒂夫•杜嘉丁(男主角)、斯蒂夫•梵•沃特莫伊伦(歌者)一行五人接受了搜狐记者的采访,这也是被赞为“德国最好的剧院之一”的慕尼黑室内剧院首次接受中国大陆媒体的采访。

  搜狐戏剧:近百年来欧洲似乎盛产婚姻剧,戏剧大师易卜生、斯特林堡、品特、伯格曼等人都创作过此类题材,那么《毒》作为一部新剧有什么样的特点?

  马蒂亚斯•君特:《毒》不仅仅是个婚姻剧,它的内涵可延伸为“一个社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回忆”,我们这次舞台布景也很像观众席,台上的演员在思考,台下的观众亦如此,德国戏剧就是要让观众陷入思考。

  搜狐戏剧:德国诞生了许多一流剧作家,目前在德国演出的经典剧目与原创新剧的比例大约在多少?

  约翰•西蒙斯:上演的剧目根据每个剧院的风格而有所不同,以我们剧院为例,今年我们16部剧目中有两部是经典剧目,一部是易卜生的,另一部是高尔基的。

  搜狐戏剧:布莱希特是德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他对德国当代戏剧有着怎样的影响?

  马蒂亚斯•君特:布莱希特仍然非常重要,“间离效果”的理论对今天的德国戏剧仍然十分有用,比如他提出使用音乐,提倡题材的政治性,包括现今德国戏剧界设置“戏剧构作”这个职位也是他的首创。

  搜狐戏剧:此次“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抛出了“戏剧是什么”的问题,请描述一下在各位心目中的戏剧是什么。

  斯蒂夫•杜嘉丁:观众在黑暗中观看表演,看到演员沉浸并抽离,对我而言,戏剧即如何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不断练习这种进入和抽离。

  伊尔泽•德•布劳弗:在剧场可以看到经过抽象化处理的清晰而明亮的现实世界,由此我们去反思现实。舞台像是我的家,刚下飞机时我对北京是很陌生的,但当一走上首都剧场的舞台,我就感到像回到家一样亲切。

  斯蒂夫•梵•沃特莫伊伦:戏剧对我来说,是用声音去触碰观众,从而进入观众的内心世界。

  马蒂亚斯•君特:在戏剧中,我们所创造的“现实世界”只存在于当下,观众带着这种思考而来,用戏剧解读去解读他们未来的生活。戏剧提供给我们观察和解读世界的另一种思路。

  约翰•西蒙斯:戏剧只存在于观众的回忆之中。戏剧是最理想、最完美的艺术形式,它在观众面前展现了一种尝试,可以引申出很多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一共排了120部戏,但依然觉得每一次排戏都是一个新的发现。(撰文/阿尔法粒子 翻译/张晏)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