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国庆档票房下滑 引发业内人士担忧

来源:新京报
2011年10月11日08:33

  所谓“中莱坞”(Chollywood)的崛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在这一派“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大好春光下,似乎也隐含着某些“中莱坞”的隐忧。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档,实际上观影人次已经出现了下滑,院线的利润率更是乏善可陈。

  影响力巨大的美国《大西洋月刊》在9月号的一篇文章中专门介绍了中国“繁荣的电影产业”——63.9%的票房年增长率、9年翻3倍的银幕数、以及若干正在高歌猛进的电影项目,已经有理由让大洋彼岸的人们普遍相信,所谓“中莱坞”(Chollywood)的崛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过静下心来想想,在这一派“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大好春光下,似乎也隐含着某些“中莱坞”的隐忧。从数字上来看,中国电影产业的复兴毋庸置疑,但就整条电影产业链而言,所谓的“中莱坞”恐怕更加集中在票房金额的增长上,而这一增长又主要立足于银幕数增加的基础之上,仍旧属于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此外,票房井喷的态势固然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但国产电影的空间却不无日渐逼仄的可能——回首这大半年的内地影市,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被好莱坞合围的局面:暑期档有吸金大片横冲直撞,秋季和国庆档则轮到一干过气“批片”争金夺银了。如果说,好莱坞大片的席卷乃是全世界都逃不过的宿命,那中小“批片”在内地影市的勃兴,就很可能正在积蓄成给中国电影致命一击的恐怖力量。

  所谓“批片”,是指那些不采用分账形式,国内上映日期常常比其境外公映晚上一年半载的中小成本外国电影。时下“批片”的主力军也是好莱坞,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内地影市几乎成了好莱坞的垃圾场,纵使盗版和下载满天飞,纵使制作仓促、剧情薄弱,但凡是好莱坞货色,内地观众们一般都会照单全收、多退少补,在内地的票房榜上,几部好莱坞批片在榜单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副根本不把国产电影放在眼里的模样。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档,全国电影总票房报收在3亿元左右,比去年的2.8亿元略有增长,但考虑到银幕数量的增加以及电影票价的上涨,实际上观影人次已经出现了下滑,院线的利润率更是乏善可陈。从影片的表现来看,《白蛇传说》和《画壁》两部国产片凭借大量的广告宣传都跻身亿元俱乐部,但口碑并不理想,而且两片类型雷同,档期如此撞车,只能落个两败俱伤的结果。至于同期上映的《李献计历险记》等国产中小成本制作,更是集体遭遇了票房滑铁卢,影院排片也不敢支持。

  不必惊惶,这其实是内地电影业痼疾的一次小规模爆发,而且现在爆发并不是坏事。事实上,内地电影的生产制作力量与自己比虽然有了飞跃,但内地电影人才的青黄不接已经非常严重,一俟几个功成名就的大导演没米下锅,内地影坛根本没有中生代和更年轻一代的电影人可以接班。

  不过所谓“泡沫下面是啤酒”,高速增长既充满风险也是绝佳良机,大浪淘沙之后,涌现大批真正凭借口碑和质量吸引观众入场的国产电影,这才是“中莱坞”的脊梁。

(责任编辑:章程)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