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2011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剧评集锦 > 剧评集锦

2011青戏节:《美狄亚/疯狂的一天》主观的真实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慕羽
2011年09月28日10:22

  9月24日晚,我来到北京人艺实验剧场,观看“青戏节”一场来自法国的演出,想亲临现场细品一下“阿维尼翁的味道”,体验法国人的“阿维尼翁”,以及全世界戏剧人的“阿维尼翁”。在我看来,“阿维尼翁”已经变成了一种戏剧共享的精神。当晚有两个作品,我能体会到异时共赏、异地共存的一种氛围,因为人类的精神是相通而平等的,所不同的是我们表达精神的方式和角度,感觉戏剧人总能不断突破固有形式,实在让人佩服。昨晚法式艺术符号和法式幽默,既让人体会到一种艺术的深度,也让人体会到了艺术的平实,总之,昨晚挺“疯狂”的!

  第一个作品《美狄亚—声音》(Medea-Stimmen)是一出独角戏,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的故事在西方家喻户晓,即便在中国对略有文学知识的人也是耳熟能详,弃妇复仇的母题有许多当代意义的启示,给许多艺术家创作的灵感。记得2008年曾观看过希腊的现代舞剧《美狄亚》,以水作为主要表现元素,诠释了这个令人纠结的悲剧故事。但美狄亚的故事却不是观众要在维吉尼•米尔波(Virginie Mirbeau)的作品《美狄亚—声音》中所能获得的审美期待,对于美狄亚,人们很难用普通善恶的标准来评判,因而也才形成某种“情结”和“母题”。历史与现在、神话与现实的结合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反映在当代德国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文学作品中,沃尔夫“主观真实性”的文学主张也给了米尔波以启示。沃尔夫的文学作品是美狄亚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讲述的。在演后谈中,编导也坦诚自己受到了德国表现主义艺术观的影响,这种艺术观是完全背离机械反映论的。对于编导米尔波这个现代人而言,她从人性的角度来剖析美狄亚,美狄亚非常态行为造成的悲剧是一种性格悲剧,因此用独舞的形式来表现便是编导试图达成的,也是作品的核心。米尔波的作品并没有表现美狄亚弑子的缘由和过程,而只是着重表现了美狄亚杀死亲生儿子之后的痛苦时刻,整个作品是美狄亚在自己的主观世界、内心世界挣扎的过程,她在理智与情感的煎熬中不惜伤害自己。通过舞蹈肢体语言表达内心的痛苦,是该剧的创作重点。时而躁动不安,时而静谧苦闷,时而还显露出将“金羊毛”披在肩上时偶尔在嘴角的笑意,呈现出怡然自得的陶醉,但更多时候都是纠结于自我的世界中,她自责又疯狂,虽然忧伤痛苦,但依然执着坚定。剧中所出现的美丽如金发般的“金羊毛”道具,以及拳头、手指符号都具有象征意义,单指向天的动作所表达的“公正”意象对我尤其留下了深刻印象。

  昨晚的演出并不是由编导米尔波亲自表演的,而由另一位更年轻的舞者出演,而且这是她的首场演出。不仅个别动作有即兴处理,15岁的年龄差别更使她们所表现出的美狄亚存在差异,正是由于动作质感、身体机能、肌肤纹理、头发色泽、容貌姿色的差异,她们的美狄亚都是各自“主观真实性”的美狄亚。演出结束后,我与年轻舞者和编导米尔波都有各自对话,米尔波认为自己诠释的美狄亚或许“悲剧意识”更强,年轻舞者则表示自己的“美狄亚”有一种“悲剧美”,一种美丽被撕裂的痛苦感受。文学原著中声音这个词用的是复数,表明作品中有几个声音在说话,但主要的声音是美狄亚的,因此音响效果对于编导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剧场条件所限,音响和空间大小都与编导的设想有一定距离,我只能期待下次有机会再能亲临现场,一睹《美狄亚—声音》另一种更接近于米尔波精神的演出。

  昨晚的第二个作品是由法国巴洛克剧团带来的特别演出《疯狂的一天》(Not Today)。恰好与《美狄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注重内心戏,一个更强调细节过程。对这个作品我实在不想纠结于它的艺术形态定位,因为你既可以称其为哑剧、默剧、形体戏剧,也可以称其为后现代舞蹈、舞蹈剧场……这或许并不重要。编导和表演者迪米特里•哈同(Dimitri Hatton)说他不是舞者,但我倒觉得他胜似舞者,只要能用动作肢体表现出精神灵魂的人都可以被称作为舞者,舞蹈可以结合其他元素,本来也可看做是综合艺术,但最重要的是肢体语言。

  中场休息二十分钟后,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间普通的办公室,剧场侧台有一个电吉他手兼音响师,又一出“独角戏”要上演了:一个头上戴着头盔,身上背着大皮箱,双手也提公文包的公司职员踱步进入这个空间。昏暗的灯光、低频的音响让人觉得一丝烦躁,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费了半天劲,才坐定下来,办公室中的一切似乎都与他过不去。随后,无论是面对同事领导时自以为是的卖力呈现,还是在日常琐事中与便利贴、签字笔、水杯、电话、电台节目、纸张的“大战”,都把他弄得一团糟,他想尽办法一次次控制自己,皆以失败告终,他身心俱疲、精神错乱,仿佛身首异处。不知道这个小职员是因为怎样的缘由而陷入一种疯狂,或许是个人努力长期得不到认同,或许是长期积累的压抑终于使他崩溃,或许……观众可以给予种种解读。这个作品有两个亮点。其一,乐师的弹奏根据演员情绪、动作的变化也发生着改变,而且配合得非常微妙,音响时而烦躁、时而谐趣、时而不安、时而安静。演后谈中,哈同表示,这个作品虽然有一个结构上的整体布局,但他和乐师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即兴的配合关系,自己的动作常常由心而生,即便是夸张的表情和唇语,都是下意识的即兴。可以说,在表演过程中,哈同在音乐与肢体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的创造关系。其二,编导的肢体语言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动作,许多的常态动作填满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断重复、不断重复,于是编导就把生活中的姿态带进了舞台,通过数量上的重复和质感上的夸张,使得日常的一天变得既现实,又超现实。我想这也是一种“主观真实”吧!

  特约评论员:慕羽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舞蹈学博士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