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2011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剧评集锦 > 剧评集锦

2011青戏节:波兰舞蹈剧场 空间的对比与对话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9月26日12:29

  长期以来我对当今世界舞坛风云人物从未停歇过关注,但面对如此丰富的世界当代表演艺术,仍然觉得目不暇接。全世界的人都是生活在“国际现代文化”和“地区传统文化”的双文化当中,如今的国际现代舞坛早已无法划定一个“中心”了,现代舞也不再只属于发达的“西方”,很多国家都在向世人展示各自的现当代文化,以及对在当下全球化的格局中自身的文化如何发展进行思考。在此次2011青戏节的舞台上,来自波兰的现代舞人就让我有了这样的感悟。一提起波兰,人们会想到哥白尼、肖邦和居里夫人,还有戏剧大师格洛托夫斯基,作为舞蹈人映入我脑海的还有波兰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这些民间歌舞曾以其特殊的魅力被吸收进了西方的主流文化,成为芭蕾舞中性格舞的一员。波兰现代舞的历史虽不长久,但首次近距离观看波兰的现代舞蹈作品,却让人体会到一种无法忽视的敬意。早就耳闻作为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波兰艺术家在当时的阶段也被要求为国家制度作宣传,但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却找到了发出自己声音的途径。如今的艺术创作更有生机。

  此次到访北京演出的是极具代表性的波兰舞蹈剧场——波兹南芭蕾舞团(The Polish Dance Theatre - Poznań Ballet)。这个舞团成立于波兰戏剧界发生变革的20世纪70年代,而舞团的发展更是历经了东欧巨变,八十年代以来波兰进入转型期,其间许多事情均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必然会带来舞团的艺术走向带来更深远的影响。自1988年伊娃•维赤沃斯卡(Ewa Wycichowska)担任舞团经理和艺术总监以来,她加强了舞团与国际编舞家的合作,更是直接提升了波兰现代舞创作的国际影响力。昨天的两个作品很有代表性,一个是自创,一个委约。从昨晚的“演后谈”中,身着唐装的艺术总监伊娃请观众帮她系纽扣的一幕就充分体现了她极具亲和力且乐观的个性,在与观众的对话中,她说得不多,反倒很乐意倾听观众的解读。这种态度倒是颇为与当晚另一个作品的编导约西‧伯格的精神相契合。

  《已近黄昏》是伊娃1994年创作的一部作品,2005年她对改作又进行过新编。创作这部作品的灵感虽来源于英格玛•伯格曼探索死亡议题的影片《第七封印》中英武骑士与黑衣死神之间的生死棋局,但又不是亦步亦趋地重现影片场景,而是体现了伊娃本人作为一个舞蹈家,一个人,对于人与死亡、人与上帝的思考。她选用了波兰作曲家亨里克•格莱茨基的音乐,其本身营造了一个悲悯庄重的氛围。作品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舞者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对角色关系的一种隐喻。在心跳一般的踱步声中,一位脚踩高跷的死神形象出现在舞台上,他的高度与普通舞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高在上的死神像是一个指挥,或任意操控着其余六位舞者们的动作,或趾高气扬地从舞者们的身体上迈过;舞者们则跟随着他的指令起舞,或聚合,或离散,她们的肢体语言并无修饰,显得自然平实,起初有些无奈,但随着舞者的踏步声响起,一场不满被操控的战争开始了。当高跷上的死神把一位女舞者高高托举到空中时,女舞者的肢体没有接受这种任意操纵,她的灵魂更不容被践踏,逐渐她在动作上掌握了主动权,死神瘫倒在地。整个作品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神圣简约的不凡之力,很容易被观众理解。

  《西红柿中的女人们》则是舞团委托以色列独立舞蹈家约西‧伯格2002年创作的。2005以来,伯格与葛莱弗双人组(Yossi Berg & Oded Graf)是近年来在国际舞坛不容小觑的新锐编导,他们游走在不同国度,并希望在各种文化空间的交叉碰撞中持续对舞蹈本体与生命本质等相关议题进行思考,也试着经由更换地点带来的新体验,探索其如何与舞台空间进行对话,又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互动交流。该作是双人组成立之前伯格的作品,已经显示出了他对肢体语言、剧场语言、空间对话等当代舞蹈创作新议题的探索。编导选取了20世纪经典流行曲目作为串联,在法语香颂、爵士老歌、黑人灵歌、电子摇滚、经典流行中,我的思绪仿佛也在穿越。无论男人女人,无论是那个时代,都常常陷入两性文化中的某种思维范式。编导将西红柿比作美女,拥有精致的外貌,迷人的外形,而且还极富营养,引得男人们十分迷醉。作品第一部分,在被法国人视为精神象征的悲剧性女歌星伊迪丝•皮雅芙的歌声中,我看到的却是“绅士喜爱金发女郎”中梦露般的金发美女们,对比中有一种嘲讽的意味,因为梦露是男人视角的美女意象,与虽具人格魅力但矮小瘦弱、言语粗鄙的黑头发女人皮雅芙完全不同。男人会陶醉在周旋于金发美女中,并不厌其烦,至于有没有大脑倒并不重要。金发美女们似乎也乐意陷入这样的游戏中无法自拔。而在第二部分中,男人们成了舞台的主角,四个男人纠缠在一起,他们之间为了哪怕一个西红柿都要争个你死我活。而当其中一位将舞台后区盛满西红柿的框打翻,西红柿铺满整个舞台时,男人们的目标即刻转移了、发散了……男人和女人的角色特点是由其动作与姿态所带出的,舞者肢体动作与情感的收放控制随性而自然,连同女人的假发、男人的围裙、背景的歌声、女人的抱怨声、男人的笑声,一切就变得具有象征意味。

  特约评论员:慕羽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舞蹈学博士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