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向生活要剧本 讲出好故事电影才有生命力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杨国栋
2011年09月22日09:40
《钢的琴》讲了一个好故事
《钢的琴》讲了一个好故事


  我国2010年的电影产量是526部,然而真正走出国门的不到40部,还不足十分之一。对这一现象,知名投资人、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认为:所谓的大片忽略故事主线,前后内容牵强附会,只会一味追求噱头,吸引观众眼球。虽然海报贴满各公共场所,相关报道充斥各大媒体,但最后,这样的片子也只会淹没在网民的口水中,消失在烂片大潮里。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内票房数字可观的电影,在国外并无多少人来问津。(9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故事是电影的灵魂,没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只靠电影特效和情色擦边球根本无法打动观众。遗憾的是,国产电影的编导们最不擅长的就是写剧本,只能通过胡编乱造的荒诞情节、暴力血腥的打斗场面以及无处不在的男女感情戏来吸引观众眼球。

  国内很多导演都在学好莱坞,大手笔的投资之下,拍出的影片果然有几分美国大片的风格,再加上丝毫不逊于海外大片的炒作与包装,票房倒也能差强人意。可被骗进电影院的观众并不买帐,在多次被忽悠后很多人甚至拒绝再看国产电影。显然,国内导演只学了皮毛,并没有学会好莱坞对剧本的精雕细刻和拍摄时的精益求精。很多影片不仅剧情设计极不合理,娱乐性和可看性也乏善可陈,才会让观众大倒胃口。在国内观众都怨声载道的情况下,想要走出国门又谈何容易。

  按说中国编导的智商并不低于国外同行,讲不好故事恐怕并不只是急功近利造成的。

  一是国内没有成熟的电影批评环境和公认的电影批评家,发表于媒体的影评多是一片溢美之词,少有尖刻的批评,被人戏称为在“唱同一首歌”。很多编导也没有认真听取批评的雅量,反而热衷于请“枪手”撰稿推荐自己的电影,同时在网上攻击竞争对手。没有独立的电影批评,就很难推动电影质量的提高。很多名导都陶醉于自己制造的虚假繁荣里,哪会有提高电影质量的动力与压力?

  二是电影编导严重脱离生活,缺乏人生阅历。老一辈编导下基层采风,一呆就是大半年,和工人、农民吃住、劳动在一起,而现在的很多编导,恐怕只剩下游山玩水的热情了。这也难怪现在的影片中少有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多是富二代、拜金女或拜金男在充当主角。可这些远离普通老百姓的角色如何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票房上不去也就不奇怪了。

  三是编剧不受重视。与名演员的天价片酬相比,编剧的待遇低得可怜。一部投资数千万元的电影,编剧才拿几万元。在美国,编剧可以沉下心来,花几年时间写一个好剧本,而在中国,这么做的编剧恐怕会饿死。更何况就是这几万元还不一定能拿到,编剧被欠薪的事可发生过不止一回了。而编剧的收入直接关系到剧本质量,在制片方吝于在剧本上投入的时候,又怎么能指望国产电影讲出好故事呢?

  中国电影要突出重围,与海外大片一起争夺国内外市场,就必须从讲好故事开始。客观的说,中国电影现在不缺资金不缺技术更不缺有实力的演员,唯一缺少的就是好剧本。要拍出好片子,首先就得有好剧本。而中国从来不缺好故事,就看编导们能否静下心来去挖掘,向生活要剧本了。就拿最近被媒体痛批的一些胡编乱造的抗战剧来说,如果能认真研究史料,未必不能拍出精品。918事变直至日本投降的14年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为什么放着很好的题材不用,非要瞎编呢?

  杨国栋(网络写手)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