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综艺

打开艺术之门活动结束 高水准低票价打动孩子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红艳
2011年09月01日08:36
“打开艺术之门”闭幕演出前,孩子们在音乐堂大厅与人偶互动游戏。方非/摄
“打开艺术之门”闭幕演出前,孩子们在音乐堂大厅与人偶互动游戏。方非/摄


  昨晚,在中国爱乐乐团悠扬明澈的乐曲声中,为期56天的中山公园音乐堂“八喜·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与小观众们依依惜别。

  根据音乐堂的统计,今年“打开艺术之门”共有来自海内外的近千名团体成员和艺术家,带来了65场演出、14场公益讲座和6个夏令营,吸引了8万多名观众走进音乐堂,场均上座率高达85%。其中,567人报名参加了夏令营系列活动,除京剧、打击乐、绘画等传统项目外,今年新增的长号、竖琴、歌唱夏令营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一日游也受到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们的追捧。在一些观众的强烈要求下,非遗体验活动又增加了两期。这些数字,背后涌动的是小观众们徜徉艺术殿堂时的喜悦与收获,同时更是一种印证——“打开艺术之门”活动日渐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北京暑期文化市场的一个品牌。

  “孩子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们奉献给孩子的‘食粮’应该是质量很高的精品,如果质量不高,不如不做。”“艺术普及不应当是低水平的普及,而应是高水平的普及,越是普及的越应是精品。”这是“打开艺术之门”组织者与策划者的共识。就像昨晚闭幕音乐会的曲目,指挥家杨洋特意挑选了李斯特的《前奏曲》、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打开艺术之门’是一个在普及艺术方面做得很成功的平台,除了大众熟知的经典乐曲,像《火鸟》这样的作品也应介绍给观众!”杨洋说。

  “能够17年始终秉承‘高水准,低票价’,一场演出几乎赚不了什么钱,但他们始终坚持在做,因为孩子需要,家长需要,社会需要。”一位孩子家长说。的确,每年暑假,几乎有一半假期在音乐堂度过的孩子不在少数。徐海东和徐海伦兄妹俩就是这里的常客。“一放假,我们就闹着要来看演出。我天天问爸爸‘今天有没有演出啊?’爸爸说‘有’,我和哥哥就吵着要来。我们买了一大堆票,有《梁祝》、《雪童》、《音乐故事会》,还有好多好多……”海伦兴奋地说。

  “打开艺术之门”不仅培养了铁杆儿观众,还在不经意间“培养”了众多义务推票员,罗文红就是其中一位。每周,借着带孩子去北京市少年宫上课的机会,她都要向那些同样在教室外等候的家长们推销“打开艺术之门”。“有些家长上班很忙,我是自己家开了一个小茶馆,时间上相对富余一些,有时候我就帮他们买票。”罗文红说。多年下来,她甚至有了一种“职业病”,不管到哪儿,只要有孩子和家长,她就会情不自禁向人推介“打开艺术之门”。她的想法很简单,“音乐堂做这个也是半公益性质,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我如果参与进去,也算是一种力所能及的促进吧。而且,我希望更多的家长知道,孩子从小的艺术教育是多么重要。”

  2012年“打开艺术之门”将进入第18个年头。对于即将到来的“成人季”,中山公园音乐堂也进行了预先策划:除了更加丰富的艺术演出以外,互动板块将有机会延伸到国外。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也是北京市和德国科隆缔结友好城市25周年。在北京市文化局的支持下,北京保利紫禁城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计划在2012年“打开艺术之门”暑期艺术节举办“中德青少年艺术夏令营互访活动”。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