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关云长》甄子丹姜文 > 新闻动态

《关云长》兵器设计顾问全面解密十八般兵器

来源:北国网-辽沈晚报
2011年04月25日09:12
正确的佩剑方法应是这样的。
正确的佩剑方法应是这样的。


  辽沈晚报4月25日讯 昨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兵器设计顾问张海,在《关云长》的拍摄过程中,他被甄子丹以私人身份相邀进组,为《关云长》的兵器设计进行顾问,“但我的提议并未被全采纳,所以《关云长》里呈现的兵器效果也存在不少问题。 ”

  关羽本是用长矛

  影片中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很威风,但史书记载,三国时还没有“青龙偃月刀”这种兵器。

  张海说,“青龙偃月刀”是“掩月刀”的讹称。“掩月刀”最早见于《武经总要》,该书是北宋仁宗朝官修的一部综合性军事著作,书中大篇幅介绍当朝与宋前历代冷兵器的型制与功用。书中载有八种刀,除手刀、戟刀外均为长杆劈砍型大刀。“掩月刀”造型华丽但笨重且制作成本高,只能“以之操习示雄不可施於阵也”。因此,在仪仗、演武甚至后世武举膂力考核项目经常会见到掩月刀,战场上却少见它的踪影。

  张海介绍,掩月刀一类的长杆大刀需要双手握持劈砍,是典型的步战兵刃。从尚存的宋、明掩月刀实物来看,其杆、刃总长在250厘米左右,这个长度显然不适合马战。关羽生活的年代马镫只有单侧且仅为上马器具,完全不能起到骑乘后协助平衡的作用。如果放弃持缰双手握刀,稳坐就成了个大问题,在急速奔跑中很可能会堕马,还何谈持刀杀敌!

  那么关羽的兵刃到底是什么呢?《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载:“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

  作者陈寿在这段文字中用了两个重要的字“刺”和“斩”。“刺”表明关羽第一个动作是直线型进攻,其兵器锋刃穿刺进入颜良的躯体,导致其落马,能完成这种进攻动作最合理的兵刃是直兵或刺兵。三国年间的马上长杆直兵或刺兵主要有矛、矟和少量的铍、铩,所以基本可以确定,关羽击杀颜良的兵器是矛或矟!

  “斫头曰斩”。文中的意思是枭首,过去敌人首级是立功的凭证,但用矛、矟砍掉首级当然不太容易,所以枭首用的是腰间佩戴的环首刀完成的。

  刀剑能碰撞多次不断吗?

  在几场激烈的打斗中,关公手持大刀与各路悍将大战,双方兵器不间断地相撞,特写镜头中能明显看到刀上磕出的茬口。

  汉末时期的冶炼技术可以制造质量如此之好的刀剑能禁强力撞击而不折断吗?

  张海解释,冷兵器时代真正在战场上很少有兵器正面相撞,因为硬挡兵器就要受力,刀锋一定受损,“那时的冶金技术造出的兵器,其强度不足以禁受大量的正面碰撞,这种事只适合出现在电影里。 ”

  佩剑方法没一个对的

  张海又言,“中国电影的冷兵器呈现都挺二的”,张艺谋的《英雄》、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和《赵氏孤儿》在“佩剑方式”的呈现上都是错误的。“佩剑这事很讲究的,古装电影里只有《赤壁》中一部分呈现是正确的。《英雄》、《赵氏孤儿》、《荆轲刺秦王》都是错的,这些战国前发生的故事,佩剑都是同一个标准,即剑身上固定的配件穿过身体后部的腰带。 ”

  《关云长》亦有大量佩剑画面,按张海所述,也基本上是错误的,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他的“正确建议”未被采纳。

  “王植剑”比较符史实

  在《关云长》中,王学兵饰演的王植是个略显迂腐的文官,以“长剑”为自己所用之兵器。事实上“剑”因为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很容易断裂。它的四面体结构都是直的,整体细长,这决定它只能以刺为主,不适合战场使用,也不容易普及。所以在史实中“长剑”更多的表征礼仪和文化属性,冷兵器战争的主流武器一直是刀与枪。王植在影片中的角色被设定为文官,他最终长剑作为主战武器上战场,还算符合史实。

  张海说,他观看了剧组的整个刀具库后,提议给王植用8面体的剑——这样一来,剑身加重了,不容易折断——这种结构的长剑在出土文物中多有发现,汉墓、秦墓出土的长剑中均有此类型。

  过五关斩六将部分兵器分析

  丈八长矛

  矛构造简单,矛头、杆、尾鐏,后期还有缨(被称为枪的时候)。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尾鐏,金属制成,战场上若矛头损坏,尾鐏可以代为作战,所以武术训练中的矛或者枪并没有尾鐏,因为它永远不会用于战场。

  历史上使用矛或枪的名将颇多,五代王彦章、唐朝尉迟敬德、明代秦良玉都是个中高手。

  东岭关的孔秀用长矛是合理的兵刃,但他还是败在了不合理且杜撰出来的关羽的大刀之下,因为对手是主角。

  流星飞鎚

  《三国演义》中汜水关守将卞喜的兵器是飞鎚,这个设计很是合乎情理,卞喜出身黄巾乱党,所以他的兵器不应该是剑、矛等官制器具,飞鎚拙朴的形制也颇符合角色的草莽形象。

  宋《武经总要》对飞鎚的解释是:“飞鎚即流星鎚也,鎚有二,前者为之正鎚,后而手中提者为之救命鎚。”这种绳索(或锁链)两端均栓挂鎚头的通常又被称为双流星,单鎚者则为单流星。

  飞鎚大量出现的年代是宋,正是甲胄最为发达以至于刀枪难以刺穿的时代,打击类兵器也在此时一度称为近战主角。

  书生长剑

  汉末三国时期,剑已经不是近战主力兵器了,它的地位已经被环首直刀代替。

  王学兵饰演的书生王植当然不是高手,他更不会选择合适的兵器,他用剑的唯一原因就是他的身份,书生就得用最有品位的兵器,剑是不二之选。

  王植的剑是一柄双手长剑,为了能够应对关羽的长杆大刀,更是为其增加长度,也因此在剑身上做了特别处理,汉末剑体为钢铁制造,剑身横截面多为四面体,但剑身的加长却让四面剑身容易折断。《关云长》涿州拍摄现场,动作指导甄子丹就这个问题与张海探讨,最后采纳了张海的建议,将王植用剑改为八面剑。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