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人物专访

独家策划《双城记》之南腔北调(访谈集锦)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阿尔法粒子
2011年04月21日18:00
 


  杨立新(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演员):人艺不必讲创新

  北京人艺自己的风格很独特,也很明显。五十年代开始,北京人艺就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写北京、演北京,另一个任务是演名著,包括演世界戏剧名著。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是英若诚,他确实是让北京人艺成为一个为中国观众了解优秀的国外戏剧作品的窗口,比如《推销员之死》、《上帝的宠儿》、《芭芭拉上校》、《哗变》等,而且他还把《茶馆》翻译成了英文版,介绍给世界。

  北京人艺在文革之前除了曹禺先生、田汉先生、郭老(郭沫若)的作者,也有一些原创的,像《老舍》这样的作品。文革之后也有很多原创的作品,像《丹心谱》、《天下第一楼》、《狗爷涅磐》、《红白喜事》一系列作品都很独特,很优秀,这些作品决定了北京人艺的剧目风格和样式。决定一个院团风格样式的除了剧目风格外,还有表演风格。你不可想象《茶馆》是《推销员之死》的演法,每种戏有它自己的演法。英先生说,我们大家不必追求洋范儿,因为戏剧的目的都是挖掘和塑造人物,人物活灵活现了,观众照样会有感触。所以北京人艺虽然也演外国戏,但那也很有北京人艺的特点,就是生活化。我们老一辈艺术家总是强调,要找那些舞台上不常见,而生活中又有的东西,那样的东西拿到舞台上一定会生动,一定会震撼人心。

  至于现在常说的“创新”,我认为北京人艺不必谈创新。《茶馆》你能把它演好就不错了,你拿什么去创新,你演一个新的去创新不行么?我们那年排《骆驼祥子》,让我演于是之演过的老马,我当时就说“这对我太难了吧”,他们那一代是旧社会长大的,见过洋车,坐过洋车,甚至拉过洋车,我们是新社会长大的,没见过、没坐过洋车。老一辈演戏从五十年代初开始演到现在四十年了。我那时候刚31岁,我全部关于洋车的经验都是从影视剧里来的。我怎么去创造那个鲜活的老马啊,刚别提于老师在舞台上待了四十年了。能把人家那点深刻丰富具体形象的独特性演好就不错了。所谓创新就是说过去的太迂腐了,才需要创新。可是换句话说,人家的精华我们都没学到,拿什么创新?我很讨厌一个词叫“颠覆”,好像颠覆很时髦似的。什么是颠覆?在颠覆前是人们感到反感的事物,但我们没觉得反感,为什么要颠覆?所以我们不要妄谈在人家原剧目原角色上超过人家,我们只能说我们能不能像他/她做得一样精彩。

  张和平院长提出了一个口号:为建设一个学者型的、世界一流的剧院而奋斗。这是我们剧院的一个传统,在建院之初就曾提过。“学者型”不是说学历多高,演员这个职业是实践性的,必须在一定训练之后多听多看多想多演。比如于是之先生对表演的真知灼见就是可以当教科书的,焦菊隐先生学贯中西,所以才有了北京人艺戏剧风格样式民族化的探索。

   点击回到专题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