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戏曲

重庆川剧院整体搬迁 众人细数剧院前世今生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李平 唐成畅
2011年04月11日10:17
重庆市川剧院早期演出场所重庆剧场
重庆市川剧院早期演出场所重庆剧场

 

贺龙接见重庆市川剧院演员
贺龙接见重庆市川剧院演员

 

老戏迷在金汤街川剧院楼前 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摄
老戏迷在金汤街川剧院楼前 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摄

 

川剧剧照
川剧剧照


  位于渝中区七星岗金汤街76号的重庆市川剧院,在唱念做打了60年后,将于21日基本整体搬迁到位于北部新区金开大道和金山大道交会转盘处东北隅的气势恢宏、设备先进的重庆川剧艺术中心。

  从1951年建院起,重庆川剧在金汤街76号经历时代风雨的洗礼,发展出了川剧四大流派中的渝派唱腔,走出了张德成、魏香庭、薛艳秋、吴晓雷、沈铁梅等名家名角,打磨出《赵氏孤儿》、《荆钗记》、《金子》等代表剧目。60年的川戏一路唱来,金汤街67号的川剧院,已经成为重庆文化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更成为众多老百姓、川戏迷心中的文化高地。

  日前,当重庆晨报记者来到金汤街市川剧院时,昔日热闹繁华的剧院大楼已经略显冷清,好几层楼的办公室都已空空荡荡,楼道还可见一些打包好的道具。

  川剧院副院长黄猛告诉记者:“目前,20多人的舞美队已于3月底过去办公,40多人的乐队也早已做好出发前的集结,乐器、服装、大衣箱、二衣箱等重要道具打包好了,正在陆续运过去。金汤街76号的负一楼、负二楼基本清空,现在作为行政办公区域的三、四楼也开始逐渐打包,我们的第一个时间节点是在今年4月21日,到那一天,一定要基本实现重庆川剧历史上的北移行动。”

  这一次,是真的要走了。

  如今,川剧院乔迁新址,在投资一个多亿建成的川剧艺术中心,沈铁梅等川剧院的一帮中青年骨干还有一批极具潜力的川剧娃娃们正准备大展宏图,把重庆川剧推向世界,也没有忘记保留金汤街的小剧场,每周坚持为喜爱川剧的老重庆人,老川戏迷们演出。让川戏迷们在茶余饭后,可以听听川戏那清越雄浑的声腔,看看川戏那变幻莫测的变脸。

  重庆市川剧院在金汤街的60年有怎样的故事?本报记者近日多次深入市川剧院采访,让那些以伴随着川戏成长的各色人等,告诉大家一个不一样的川剧院,探寻它的前世今生。

  川剧

  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贺龙出面协调,川剧院落户金汤街

  讲述人:王德元 8岁入行学川戏。今年72岁。

  如今的老川剧院看上去有些老旧,但60年前,这里却是渝中区仅次于解放碑的繁华之地。1947年就进入重庆市川剧院前身的王德元告诉记者,当年川剧院能落户金汤街,多亏了贺龙贺老总。

  72岁的王德元聊起川剧院,有说不完的感慨。1947年,身处旧社会的他家境不好,在亲戚朋友的介绍下,刚满8岁,就成了“又新科班”的学生:“我是旧社会又新科班最后一批学员,同时也是新中国又新科班最早的一批学员。”年过古稀的王德云还能够清楚的讲述川剧院的历史沿革。他告诉记者,重庆市川剧院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重庆实验川剧院,1955年重庆胜利川剧院并入,后组建为重庆市川剧院,1958年四川省川剧院一团并入,便组成了现在的重庆市川剧院。而王老提到的又新科班,也就是重庆川剧院最早的班底。

  王德云一直记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川剧的关心和帮助。比如邓小平曾经深情地说,不看川剧,就不懂得当地人民的感情。陈毅也说,不看川剧不懂历史。周恩来还曾提出,戏曲界要向川剧学习。他说,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贺老总曾经还是重庆川剧院的名誉院务委员:“当时剧院是文化部重点培养和关照的院团,我记得特别清楚,为了剧院的选址问题,贺老总全程过问,让我们自己去选,看起了哪里就告诉他,不管是多么金贵的地皮,都由他来协调解决。从解放碑八一路那边一路寻过来,我们看了很多地方,最后把金汤街边上‘至圣宫’这块非常安静的地看上了。可当时至圣宫那里有一家‘西南黑色金属设计院’,怎么办呢?贺老总亲自出面,协调设计院搬走,给川剧院让路。那还是1953年的时候,在贺老总的关照下,重庆川剧院正式入住金汤街。当时我们剧院的排练厅和宿舍就建在这里,演出阵地则是五一路的又新剧场,后来改名重庆剧场。”

  王德云最难忘的,就是他两次为周总理和贺老总演戏:“1953年,我才13岁,当时去北京演出,周总理、贺龙等好多领导人都来了,他们都坐在台下。我特别激动,虽然只是演了一个龙套角色,但仿佛自己就是主角一样,有说不出的幸福感。”“1958年,我19岁,周总理和贺老总来重庆,我们又给他们演了一出《葫芦传》,记忆太深刻了,我演的是一个英雄周运,在台上我看到周总理、贺老总都在为我们的表演使劲鼓掌呢!”

  自从开始学川剧,就再也没饿过肚子

  讲述人:罗吉龙 66岁,12岁入行,一级演员。

  记者在金汤街小剧场找到罗吉龙时,头戴鸭舌帽的他正和一众演员排练新编《灰阑记》。休息间隙,罗吉龙给记者讲起自己学川戏的原因,居然是为了吃饱饭。

  罗吉龙6岁时,亲生父亲在江上修船时淹死了,而继父的收入不多,要养活一家六口人非常的难:“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弟弟、有妹妹,因此,我有责任去分担父母肩上的担子,而当时学川剧是包吃包住的。于是,1958年,12岁的时候,我就进入了四川省川剧院一团,1959年便进入了重庆川剧院二团,也就是现在的金汤街这个地方。当时这里是个大院子,有六栋砖瓦房子,相当气派,是上半城仅次于解放碑的繁华之地。我就在川剧院附设戏曲训练班接受培训,最初学习的行当是生角,后来改成了丑角。”

  罗吉龙说:“选择川剧行当,来到金汤街后,我就再也没有饿过肚子了,还是学员的时候,每个月剧院都会发给我们一元钱做零花,真是太多的钱了。记得当时金汤街一带的花生面包好大一个,才要9分钱,桃片5分一大盒,买回来吃很久都吃不完,遇到回家就给弟弟、妹妹们带一个,他们要高兴好几天!现在我想起来都流口水呢!”

  重庆川戏风格多样 曾有三大王今有沈铁梅

  重庆川剧在整个川剧中占何地位?重庆川剧60年有哪些代表人物?这个问题对于川剧艺术国家级传承人夏庭光来说,就跟自己的手有几根手指一样不需要回想,张口就来。

  已经78岁高龄的夏庭光说,川剧以各种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的不同,它是以“四条河道”为中心形成四种各具特色的流派:一是“资阳河”,主要在自贡及内江地区各县市,以高腔为主; 二是“川北河派”, 主要在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较多;三是“上坝”, 主要在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坝调”。而重庆则属于“下川东”派, 主要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 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 受徽剧、汉剧影响较多。

  说到重庆川剧的特色、风格,夏老先生说:“由于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重庆水陆空交通都发达,是一个万商云集的大城市。所以,除了往来的商人多,其他三个流派的艺人也经常来到重庆搭台唱戏,他们往往是人走了,其表演特色和剧目则留了下来,久而久之,下川东派的风格就开始更加的多样起来。应该说以重庆为中心的下川东派,算得上川剧四大流派中最为丰富的了。”

  至于重庆川剧在各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夏庭光表示,早前的有须生大师张德成,以及川剧界的“三大王”魏香庭、曹俊臣、彭天喜和有四川梅兰芳之称的薛艳秋、吴派唱腔创始人吴晓雷等等。解放后重庆川剧的代表人物,夏庭光算早期的代表。如今,除了当然的代表人物、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还有梅花奖得主马文锦和黄荣华。

  《金子》横空出世,一鸣惊人

  讲述人:赵勇 《金子》中仇虎扮演者。

  在经历了早期的热闹与辉煌后,市川剧院在改革开放后一度陷入尴尬:虽然依然有剧目在全国获奖,但是观众对川剧的兴趣和关注日益消退,市场环境不容乐观。在此时,川戏世家出身的沈铁梅凭借自己扎实过硬的艺术功底和敢想敢干的改革思想,带领着川剧院当时的一帮新人老人,用一出《金子》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金子》获奖众多,撑起这块金字招牌的,除了沈铁梅,还有剧中男主角仇虎的扮演者赵勇。已经成为川剧院中年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赵勇告诉记者,他踏上金汤街这片土地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我在这里不但流过汗,而且还流过血、流过泪,是金汤街锻造出了我今天的一身技艺。”

  《金子》选角之初,一脸斯文的赵勇并不被剧组接受,毕竟仇虎戏份太重,一角儿失败则会导致满盘皆输,赵勇坦言:“为了不让剧院失望,每次排练结束,主动留下来加练的肯定是我,要是练得手指骨折了,包扎一下继续,练得臂膀脱臼了,擦点药酒又继续。我练仇虎的架势,找走路的感觉,真的差点走火入魔了,后来我满脑子装的都是仇虎。练得筋疲力竭了,还不罢休,不管是回家去,还是上班来,只要一踏上金汤街,我就开始做动作了。认识的我就罢了,要是遇到陌生人,他们准会以为碰到了个神经病。”

  就是在赵虎这样一群“神经病”的努力下,《金子》横空出世,一鸣惊人,在连连获得国家大奖的同时,还成功打入国外市场,为重庆川剧的市场化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

  记者在采访赵虎时,他也正在小剧场排练《灰阑记》,他说,这出名剧应该是我们在金汤街排练的最后一出戏了,“所以大家都排得特别用心,连清明节都没有休息,希望这出有些纪念味道的作品能给金汤街、重庆川剧再增添一抹辉煌。”

  每周六都来看戏 金汤街有我固定座位

  讲述人:岳振斌 58岁,听川戏50余年。

  记者在金汤街采访时还碰见了一个老戏迷。今年58岁的 岳振斌听了50来年的戏,川剧院的上上下下他都认识,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听说川剧院要搬出金汤街,岳振斌很是伤心,岳振斌告诉记者,每周来金汤街看一出川剧,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金汤街的小剧场,有他看川戏的固定位置。

  岳振斌回忆道,父母都非常喜欢看川剧,年幼的他也常常随父母一同观看。“说实话当时我对川剧还真没什么感觉,毕竟只有5、6岁,根本听不懂他们在唱些什么,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常常都是被爸爸背回家的。”可是听的次数越多越觉得川剧锣鼓的声音是那么特别那么美妙,到后来一听到锣鼓声就觉得兴奋、亲切。自从爱上锣鼓他看戏时就在没打过瞌睡了,常常都是笑呵呵的看完整场演出。那时的川剧一般都是一个系列,一天演一本,要连演好多天,和父母一起看川剧是他儿时最快乐的时光。

  长大后,喜欢上川剧的岳振斌成了金汤街的常客,只要有空,即使这里没有演出,他依旧会跑过来瞧一瞧、看一看,哪怕听一听排练时的锣鼓声,也会得到莫大的心理安慰。岳振斌说,“我认识川剧院的每一位演员,金汤街的每一个老街坊都认识我。”几十年来,岳振斌每周六都会到金汤街来看戏,不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而他每一次坐的位置也总是固定的。

  如今眼看川剧院要搬离金汤街了,岳振斌很舍不得,“不论川剧院搬去哪里,只要有演出,我都会去捧场。”

(责任编辑:炊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