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专访:当贾樟柯遇上杜琪峰 幸福如何与你相遇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作者:杨澜
2011年04月10日14:33
贾樟柯
贾樟柯

 

贾樟柯和杨澜
贾樟柯和杨澜


  凭借《三峡好人》拿到威尼斯金狮奖的贾樟柯可说是中国艺术电影的领军人物之一,然而不论是走出了小县城格局的《二十四城记》还是纪录片《海上传奇》,他的作品总给中国大多数的电影观众这么一个印象:都是好电影,但我们很少会去看。作为一名中国导演,他自然有着受到更多中国观众支持的向往,于是他开始尝试并不熟悉的商业电影领域。当文艺青年贾樟柯碰上了香港怪才杜琪峰,当不同的电影理念彼此交融磨合,他俩合作的新片《在清朝》想必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擦肩而过《让子弹飞》

  杨澜:前一阵岁末年初的几部商业大片竞争异常激烈,这其中不仅有片子本身的较量,而且它们的后期宣传动辄就是五、六千万。像这么大的一笔经费可能够你拍好几部独立电影了,你怎样看待商业片这种竞争的现状?

  贾樟柯:目前来说观众已经形成了看电影的习惯,所以商业片,特别是到贺岁档一般制作规模都会比较大。这些集中了很多资源的影片都盯着这几个档期,以至于姜文、陈凯歌还有冯小刚他们需要开会协调大家分别几号上片,并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媒介,可见背后营销竞争之激烈。我记得姜文的《让子弹飞》本打算让我出演一个山西骗子,张叔平头套也帮我做好了,结果我等到后来就听说这个角色没有了,换了苗圃来演。

  杨澜:这几个上片的导演带领着主要演员奔赴全国各地影院轮番接受各种节目专访,轮流占据各大杂志封面,他们如今对电影宣传的配合度之高让很多人看了都觉得吃惊。

  贾樟柯:如果没有好的宣传,院线系统对影片的接受程度就会降低,因为往往发行商要看你整体的关注度如何,所以宣传变成了牵扯导演太多精力的一件事情。 《海上传奇》在暑期档上的时候,我就像个演员一样走了十几个城市,重复相同的程序:先做见面会,完了之后做专访、群访,而其实媒体的提问都是差不多的。文艺片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商业大片了,但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大家都开始尊重电影的商业规律了,同时我也在思考是不是可以有更科学、分工更细密的合作方法。现在中国所有的电影宣传都是摄制组来主抓的,因此导演需要额外付出好多,但我发现自己的电影在法国或者是欧洲其他城市放映的时候他们有专门的公关公司及宣传团队,导演只须配合访问、出席活动即可。不过我想可能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服务于电影的配套工种将会多起来,从而更加专业化。

  杨澜:冯小刚曾经笑谈“等到姜文开始指导商业片,威胁就来了”,没想到一语成谶。随着像姜文这样的导演也开始瞄准商业电影市场,并成功地“站着把钱挣了”,人们对于文艺片导演指导商业片的前景开始多了一份信心。其实你早就对商业片跃跃欲试了,《在清朝》已经筹拍五六年了,你看到如今岁末档这种竞争的态势,有产生过某种犹豫或是担心吗?

  贾樟柯:我有很大的犹豫。主要还不是在于拍片抑或是回收的压力,我只是一直在想是否真的要付出那么多的精力在宣传上面。我们一方面始终考虑到要按照商业规律来办事;一方面我们的整个模式却又毫无商业意识可言,因为没有什么商业片会筹备五六年之久的。

  打破习惯拍商业片

  杨澜:《在清朝》的想法源于2006年你与杜琪峰的一次相遇,他觉得你的《三峡好人》弥漫着一股武侠剧的江湖气息,而据说你多年来也一直对晚清时期中国的大变革非常有兴趣,于是你俩一拍即合,立刻开始筹备开拍一部武侠片。没想到的是,这一筹备就是五年。拍商业片也好,拍武侠片也罢,这个游戏规则跟你原来做独立电影文艺片有什么大的差异吗?你在什么地方不适应?

  贾樟柯:最不适应的就是我过去拍文艺片都是当代题材的,因此很大程度上特别依赖和享受即兴的创作,这种情况下即使剧本写得不太完整,包括筹备不足都是无伤大雅的。但是武侠片不一样,哪怕只缺一个道具都拍不了,所以制片计划对我来说是第一个很不适应的地方。第二个不适应反映在剧作上,我过去影片的叙述方法都很个人化,讲究娓娓道来且不失含蓄,可是商业片要求你迅速地在三五场戏、五六分钟内就让观众进入到情绪里面,所以从剧作思路上来说也打破了我过去的习惯。我得重新寻找一种能够立即引领观众沉浸于电影氛围的叙事手段,学习新的规律是非常大的困难。

  杨澜:我听说你在演员的档期问题上也遇到了挺大的困难。手里突然有钱了,就想到要请明星来演,他们跟你过去找的那种群众演员应该是不一样的吧。

  贾樟柯: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过去拍片一般和演员都是全程签约的,比如说拍40天那演员就必须待40天,因为我是很即兴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演员;但是商业片没有这种可能性,请来的演员都非常忙。我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不适应之处在于我真正了解到了原来中国武侠片的拍摄一直都是导演和武术导演各司其职的,打戏基本上完全交给武术指导来处理,导演甚至可以不在现场。不过怎样去跟武指沟通从而让他理解你的美学理念,最终大家做出一部风格统一的电影,也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杨澜:在香港电影圈里,杜琪峰是出了名的能够做到票房、口碑兼得的导演,他那种在商业片、文艺片之间自然切换、游刃有余的能力令人称奇。作为一个深谙商业片游戏规则的前辈,他是否非常明白你遭遇的种种不适,给你这个所谓的“商业电影后辈”支了不少招?有没有让你茅塞顿开?

  贾樟柯:首先,他的那种商业态度非常值得我去学习,我们差不多花了一年的时间讨论一个问题。他每次看我写完剧本之后,都会问我有没有想清楚究竟是打算拍一部文艺片还是一部武侠片。

  杨澜:说明你原来的那种文艺痕迹无处不在。

  两强合作力推精品

  贾樟柯:杜琪峰告诉我商业电影需要考虑受众的情况,他们可能是餐馆的厨师忙了一天,晚上约好朋友一起去影院;她们可能是工厂的女工在难得的假期里选择看片消磨时间,观众们要的是直观的情感。所以杜导一直在问我究竟想好了要拍什么类型的没有,我反问他难道不可以中和吗?他回答我中和可以,但需要时间,需要在尊重商业规律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自身智慧将个人美学渗透进来。

  杨澜:我注意到你始终还是出自文艺片的一种动因和愿望,只是想用商业片的表现模式来做而已。

  贾樟柯:对。后来杜琪峰导演也说认同我的观念,说没必要拉贾樟柯来硬干一部商业片,商业片导演多了,那又何必“非贾不可”呢?既然找到了贾樟柯,那我们索性就拍经得起推敲的历史细节,人物的情感、故事的脉络也要做到耐得住打磨。整体叙事不乏丰富的想象力又以比较通俗的形式来呈现,使观众在看片时能够深入浅出,回味无穷。这五年确实不容易啊,我们一直在改剧本。

  杨澜:2006年,你携威尼斯金狮奖杯回国,意气风发;也正是那一年,你定下了自己的商业大片计划。我记得你曾说过尚未发现中国第五代导演具有真正拍商业片的才华,那现在还认同这句话吗?不怕这样的评论会给你自己指导商业片带来不小的压力吗?

  贾樟柯:中国的导演们一直在努力,这点令人钦佩。但我的确认为从专业或者是从一个电影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那种创造性与突破力并不太让人欣喜。我觉得有些电影即使获得很多商业上的成功,但最终还是像消费品一样一闪而过,容易被人们逐渐淡忘。客观而言中国商业电影的水平目前还是不高。

  杨澜:你觉得自己有拍商业片的才华吗?

  贾樟柯:还可以吧。我其实是一个挺幽默的人,喜欢说笑,也能发现生活里面那些新生有趣的东西。另一方面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体力充沛的导演,你就很可能拍出一部在生理上打动观众的电影。

  杨澜:我可以这样来形容你:国内票房极其惨淡,却从第一部长篇开始就没赔过钱;你任CEO经营的电影公司也运作良好,投资的青年导演处女作也从不亏本;你甚至准备五年内建好自己的艺术院线;一个在商业上如此成功的文艺片导演对很多人来说几乎是颠覆性的。

  幸福要靠自己争取

  贾樟柯:我觉得自己的整个电影生涯才刚开始。我28岁开始拍第一部片子《小武》,到现在都40岁了,12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无论是拍商业片还是拍文艺片,自己都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因为我知道我还有很多想拍的电影。而无论是对历史的看法还是对当下的见解,我们都可以用几种方式来表达,一种是以文艺片的形式,能够在不是很广阔的受众里获得共鸣然后讨论;另一种就是我们不妨做一些通俗性的工作,让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够在更大的层面里得到反馈,因此目前我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去准备《在清朝》这部商业片。

  杨澜:所以重点在于“不妨”两个字,不妨试一试。

  贾樟柯:对。我一直在试图变成一个有趣的导演。

  杨澜:那你的坚持是什么?

  贾樟柯:说简单一点就是我希望拍的电影,不管什么样的,都能言之有物,有切身的真实情感,不能不明白为什么要拍一部片子就随随便便地开工了。哪怕只拍几分钟的短片,我也要想清楚我的目的何在,究竟想透过影片传达什么。比如《语录计划》,我带着6个青年新锐导演一起呈现12位来自不同领域人物追逐梦想的故事,每个人物短片只有3分钟。我希望能够以此激励年轻人勇敢追求梦想、活出真实、不断向前。

  杨澜:开拍前你为如何选择合适的被记录对象也费了不少脑筋吧?

  贾樟柯:当时选人的时候不完全考虑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就,也不完全用艺术上的所谓名声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是力图表现出成功者们究竟克服了多大的艰难困苦。第一个人物我选了潘石屹,我俩都是从很贫穷的山区出来的,然后读书、考试、上学,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也许每个人对自己走向成功之路都是带点懵懂的,具体说不出个长篇大论的所以然来,像我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我就搞不清楚,可以解释为坚持啊等等要素吧。我想了解比我经历更多严酷的潘石屹如何坐拥现在的巨额财富及社会理想的,我特别想知道他成功背后的秘密。

  杨澜:你曾经是一个不被看好的文艺青年,据说因为担忧未来而在大雪纷飞的街上泪流满面过。你是不是有一个关于幸福的说法?

  贾樟柯:我的很多电影都是日本导演北野武投资的,他拍了一条广告,并非常得意于该广告的广告词:幸福在那儿,你不走过去,它不会向你走过来。我很赞同这句话,机会在那里,给你生活带来改变的人与事在那里,如果你没勇气走过去,那么幸福是不会向你招手的。

(责任编辑:炊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