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侯耀文入土:一曲相声艺术的离歌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何殊我
2011年03月24日09:03

  时光荏苒,45个月之后,侯耀文先生终于入土为安了!斯人已逝近四年,音容笑貌早已远去,幸与不幸,地下有知,只能留的几声空叹息。侯先生的离去,不但为一个准大师时代画上了休止符,也徐徐落下了一门古老艺术的大幕。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盘点侯先生生前身后,这四句诗形容的倒是更为贴切一些。放眼整个相声界,大师早已成为传说,艺术水准日趋没落,传统的门派观念和现代的娱乐至死交织在一起,让这朵曲艺奇葩风雨不断。作为新中国相声界一股独大的侯门,处在了各种各样的漩涡中心,主要传人侯耀文的处境可想而知。报载,侯先生死于突发性心脏病,该病诱因之一即为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

  浮云蔽日的这场马拉松葬礼,活脱脱就是一部人间喜剧。这里面有人性之善恶,有传统与现代之两难,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更折射出了相声艺术生存境地的尴尬。上百年来,相声从街头巷尾走上了国家舞台,也逐渐褪却了原有的外衣,从针砭时弊讽刺为主逐渐堕落成了歌功颂德拾人牙慧,鲜活不再,老气横秋。

  相声,传承到今天,在电视媒体为主导的娱乐方式前,光荣和梦想成了明日黄花。论资排辈、磕头下跪这些旧时代的习俗阴魂不散,除了增加娱乐新闻之外,对艺术的正面影响早已微乎其微。与此同生的是,相声队伍的凋零严重制约了相声的发展,改行做主持、歌手,出演小品、影视剧,或者彻底转身离开艺术的圈子,这门艺术的说学逗唱成了别门艺术的敲门砖。更为恶劣的是,龃龉、论战、骂战,也使得相声成了一个酱缸,染出来了人性百态。

  马季先生生前曾经感慨:“我太爱这门艺术了,我太讨厌这支队伍了。”一语中的,道破了正是这支队伍的不争气,造成了今日的不景气。魅力还在,风采不再,时也命也。

  言及侯先生本人,作为明星,他身上的压力集中在艺术传承、婚恋传闻、各类演出以及社会应酬,作为职业人和自然人,最为焦虑的应该是前两者。一切后果皆有前因。从他不断地扮演侯宝林先生的演出和对德云社的青眼有加,透露出的是相声世家的职业焦虑所在,作为领军人物,对这门艺术的弊端和前景的体会肯定与常人不同。这一点,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今日相声庙堂、江湖间的纠纷。而婚姻生活的不顺遂,为小报炒作提供了大量的花边新闻,更是造成了亲情淡漠,遗产纷争的乱象。

  一场持续四年之久的葬礼,早已成为了一个符号,符号的背后是猜测、咒骂、议论、龌龊……让人惊奇的是,相声界失去一位领军人物的时刻,大量的注意力和观点集中在了遗产纷争、婚恋绯闻、亲朋反目上面,更有好事者循着草蛇灰线搞出了一幕接一幕的闹剧。这更像是这门艺术的葬礼,也仿佛这个社会的悲哀。

  更多的言论集中在了财产纠纷,人为财死,莫非侯耀文先生的遗产仅仅是钱和房子吗?他的艺术成就他的对相声事业的付出,都做云烟飘散了吗?在这个艺术已死,物欲横流的社会,就让我们借着侯先生的葬礼也来唱一曲相声的离歌吧。

  当局者未必迷,旁观者也不一定清。葬礼上侯耀华的表现,远在天涯的郭德纲的一首诗,应该是所有问题的一个解答:亲情还在,只不过道不同罢了。甭管怎么说,四年过去了,葬礼结束了,让我们在心里都默默地祝福一句侯先生一路走好,天堂里你的笑声或许更洪亮!

  至于相声,如果真要没落了,那就让它没落吧,新陈代谢,也是这个世界的规律!

  何殊我(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