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舞蹈艺术

云门舞集得意之作 《流浪者之歌》看哭观众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1年03月03日16:19

  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又要来杭州了。这一次,钱江晚报和红星剧院携手主办,请来了林怀民最得意之作《流浪者之歌》。

  传说中,自从1994年公演以来,这部“神作”把无数观众震撼得“泪流满面”。难怪林怀民曾说:“假如只能留下一个作品,我希望就是《流浪者之歌》。”今年4月,这部作品将从北京国家大剧院开始它的首次大陆巡演之旅。4月29日、30日,《流浪者之歌》将在红星剧院和杭州观众见面。

  一趟渴慕的旅程引出的舞剧

  云门舞集已经来过杭州三次,《水月》成为当年七艺节上最受关注的话题,2009年的《行草》和去年在西湖边露天公演的《白蛇传》也创造了票房神话。林怀民每来一次都在扩大他的粉丝群。《流浪者之歌》昨天刚刚开票,记者从红星剧院获悉,已经有铁杆粉丝提前预定了门票,更有艺术院校的学生打算团购,这么热闹的场面对于一个舞剧来说非常罕见。

  《流浪者之歌》开始于林怀民一趟渴慕的旅程。1994年夏天,行囊里带着德国作家赫曼·赫塞根据佛传故事改写的小说《流浪者之歌》,林怀民飞往印度菩提伽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赫塞,四十五岁创作出经典作品《流浪者之歌》(又译:悉达求道记),故事主人翁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历经静坐冥想、放浪形骸、流浪苦行的种种求道法门,而在放下一切法门时得证圆满。

  一日,林怀民在佛陀悟道的菩提树下静坐,阳光穿过叶隙,他感到眉心一股温热,从未有过的安静与喜悦笼罩他的身心。印度归来,林怀民如流水般创作出《流浪者之歌》。

  这趟旅程不但让林怀民安静下来,云门舞者也跟着找到身体的新能量。林怀民要舞者学习静坐,不给动作,这一坐就是两个月,舞者从烦躁不耐坐到安然静定。在《流浪者之歌》里舞者没有炫耀式展技,只是压低身体的重心,安静呼吸,安静行走,扬手举足彷若吐纳。云门从技术的追求,转向自身躯体的探索。在《流浪者之歌》的基础上,四年后,林怀民创作出另一经典:《水月》。

  《流浪者之歌》三吨半的黄金稻米,是舞作中最动人的风景。林怀民从印度返台后,告诉技术人员:“我要满台的黄金稻米。”从选米、筛米、洗米、染色、烘晒、熏蒸繁复的加工,才创造出被誉为“黄金之舞”的诗意画面。米是圣河、是山、是求道者的苦行鞭笞,是清泉细流,是舞评所说的“生命之源”。

  舞作里的乔治亚民歌音乐,同样来自千里流浪的邂逅。那年,胡宝林教授在维也纳送给林怀民一张私人拷制的乔治亚民歌录音带,音质粗糙,但Rustavi合唱团沧桑而温暖的歌声,让林怀民如获至宝,直觉:这就是《流浪者之歌》的音乐。为了寻找音质较好的唱片,云门开展从莫斯科到纽约的千里搜寻,终于在纽约一家俄文书店尘封的角落,发现仅存的一张唱片。

  印度的故事、台湾的稻米、乔治亚民歌谱写的《流浪者之歌》,1994年在台北首演后,演遍欧、亚、美超过一百六十场,是云门近年舞作中演出最频繁的作品。从台湾演到美国纽约下一波艺术节、挪威贝尔根艺术节、法国巴黎夏日艺术节、德国柏林世界文化中心、碧娜·鲍许的乌帕塔舞蹈剧场;从希腊雅典神庙前古剧场演到罗马近郊哈德里安大帝澡堂改造的古迹剧场,从平地演到海拔2600公尺的哥伦比亚波哥大艺术节。

  十六年来,《流浪者之歌》不论演到那里,总会出现“观众看到泪流满面”的画面,已故编舞家碧娜·鲍许剧终后坐在观众席哭了半小时;澳洲阿得雷德一位青年,在街头抱着饰演僧人的王荣裕痛哭;国外剧场工作者在侧台边,泪如水坝溃堤无法自已。挪威奥斯陆午报写下:“一次伟大的剧场经验,观众的心充实得几乎迸裂,不禁流下喜悦的眼泪。”

  新闻注释·云门舞集

  据古籍记载,“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存在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舞容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这个美丽的舞名。1973年春天,林怀民以“云门”作为名称创建舞团。这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也是所有华语社会的第一个当代舞团。

  36年来,云门舞集的舞台上已经呈现了160余部作品。从古典文学、民间故事的演绎,到台湾历史、社会现象的衍化发挥,乃至前卫观念的尝试,均有所涉猎。很多作品因备受欢迎,一再搬演,而成为两三代人的共同记忆。

  云门舞集更是国际顶尖艺术节以及重要剧场的常客,每年应邀出国演出长达四个月。云门在欧、美、亚、澳各洲两百多个舞台上,演出超过1700场,以独特的创意、精湛的舞技,获得各界热烈赞赏。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