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视 > 内地电视

新一代“熟男”荧屏当道 段奕宏黄志忠新年新剧

来源:南方网
2011年02月16日08:10
黄志忠
黄志忠

段奕宏
段奕宏

  国产电视剧一直是熟男挑大梁。张国立、陈宝国、王志文、陈道明等老牌“大叔”面孔一直是电视剧的真正主力军。而近两年,随着一批题材更为广泛的优质电视剧的产生,又有几位“熟男”加入了主力阵容。《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主演段奕宏,《黎明之前》、《老马家的幸福往事》主演林永健,《人间正道是沧桑》主演黄志忠,《黎明之前》主演吴秀波,《蜗居》主演张嘉译……他们演过许多年的戏,有一副让人熟悉的面孔,近两年因一两部优秀作品而突然被顶到风口浪尖。颇有点人到中年一夜成名的味道。40岁左右的年纪,有奋斗有故事的人生。2011年他们仍然是荧屏上最活跃分子,是几台大戏的顶梁柱。

  2011新春,南都记者专访了新一代“熟男”的代表人物们。这是一次与成熟男人的对话。厚积薄发的他们,如今站在成功的山冈,回首来时一路的奋斗,他们有许多成长的感悟,对成熟的体会,对机遇的态度,充满人生智慧,值得与人分享。

  重点人物

  段奕宏

  2011新呈现:《圣天门口》

  段奕宏:成熟,是无力无助时能坚定意志

  2011年即将播出由段奕宏主演的电视剧《圣天门口》。这部和张黎、刘淼淼这个实力班底合作的戏讲述了一个叫做天门口的小镇中,杭家三少爷杭九枫(段奕宏饰演)成长为革命战士的故事。

  这个戏对段奕宏而言颇为独特,他向南都记者表示,这将是自己的一个小的飞跃:“从我自己创作状态上来说,是非常兴奋的,我是没有得益于创作习惯,我寻找另外一种尝试,这种尝试让我恍惚、质疑、茫然。我接触到一个新的事物,新的体系,进去两眼看不透很多,有一种诚惶诚恐、跌跌撞撞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是非常迷人的,在创作中得心应手并非好事情,轻车熟路的,我不相信这种所谓的固有经验,《圣天门口》给我带来的是诚惶诚恐、忐忑不安、跌跌撞撞的感觉,非常吸引我。”在这种状态下,段奕宏将呈现出怎样的一个人物?值得期待。另外,他还在拍摄王全安导演的电影《白鹿原》。

  熟男心路自述

  他的机遇:来得太早了,我不是大器晚成

  段奕宏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并不认为让他获得更多关注的《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人生中那个突如其来的机遇。他把一生所遇均看作机遇。“机遇对演员来说太重要了,对我而言,不仅是《士兵突击》,其实我能考上大学,是一个机遇,能留在北京,是一个机遇,我能演国家话剧院的话剧,是一个机遇,能跟孟京辉合作,是一个机遇,我能跟王小帅合作第一部电影,是一个机遇,能跟娄烨合作,是一个机遇。我觉得每一部戏,每一个导演,对我来说都是机遇。只是大家看重一个结果,《士兵突击》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但是没有前面的机遇,积累不成结果。我一直有这种感觉,所以当幸福来得这么突然,我没有晕头转向,我没有找不到北。”

  段奕宏认为每部作品都带给自己充实感,而这种感觉是自我的收获,观众看不到。他不认为自己大器晚成,反而觉得机遇来得太早:“赵丽蓉老师六十多岁,李保田老师都四十多岁成名,一个大家,一个大演员不在乎一瞬间的光芒,当然一夜蹿红,很早出名,这是一种时运。这个时候我们作为一个演员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思考你的成功是因为什么,你是有光彩照人的地方,但远远不足以让你到达大家的份上,所以我还是踏踏实实充实自己,积累自己。只是享受此时此刻的荣誉和光芒,这种东西是短暂的,最深刻的是人与人的情感,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感和情怀,你关注的作品才会有一种胸怀,这个东西是无界的。”

  他的奋斗:清高过,受打击过,也享受过

  段奕宏把自己职业生涯的开端设置在当年在国家话剧院的话剧《生死场》中跑龙套的时候。一个龙套演员没人给他多大的压力,但他却用一个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把目光投向那些在舞台上光辉灿烂的成功演员:“我喜欢看这些这么棒的演员背后的故事。绝对不会说,他命真好,他为什么在这个位置上。我总是怀着这种态度来要求自己:段奕宏,你不能走捷径,那不适合你,要找到自己心里很踏实的路。所以金钱不是你的希望,你感悟得到的才是你的希望。我觉得我活得很快乐,进了排练场跟这些人合作,所以说我从1998年到2004年一直在剧院,那个时候太迷恋。”戏剧舞台是一个清高的存在,那时候一台舞台剧下来赚90、120块钱,段奕宏说彼时自己活的是一种精神。“北京人艺老演员真的是戏痴,他们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纯粹。当时我们也特别佩服他们,想着我们也要那么过,死扛着。”让他走出这种清高的是参演第一部电视剧时的挫折。当时《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导演雷献禾让段奕宏担任男主演,“结果我站在镜头面前说不会做,做不会说,真的是丢死人。找不到一个镜头面前该有的镜头感,那不像舞台上的活跃和贯穿。当时我就对自己的笨生气,促使我要再去尝试这个领域。”

  如今,段奕宏表示:“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领域的,电视剧、舞台、电影,我觉得我还没到放弃任何一个的时候。”他现在很享受演戏的状态。待在一个地方不动,进入到那时那地的情景中。在拍摄电影《白鹿原》的时候,他在一个村里面,每天裹着厚棉袄,吃着云吞面,在阳光底下晒着,看着农家的孩子鼻涕流到嘴巴里面。“那样子太逗了,我觉得特别特别好,我很享受这种纯朴、质朴的瞬息。如果拍这种电影,我不相信我住着五星级的酒店,换了衣服就可以上去演,我打死也不相信,我更喜欢扎根到这里面,以前刮大风沙时还会捂着鼻子,现在我还能继续吃着面。”他时刻告诉自己演员真正需要的是充实自己,而非赶戏,“上了这部戏又赶那部戏,你已经被那个东西卷进去,你已经失控了,大家都在需求你。《团长》完了之后,很多军事题材都来找我,但我没有再拍一个军事题材,这一点我坚持住了,按照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和喜好。”

  他的成熟:在无力和无助时坚定意志

  段奕宏没有具体思考过年龄问题,“只知道我所关心的东西,比以前更宽泛,开阔了,对待事业的感觉,也有深有浅,但我没有丢掉感动和温暖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挺棒,是一种敏感的触觉没有过多流失。每个阶段当然会比以前更成熟。不论是对父母、对身边的人、还是对事业,每部作品的完成都带来成熟的经历和过程,这是肯定的,但这种成熟也分事儿,是你真正面临一个事情,成熟与否会彰显出来。”

  段奕宏是一个敏感的人,他更愿意去体会自己的感触、情感、思绪,这些年下来,他觉得自己心智越来越健全。“我觉得人在很多时候是无力和无助的,我这两年对此感受特别深,我觉得这种无助和无力的时候能坚定意志——— 所谓的坚定意志,能坚持走过来,就是很牛逼的一件事情,特别不易。反馈到去爱你身边的人,爱你的工作,爱给你温柔的人,能让我用一种平实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看似很难的事情,化繁为简、回归本真,这也是我这两年得到的启示。”他的语气是坚定而不彷徨的。

  正是工作最忙的阶段,回家肯定少,段奕宏很无奈地说,家里只能放着,先工作,希望未来能把家庭和事业协调好。“我老在外面,我父母也不愿意来北京,因为把他们接来也没有人照顾。我一般争取每年回去一次。我父母一直在心里特别难受,总觉得我一个人在外面打拼。我母亲对我说,几个孩子当中对我的照顾远远不够,对我的吃住行鞭长莫及,不能照顾。她真的很善良,她越这么说,我越难受。”

  段奕宏小贴士

  ●他正在看的书:“《看天下》《南方人物周刊》。长篇的书在剧组里面看得少了。我最近翻的是季羡林老师的书,都是杂文,读到哪里可以停的。”

  ●他给年轻人的建议:“他们可以思考,你爱结果中的自己,还是过程中的自己,你的付出、你的寂寞、你的承受,都会让你最终释然,这里面就有一种坚忍不拔。结果我们都不能预料,也不能左右,我不愿意受结果牵制,在成长当中,我更愿意关注经历当中给我的快乐。从结果中的自己,到过程中的自己,是质的区别,你搞清楚了,就不会去计较。对自己要有了解,追求和理想,不是空泛的东西,不要把别人的理想随手就拿来,强加自己身上,每个个体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采写:记者 齐帅 实习生 陈盈璐

  重点人物

  黄志忠

  2011新呈现:《中国远征军》《新亮剑《家常菜》

  黄志忠:这个年纪,没什么过不去的

  2011年对黄志忠而言,是特别繁忙的一年,去年完成的三部作品都将在今年登陆荧屏:《中国远征军》、《新亮剑》、《家常菜》。之所以一口气拍足三部戏,黄志忠表示,这三部作品的挑战性都很大,不管从体力还是心理层面上,“以前给人的印象不是古装戏,就是情侣情感戏,现在也想换换形象,把身上另外的气质借角色散发出来。”

  《中国远征军》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先后派出40万远征军援助缅甸的征战故事,黄志忠在剧中出演男一号“韩绍功”,他出身书香门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投笔从戎,是一位经历了各种战役的上尉军官,远征军战斗英雄的代表人物。对历史题材的作品,黄志忠一向情有独钟,但《中国远征军》对他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有些事情是不能忘记的,有些人也是不能忘记的。以前没有影视作品宏观地来讲述这段历史、这些军人。相比《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国远征军》不仅将交代整场战争的始末,表现同古战役、仁安羌战役、野人山大撤退等几乎所有战役,还塑造了很多不同的军人形象,所以它对我的吸引力很大。”虽然黄志忠出演过许多不同的军人角色,但“韩绍功”还是能让大家看到很大的不同,“更加纯粹,更加惨痛,更加悲壮,可以说达到了军人的极致。”

  至于备受关注的《新亮剑》,黄志忠也保证绝不会“穿新鞋走老路”,大家看到的将是另一个有特点的“李云龙”。“《新亮剑》在老版基础上又添了30%的新东西,人物基调、造型也比老版更丰富、放大了,比如李云龙身上的顽劣、狡猾、勇猛、敏锐,该放大的都让我给放大了。反正会是挺好玩的一个片子。”

  而在《家常菜》中,观众更将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黄志忠。这部剧讲述的是生活在70年代末的几户普通人家的悲喜故事,黄志忠在剧中饰演一名国营食堂的厨子,在妻子病逝后独力赡养亡妻娘家,是一个重情义有担当的绝世好男人。演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对黄志忠来说是第一次,而他为这个角色也付出了许多。在其他戏中,一个男主角顶多拍五六百场戏就足以支撑剧集,而在这部戏中,黄志忠却有近1100场戏,每天从早到晚拍足12个小时,还拍了整整110天,就连在圈内有“拼命三郎”之称的他都要咬着牙才能坚持下来。“好多年我都没有接触过现实题材的作品,但这次的人物我特别喜欢,所以投入比较大,因为他很有烟火味,是在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是在我们成长记忆里能留下印记的人物。他只是一个厨师,但他豁达、乐观,还能扛事,现实之余还有大量的喜剧色彩,演起来也挺让我满意的。”

  熟男心路自述

  他的机遇:是每一个角色磨出来的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后,黄志忠一夜之间收获许多的人气和关注。面对诸多的赞誉,他并不感到意外,认为这只是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告诉南都记者:“拍戏当中想不了那么多。我的每一个作品都很谨慎,把自己全情投入到角色当中,真有了那股劲儿之后,人物基本就长在我身上了,这样拿捏起来会更得心应手。如果每个作品有那么多想法、功利色彩在里面,是不行的。成败都是过眼云烟,这个作品好怎么样,那个作品不好又怎么样,没意义,它们都是那个时间段的记录,过去也就过去了,还得重新开始。演员这职业就是那么地丰富,那么有魅力。”

  黄志忠认为之所有能有这样的机遇,源自于他在背后付出的努力。他觉得自己不是一夜成名的人,不是靠天上掉馅饼的运气红起来的,他是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是时间磨出来的,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成分。“每个作品我都准备了很长时间才敢接手。《新亮剑》和《中国远征军》我都准备了三个多月,《家常菜》也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自信来源于准备充分。我不是那种站在镜头前就有戏的人,我一定做了大量的功课,把自己沉进去,享受其中创造的快乐。”

  黄志忠一路走来追求的,从来不是一个让演员一战成名的角色,而是每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角色。“每个角色有难度、有挑战性,我觉得是一种幸福。如果一路都演一样的,虽然驾轻就熟,但我觉得没什么意义。我能在每个心理状态、气质都差别很大的角色里重新生活一遍,还是挺有意思的。”

  他的奋斗:动力是不能割舍的“演戏的乐趣”

  1995年,黄志忠从中戏毕业后,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日子。曾经的校园“演技帝”,进入社会后却度过数年“在各个剧组‘讨戏’、跑龙套”为生的日子。“虽然花了所有心思去琢磨角色,最后却不一定能让我演,压力非常大。但我觉得那一段的成长对今天非常有必要。如果没有度过那一段挣扎和焦虑的日子,也就没有我今天的从容。那是每个年轻演员在演艺事业中都必经的一个历程。我不是一夜成名,一路上也不是很顺,在我的身上,更多地见证了一个男演员从走出大学校门,到被别人认可的正常过程。”

  “我觉得这一路上有很多值得记住的东西,人也好,事也好。但有些东西藏在心里是最幸福的。反正年轻还是多经历吧,让自己多几道风景。其实演员这个职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独处和冥想,不能把自己全部扔在一种生活场景和生活状态里。”黄志忠说,自己坚持下来的动力就是那不能割舍的“演戏的乐趣”。走过那段最苦的日子,他在做演员的这条路上愈发刻苦,如今片约不断的他仍旧格外严谨地对待每一部戏,发了狠地死抠每一个角色,唯一变化的是,现在他学会了用沉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一是能够静下来了;另一个是能要求自己了,有了耐受力,能忍得住了,可以坚持自己的心理坐标,不妥协,例如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演员。从普遍上来说,大家的要求不会偏差很大,但我对事业有了自己的判断、要求和价值观在里面,可以说对自己的要求是越来越苛刻了。”

  他的成熟:成熟是代表有承受力了

  虽然黄志忠对角色越来越较劲,每一次演出都陷得更深,但他认为,自己的心态却越来越淡了,淡到把演戏纯粹看作了一份工作。“演戏就是一份职业。但我觉得这辈子选择这个职业我真是很幸福。因为我不像流水线工人那样,长年累月生产同一个东西;我也不像老师那样,教一本书,从第一页教到最后一页,每年都这么教。演员这个职业可变的东西太多了,每一次劳动都是有创造性的,所以我觉得很幸福。”

  “我才刚刚开始进入一个成熟男人的状态。在别人看来,我的成熟,一个是我的年龄,另一个是我的角色处理能力。从我自己的角度,成熟还是代表有承受力了。现在选剧本一定是挑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创作团队,对自己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也算是有点追求了吧。”

  对于2011年《中国远征军》、《新亮剑》、《家常菜》三部作品的大丰收,黄志忠连连推辞“不敢说”,“我只是完成每年的工作,至于怎么样让大家来说。我觉得这个年纪没什么过不去的。我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能更多地在演戏和生活中主宰自己,所以还是多干活呗,多几部好的作品。”

  黄志忠小贴士

  ●他正在看的书:“最近看得比较杂,基本什么都看。主要看一些和工作有关的,比如一些时尚作家的书,因为接下来想演一个时尚的角色;或者跟自己接下来要工作的题材相近的作家的书。”

  ●他想演的角色:“很多。例如今年我可能把工作重点放在时装戏、城市戏,想演一个医生之类的,因为他们演起来更自在、舒服,适合自己。总之,这几年我没碰过的戏,我都想碰一碰,好玩呗。”

  ●他给年轻演员的建议:“第一,我觉得没什么意见,大家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第二,有这么多让观众喜欢的演员,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有这么多演员可以看,是一件双赢的事。”

  采写:记者 黄晓雅 实习生 曹舜文

  其他熟男新呈现

  吴秀波

  《心术》:这部剧被广为期待,这是编剧六六与海清继《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等几部经典作品之后的又一次合作,吴秀波首次加盟饰演男主角。不过因为对剧本要求甚高,该剧暂停拍摄回炉重造。这部预计于2011年与观众见面的作品从而产生了一点不确定性。《心术》涉及的是很敏感的医患关系,海清在其中出演护士美小护,吴秀波出演霍医生。

  《追捕》:也是吴秀波和海清合作的电视作品。有评论称虽然演员阵容强大,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但该剧在编剧上存在很大缺陷,作为一部谍战剧,逻辑常出现不严谨之处,让人啼笑皆非。不过该剧也有可看的地方,比如海清扮演非专业女间谍,吴秀波出演大反派。在剧中,二人均为医生,是未婚夫妻关系,吴秀波最初是地下党员,最终背叛了党,也背叛了自己的爱情。他以死在海清的怀里为结局。

  张嘉译

  《借枪》:导演姜伟继《潜伏》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这次男主角由孙红雷换成了张嘉译。这将是一个真正另类的地下党英雄。他甚至为生活愁苦,为工作经费诈骗,油嘴滑舌难以取信于人。他不再深入敌方的一个组织内部,不再深究要职。作为一个失业的银行职员,一个默默从事情报线的地下党,颇有点单兵作战的无力感。甚至他和敌人的对决,都是一路狼狈地被逼入死角。该剧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一个爆炸式的结局。无论在前期,你是否认同这样一个重手笔打造的有点窝囊的英雄,但是在结局的时候,你一定会为他所震撼。

  《你是我兄弟》:该剧主演张嘉译、导演刘惠宁和编剧彭三源三人已经是一个让观众熟悉的团队了,此前《半路夫妻》中三人就有过不错的合作。该剧讲述了在上世纪末一个贫困家庭中,四个亲兄弟历经共同的磨难和不同的人生机遇,互相扶持成长的亲情故事。这是一部情感色彩异常浓郁的剧。在剧中,张嘉译扮演的大哥“马学武”与邓超扮演的“马学军”由于观念不同,性格差异大,频频发生冲突,甚至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境地。常大打出手。邓超曾评价“大哥的爱建立在‘粗暴’的表达方式上。”(齐帅)

  统筹:齐帅 采写:齐帅 黄晓雅 实习生 陈盈璐 曹舜文 渠畅

  

(责任编辑:杨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