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好莱坞频道 > 《创:战纪》 > 独家策划

全面解析赛博朋克电影:叛逆式科幻狂想曲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1月08日19:20
《创战纪》酷炫升级赛博朋克
《创战纪》酷炫升级赛博朋克流派

    《创:战纪》(TRON: Legacy)前作《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诞生于1982年,虽然影片在票房上远没有达到迪士尼的期望,以至迪士尼的当家人不得不思考,迪士尼是否适合出品成人化的影片,并最终决定创建试金石影片公司。然而《电子世界争霸战》如今在电影界声名大噪,并不是因为它的“不那么成功”催生了一家电影公司,而是因为它率先提出“虚拟电子世界”的概念。在“赛博朋克”这门科幻文化被广泛接受之后,它被追认为赛博朋克电影的新一代开山怪之一。

    科技怪客与无政府主义的邂逅

    所谓赛博朋克(cyberpunk)是一个合成词,前半部分Cyber来自“人工头脑学”(cybernetics),后半部分punk就是那个“朋克”。最初创造这个词汇的人,是美国科幻小说家布鲁斯-贝斯克。1983年,他在短篇小说《赛博朋克》里,首先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精通并且依赖电脑技术的年青无政府主义者(现在如果说到这样一个人,大家最先想到的,显然是《黑客帝国》里的尼奥)。

    当赛博朋克科幻流派,在科幻小说、电影、游戏领域,对主流文化发起全面冲击之后,布鲁斯-贝斯克本人也谦虚地承认,他本人对赛博朋克的贡献,仅仅在于想出这个名字,真正让世人接受这一概念的,是另一位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以及他在1984年发表的小说《神经游荡者》。威廉-吉布森在《神经游荡者》中提出的,是另一个概念——赛博空间(cyberspace),也就是虚拟空间,人们可以通过仿真刺激技术和皮肤电极装置,让自己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神经游荡者》获得科幻界和文化界的交口称赞,书中那位反权威电子牛仔的生活态度方式,不禁让人们想起了一年前布鲁斯-贝斯克制造的“赛博朋克”这个词。在同期其他科幻作家的集中发力下(弗诺-文奇、布鲁斯-斯特灵等),赛博朋克终于成为八十年代不可忽视的科幻流派。

    赛博朋克因《神经游荡者》受到重视,虚拟空间自然是此流派中最常见元素。赛博朋克派作者大多生于五十年代,在青春期经历了越战和嬉皮士运动,大多认为“人类的未来也许没那么美好”,所以“敌托邦”也是赛博朋克小说的标志性元素——被独裁政府或垄断公司控制的,极度贫富分化的未来世界。超越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克隆人,反英雄式主角等元素在赛博朋克小说中也很常见。

    赛博朋克流派,是被观者总结出来的,以至不管作家本人是否认可这样的标签,只要作品中出现以上说到的种种元素,就会被人不由分说地划入到这一群体之中。而一些在赛博朋克自立门户前就已出现的作品和作家,也会被追认到这个小圈子之中。《电子世界争霸战》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同样被追认的,还有与《电子世界争霸战》一样拍摄于1982年的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原著小说《机器人也会梦见电子羊吗?》出版于1968年,作者菲利普-K-迪克在1982年就已去世,但是小说、电影以及原作者都被认为是赛博朋克流派的代表之一。

    赛博朋克电影改编金矿:菲利普-K-迪克与威廉-吉布森


菲利普-K-迪克小说改编《银翼杀手》已成银幕经典
菲利普-K-迪克小说改编《银翼杀手》已成银幕经典

    虽然著名的赛博朋克小说数量不少,但真正被搬上银幕的却并不算多,比较受好莱坞电影人青睐的赛博朋克作家只有菲利普-K-迪克和威廉-吉布森这两位。

    菲利普-K-迪克出版诸多名作,生前却不被人赏识,一直到他因心脏病逝世之后,好莱坞制片商们才发现了这个宝矿。根据菲利普-K-迪克小说改编的好莱坞电影,包括雷德利-斯科特导演、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银翼杀手》,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宇宙威龙》(Total Recall又名《全面回忆》),两部《异形终结》(Screamers),加里-西尼斯主演的《强殖入侵》(Impostor),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阿汤哥主演的《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吴宇森导演、本-阿弗莱特和乌玛-瑟曼主演的《记忆裂痕》(Paycheck),基努-里维斯主演的《盲区行者》(A Scanner Darkly),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预见未来》(Next),以及尚未上映的马特-达蒙和艾米丽-布朗特主演的《联邦调整局》(The Adjustment Bureau)。

    菲利普-K-迪克在赛博朋克开宗立派前就已逝世,但是细看他的小说和根据他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影片,不难发现赛博朋克的种种元素:《银翼杀手》、《异形终结》、《记忆裂痕》等影片中的未来世界都是由垄断企业主宰,社会规则袒护大公司利益,《银翼杀手》中的机器人(复制人)像奴隶一样从事高危工作,一旦脱逃将被追杀,《异形终结》里的反抗者,也是因为垄断机构逼迫他们在险境下采矿而奋起反抗,《记忆裂痕》里的工程师因为自己的发明险遭公司毒手;未来的政府也不可靠,《宇宙威龙》里的政府压迫火星劳工的手段,一点也不比前几部影片中的大公司仁慈,《少数派报告》里的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抓捕未来有犯罪倾向的人,完全不顾人权;《异形终结》里有超越人类、且可以自我进化的人工智能;《强殖入侵》里有错综复杂的政治论(扩大到宇宙政治阴谋的程度);《少数派报告》、《宇宙威龙》、《盲区行者》、《记忆裂痕》等影片都在玩弄主角的记忆或者思维。


基努-里维斯在《捍卫机密》中的造型酷似“尼奥”
基努-里维斯在《捍卫机密》中的造型酷似“尼奥”

    而令赛博朋克闻名天下的威廉-吉布森,也有几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其中最出名的一部,是根据他的短篇小说《强尼的记忆》改编而成的电影《捍卫机密》(影片的英文片名仍然是Johnny Mnemonic)。影片主人公强尼是未来世界的信息输送员,他将机密信息输入自己的脑中,以本人为载体输送给客户,同时要躲避试图盗取资料的日本帮派的追杀。人脑可以连接电脑,电子信息能拷贝到人脑中,拷入的信息容量受脑容量限制,为了多存入信息要先洗掉自己一部分记忆,一定时间内不将电子信息清空,会因脑中信息量过大而暴毙等种种新奇有趣的设定,却被影片粗制滥造的特效技术拖累,上映后反响平平。很多观众重新发现这部电影,是因为影片的男主角基努-里维斯四年后在《黑客帝国》里扮演了一个跟强尼非常相似的角色,这才想起来重温这部号称是《黑客帝国》预演版的科幻电影。至于威廉-吉布森的成名作《神经游荡者》也早有被搬上银幕的计划,但是该计划一直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至今没有付诸实践……

    赛博朋克电影分类:虚拟空间


大卫-柯南伯格也拍过赛博空间电影《感官游戏》
大卫-柯南伯格也拍过赛博空间电影《感官游戏》

    虚拟空间题材是赛博朋克电影中的一个大类。《强尼的记忆》里为了往大脑中拷入资料,强尼需要进入虚拟的电脑空间。大卫-柯南伯格自编自导的《感官游戏》(eXistenZ)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虚拟电子世界:经基因改造两栖动物卵繁育出来的类生物躯体连接器,可以让游戏玩家们通过睡眠进入虚拟空间,并在这个空间里玩“真实游戏”。《异次元骇客》(The Thirteenth Floor)里的虚拟世界有多个层次,片中三十年代风格的美国城市和居民是被电脑创造出来的,创造了这一空间的现代科学家们所处的世界,同样是被创造出来的,那么最高一级的世界是否是真实的呢?影片结尾留下了这个悬念。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黑客帝国》(The Matrix)三部曲,尼奥大战矩阵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此处就不多说了。

《电子世界争霸战》里的凯文-弗林追查可以自动升级的电脑程序“主程序”,被仪器扫描进了电子世界,被迫卷入到程序间的争斗之中……这部电影与其它虚拟空间题材的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它主人公的思维进入了虚拟空间,实体仍然留在现实世界,而凯文-弗林则是在现实中失去身体,彻底变成电子世界里的一个程序,一直到逃出电子世界之后才恢复了形体。

    赛博朋克电影分类:敌托邦


《移魂都市》描述的未来黑暗而绝望
《移魂都市》描述的未来黑暗而绝望

    赛博朋克电影中的未来很少有美好的。《移魂都市》(Dark City)的故事就发生在一个阴暗冰冷的大都市,男主角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一具女尸,却不记得发生过什么,经过一轮追查后,他发现自己和城中的所有人,只是外星人的试验品,被反复抹去、植入记忆,没有什么记忆是可靠的。他们甚至并非身处地球,而是跟随一座孤城漂浮在茫茫宇宙中。

    《嗜血破晓》(Daybreakers)里的人类世界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瘟疫,感染瘟疫的人变成了吸血鬼,少数没感染的人被吸血鬼蓄养着,成为人肉血库,被不停地抽血——那些以活熊取胆的方式牟利的企业和个人,真该看看这部电影。

    《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里的未来社会,因经历核战争而人心惶惶,政府用极权的方式统治国家,每个人被注射一种可以麻痹情感的药物,变得像行尸走肉一般。拒绝注射药物,表露出情绪的人,被政府定性为叛乱分子,一经发现,就处以极刑。

    《千钧一发》(Gattaca)里的未来世界,一切视基因而定,基因优良的人可以从事高端职业,有基因缺陷的人不但被禁止从事宇航员等上等工作,甚至连健康生活都没有保障,完全不管他们是否拥有才能。

    《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的英国处于高压极权统治之下,只有戴着面具的神秘人V和他领导的反抗组织在为了还人民自由而战斗。

    《十二猴子》(Twelve Monkeys)里的人类世界毁于一场病毒,少数幸存者躲入地下,他们派囚犯乘坐时间机器返回到病毒爆发的时间节点,想阻止这一切,结果返回者的行为恰恰促使病毒爆发。

    赛博朋克电影分类:人工智能


《我,机器人》的人类社会被超人智能所掌控
《我,机器人》的人类社会被超人智能所掌控

    赛博朋克名家弗诺-文奇以“超人剧变”理论而闻名,指的是社会和科技变化的一个临界点,当它到来的时候,旧的模式将崩溃,新的、超越现在人类想象甚至不能理解的科技文明会出现。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可能就是计算机拥有超人的智能。

    计算机的智能超越人类,未必是好事。《终结者》(Terminator)系列早就预言过了,天网终有一天会引发核大战,毁灭人类文明,即便约翰-康纳这样的救世主,也只能拖延世界末日的到来,却不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绝密飞行》(Stealth)里一架由电脑控制的无人驾驶飞机,被闪电击中而获得了自我意识之后,携带导弹见谁不顺眼就要轰炸谁,差点引发战争。即便高智能机器人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结果也不一定如想象般美好,《我,机器人》(I, Robot)里控制所有机器人的中央控制系统,完全没有打破机器人三大定律,反倒是为了保护人类,不让倒行逆施的人类自我伤害而打算接管人类社会的控制权。但人类又何尝能接受这种“好心”呢?

(责任编辑:陈国青)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