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综艺

当今“评书第一人”单田芳:评书也得跟上时代

来源:东方早报
2010年12月16日10:17

  单田芳给更多人留下印象的是他那有些苍凉沙哑的声音,伴随着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声线变化,外加一桌一人一醒木,无论金戈铁马还是花前月下,都会在他的描述下,化无形于有形。作为一代评书名家,如今已经76岁的单田芳被认为是当今“评书第一人”,有太多听众和他的作品一起度过了童年时光。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有100多部评书作品的单田芳还在坚持创作,说书、录音、出自传……说起评书,单老认真地说,“以前说过的书,现在都不能说了,评书也得跟上时代。”

  为了自己的新作电视评书《羊神》在上海播出,单田芳特地抽空来了趟上海,可前后只逗留一个晚上。对于一个76岁的老人而言,这样的行程无疑备感辛苦。接受早报采访时,已经将近午夜,在饭店的房间里,老人神色倦怠,手里却仍然拿着一份说书稿在准备。不忍打扰老人的休息,采访有些简短。但单田芳的思路却异常清晰,说话间也是评书表演般生动有趣。虽然这些年身体不好,但单田芳一刻也没有放弃评书,他说:“现在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说新书备课最花工夫”

  东方早报:看您的行程非常忙,主要是忙着演出么?

  单田芳:尤其是现在元旦加春节,忙上加忙。主要是最近忙着出书,一本自传《言归正传》,连同10部评书,很快就要一起出版。12月28日就会在人民大会堂首发,而且我要把自传录成评书。

  东方早报:这是不是评书界第一次有人这么做?

  单田芳:是的,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我这辈子录了100多部评书,录的都是旁人的书,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从来没录过自己的书。这本自传没有太多的艺术渲染,基本上都是原汁原味的真实故事,我的所遭所遇,所经所历,有价值的事情都写在上面,也算得上是一部小历史。

  东方早报:最近您主要在忙着录制什么作品?

  单田芳:就在《羊神》之前,我在准备一个“红色经典”,那会儿是为了献给建国60周年。我选了27位值得讲的开国领导人,其实我都想一个一个说过来。不过精力不够。目前我们已经出来了一个300集的《贺龙将军》,然后就是一个《血色特工李克农》。这不是《潜伏》火了么?我们评书也可以说说这个特工提材。我们评书要吸引观众,得跟上时代。

  “想拜师的人还是很多”

  东方早报:以前评书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艺术样式,您觉得现在说评书和以前相比,怎么才能吸引大家呢?内容形式方面有没有变化?

  单田芳:打开电视一瞅,节目看不过来,评书自然就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受排挤。我们得加快脚步,得与时俱进。内容上就得改变,必须要跟上时代。以前讲的东西也就是金戈铁马,多少都有套路,我讲隋炀帝杨广、讲鲁智深林冲,那都是大同小异,说起来也就比较方便。但你如果换了内容,这些套路就不适用了。你说你讲毛泽东,你能胡说么?你得下大力气,在真实的历史上动小手脚。这就必须倾尽全力,绞尽脑汁,想一些新的说法。

  评书艺术应当与时俱进,不仅要创新说书手段,而且还要运用新的媒体传播。网络书场有自身的优势与独特的魅力,既可以在线听书,又可以在线交流。现在我的网络书场上有十多部作品,以后还会增加,网络书场现在已经有了30万听众。

  东方早报:有没有想过把评书带上央视的春晚舞台?

  单田芳:评书这种艺术形式很难在春晚的几分钟表演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如果有可能,找对切入点和话题,我也非常愿意把评书搬到春晚大舞台上。评书一直有市场,尤其在北方。

  东方早报:那说书的人是不是比以前少了?

  单田芳:现在是后继乏人啊。照理我76岁了,按理说弯腰驼背应该颐养天年了。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东方早报:您这些年有没有收徒?有啥标准么?

  单田芳:想拜师的人还是很多,但我不想收得太多了,现在大概有20多个徒弟,北方这边的比较多,上海也有。收徒头一个标准就是你一定要热爱评书。二是得有一定学历,你说评书它离开文化不行。三要五官端正,你天天对着观众,品貌多少要好些。不过我收徒弟也不是统一标准的,你看这个孩子(指坐在身边的一个徒弟),他就是年轻的大学生,善于编著评书,所以一直帮我整理编书,贺龙和李克农都是他帮我编的,我这里缺笔杆子,他这样的学生我也欢迎。

  ◎ 链接

  单田芳出身曲艺世家,1953年高中毕业后因身患重病,被迫弃学,病好后拜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1956年单田芳成为辽宁省唯一具有大学文凭的评书艺人,即使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1955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赵玉峰和评书名家杨田荣的指点,24岁正式登台,1960年代在鞍山成名。

  

(责任编辑:崔延)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