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让子弹飞》:送你一颗革命的子弹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木卫二
2010年12月10日08:45

  话说今年本有几个广告业界的导演进入电影圈,舆论评价他们是飞着玩、不着地,当然了,不是飞叶子,是说本该控制和节制的地方,他们刹不住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结果呢,花里胡哨,死命混搭。说到飞,说到几百码速度狂奔,那这几位后生还是新手上路,必须得跟姜文好好学学。以前觉得,能让姜文刹车的,不是利斧不是锤子,而是剪刀手。如果剪刀手主动休假,那么姜文可以玩晦涩也可以玩娱乐,这不,大概姜文或英皇在前作中吃尽了苦头,这回在《让子弹飞》里,他们要一并拿回来,也就是电影里说,站着挣钱。让你一边笑,一边喊过瘾,一边主动掏腰包买票。

  在电影中,黑色幽默是非常突出的存在,这些搞笑方式对观众而言也是直接受用的。姜文已经黑色到匪夷所思的境地,比如让一个人用不要命的方式去为自己作证,让一个人在临死前喊屁股痛话都没说完。与其说类似的幽默符合心理预期,不如说它们更多掺杂了荒诞等意味在里头。由马拉火车的序幕开始,《让子弹飞》已经呈现出一幅空想和不现实的画面——这同时也包括让子弹飞一会儿和用不完的弹药,有点英雄主义神话在里头。

  放弃四川取景,选择了开平碉楼,原因是姜文为了突出建筑物的中西结合特征。由于这层关系的存在,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周润发为什么说英文,铁路为何能进入一个偏僻封闭的地区,不就是通往西部片的捷径密道。之所以说这个并不是胡乱瞎扯,人物与建筑相互依赖,建筑由何而来,有这个西方的介入存在,他才可以说莫扎特耍英文还有扔地雷,圆说一些东西。姜文作品一直有他特定的历史观,有时候一些人会因为他的价值取向和立场问题,直接批判他的电影。在《让子弹飞》里,姜文依然由具体人物入手,点明他们的身份和所处的阶层,三大主角都有反差两面,像两种身份,一会在明一会在暗,像黄四郎索性就直接加入替身,从而大大丰富了人物本身的层次。当人物已经立下,其后就是事件。无论是抢是骗是榨,几个主角的生存之道都受到了时代的制约,而电影在随后一步步突出了他们的无从选择,哪怕更多是作为对手而存在的黄四郎。姜文显然不希望人物只是用来充当讲述一个好故事的棋子,他也希望在叙事中突出人物的性格。人与事保持互动,快速前进,从而建立起一个乱世背景下的历史观和时空格局,就好比以往讲过的抗战时期和文革时代。

  与常人想象的北洋时期所不同,姜文依然把个人理念浇注进了电影当中,片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特征就不是压抑或者愚昧无知,张麻子这个人甚至聪明过头。每个人都好像有包含一种改变的能力与魄力,随时可以扭转整个局面,不过这些仅限于主角。由于姜文的受教和成长背景,他始终还是觉得自己居于人民群众(观众)之上的主导地位,因而他选择那样一个结局:英雄盼来了胜利,然而胜利并没有带给他任何东西,反倒平添了一分的孤独落寞。如果从过去经验来总结,《让子弹飞》就是对道听途说的一种否定,谁说英雄始终是跟人民群众在一起的,有时候,他们是割裂开来。我有朋友非常无法认同这种态度,始终觉得姜文还是高高在上了,正常人完全被当做使唤的对象,大手一挥,一起冲。

  然而对普通观众来说,他们才不理会是否被嘲弄,是否有意义。他们顶多觉得,尾声好像乱了一些,结尾好像断了一口气,有口气没呼出去。而在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只有跟得一堆人马乱转,享受诙谐笑语,猜猜身份谜题。对评论人士来说,他们会觉得有所遗憾,比如这趟火车就没有《太阳照常升起》那么绕了,可供批判挖掘的东西没有《鬼子来了》那么多了,诗意跟幻梦也不比《阳光灿烂的日子》,然而,如果总是往回看,拿现在比过去,那么姜文永远无法真正达到目的。好在,《让子弹飞》甩去了所有顾虑,也穿透了重重疑云。这就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哪怕是癫狂过火,哪怕是娱乐至死。观众爱看,大家喜欢,这就够了。

  因此,送你一颗子弹。这不是给中国电影一次机会,而是给你一次机会。

  木卫二(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责任编辑:孙吉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