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我们的八十年代》:旷代的青春,一去不复返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门神组合
2010年11月26日09:10

  距今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已然距离当下的年轻人太过久远。那个时代的青春不忧伤,那时的阳光很温暖,那时的中国最为理想。1980年代的工人,他们比较自如的生活、工作着,纯粹、干净、执着,似乎一切都尽在把握。既不是民国时期的暴力革命的先锋队,又不是1950年代的激扬行进的螺丝钉,更非文化大革命的宣传队,也无1990年代之后被逐步边缘化被视为机器系统一部分的劳力提供者。于是,1980年代的工人,成为19世纪以来最本真的工人,经济上相对宽裕、政治上不需要负担传播或进步或反动的革命大义。

  《我们的八十年代》由李青编剧,曾晓欣导演,讲述一段发生在山东青岛,美好岁月中荡气回肠的往事。夏雨(在线看影视作品)饰演段玉刚,身为二师兄,可以胡闹,外表桀骜不驯内心洒满阳光。左小青饰演满晓星,作为大学生厂花,在舒婷的名义下抒情。本剧释放的力度刚刚好,第一处打动我的桥段是段玉刚拒绝齐欢饰演的丁惠茹的追求,他淡定、自然、大方的态度,既未被诱惑,又不去伤害,也不委屈自己。放在当下,或许一夜情就很寻常的发生了,然后上演始乱终弃的戏码。80后听父辈的故事犹如听白头宫女说玄宗,往事如烟。

  1980年代多精神贵族,无论他们是诗人还是大学生、甚至普通的青年工人,总能找到属于自我的诗意栖息之地。《我们的八十年代》中的大多数主人公,拥有赤子之心,要在生命中直寻终极本真含义。他们所处的环境,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活跃期,刚刚从十年浩劫中挑出,他们要为自己找出路。这个出路还是有的,虽然千差万别,也未必那么庄重,总不至于如同2010年代金钱挂帅这般让普通人无所适从。《我们的八十年代》很接地气,尤其是段玉刚是个有情怀很有意思的角色。

  初初看过去,满晓星爱上段玉刚,很有些林黛玉喜欢焦大的意思,细细观察,当然不是这样简单。段玉刚与满晓星的爱情,起承转合的很是醒目,性格抵牾又碰撞出欢喜冤家的性情劲儿,在那个熟人社会中,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中,半是疏离半是亲密,不腻味不暧昧。段玉刚潇洒不羁、磊落光明,虽然仅仅是初中毕业的孤儿,即便经常惹祸,却能够打动那个时代的优秀姑娘。满晓星不只是官二代还是“天之骄子”大学生,被其深深吸引,那个年代这也不算意外。段玉刚的情绪是饱满的,处事简约不粗暴,枉尺不可直寻、逆取非顺守之道,直寻性格的魅力就在坦荡风度、浑然天成,不拘小节都可以看做舒展的人生亮点。马由缰不是放纵散漫,而是听从内心的幽微情绪,让自己最大程度的自由,且不妨碍他人,又不被时代挤压。段玉刚的忠孝双全、情义真挚而恳切,发乎纯真之本心,不假修饰与包装,这是当下大环境难以给年轻人的机遇。满晓星对其信任,很有时代的内在逻辑。他们都是认真而专注的青年人,试图把握自己的命运前行轨迹,身上释放出的价值观、尊严感光芒十足金贵。

  1980年代的工人性格鲜明闪亮,既是集体的一员,又能拥有个人的发展,青春由自己做主,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主人翁。那是醇香的快乐时光,其内在节奏的平仄和今天全然不同,那时的工人尚不是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左右着时代的流行色彩,与主流话语权也有一定的勾兑。对于地位和权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张洪睿饰演的钻营者秦光明,也极具那个时代的职场特色。对秦光明的忏悔,满晓星用了北岛的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来回答,端的很精彩。

  夏雨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北京迷惘少年,到《北风那个飘》中东北土著村支书,《我们的八十年代》终于回到家乡青岛,出演其父辈的青春及壮年岁月。段玉刚在任何选择之前,没有过多考量和取舍,不去算计后果,又非愣头青、傻帽、一根筋,当然也不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高人,但却在不经意间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达观。这个人很真、直接,李青编写的剧本给了1980年代太多神采,曾晓欣导演将那段风华绝代的时光再现的还算到位。

  段玉刚的人生态度,值得当代观众思考:“人活一辈子,享福受罪,顺当不顺当,其实都是有比例的,只不过就是早晚的事。谁都不可能一辈子泡在蜜罐里,谁也不可能苦了一辈子,连顿饺子都吃不上。你要是真往牛角尖里钻,那八百个人劝你也劝不明白。凭什么你就不能受点磕碰?凭什么你就得事事称心如意?”只要河水在岸中间流淌,直寻下游的渠道就是自然,不必刻意自然英雄。段玉刚到满晓星家做客,并不以其父亲是高官而表现出格外的表情。段玉刚不卑不亢,惊讶虽然有,也不变形,没有掩饰也不自傲或自卑。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同样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当下观众接收后再参与创作,才能产生当下存在的意义,2010年代的观众,无论是处于怎样的年龄层,都可以关照眼下的人生状态,而发出自己的叹息,《我们的八十年代》是一面镜子,照出你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们的八十年代》,与叶京推出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都是对一个时代的回望,现在的观众看回去,熟悉的人感到甜蜜和忧伤,再不舍也难以找回。新生的80后、90后却是难以体验那一辈人的大场生活,70后还能稍微触摸那段阳光的尾巴。那些青工在那片改革开放的早晨阳光中肆意折腾着,他们认为自己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在那些物质依旧匮乏的时代,从来就不缺乏情感的驿动。真性情的去冲突与和解,观众为他们的纯真而感动。当下职场人、产业工人,很难再拥有《我们的八十年代》给出的环境,如今各种使用的厚黑学、官场学、职场学构成了成功学的基础,不被成功学指导过的清白人士大约只是凤毛麟角,这也让喟叹的观众找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理由,即使只自保也要了解,而在1980年代,剧中的大反派秦光明的表现也是历历在目,其作为众口铄金,毕竟那时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今呢?

  你有压力,我有压力,如今社会有没有给你无限可能?绝大多数人的答案,事先被公布。一眼望到十年后、二十年后、退休后的人生,四舍五入大抵如此,这是非常悲哀的客观答案,亿万青年人的主观能动性被房子、车子、孩子所牵制,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例外,忙与盲是时代关键词。1980年代却是大不同,那个时代尽管科技不够发达,手机、电脑和网络都是闻所未闻,然而广大青年工人,却感觉大有所为,他们不是资本的奴隶,不曾扭曲的青年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可以收获自己的爱情和事业。那个悠闲、昂扬、灿烂和挥洒的青春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门神组合(剧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责任编辑:孙吉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